一種二維網(wǎng)格中最小路徑區(qū)的構建模型
本文選題:二維網(wǎng)格 + 容錯。 參考:《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13年07期
【摘要】:矩形故障塊模型可用來解決二維網(wǎng)格中的容錯路由問題.本文基于最小路徑區(qū)(RMP)概念,提出了一種最小路徑區(qū)的分布式構建模型.該模型首先將帶有矩形故障塊的網(wǎng)格劃分成若干個不同大小的矩形塊,通過矩形塊的不同組合來構成相應兩點之間的最小路徑區(qū).最后對該構建模型進行了擴展討論,指出其在特殊二維網(wǎng)格和容錯路由算法中的應用.
[Abstract]:The rectangular fault block model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fault-tolerant routing problem in two-dimensional gri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minimum path area (RMP),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tributed model of minimum path area. In this model, the meshes with rectangular fault blocks are first divided into several rectangular block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the minimum path region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two points is construct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rectangular blocks. Finally, the model is extended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pecial two-dimensional grids and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s are pointed out.
【作者單位】: 國家數(shù)字交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八六三”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2009AA012201)資助 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08dz501600)資助
【分類號】:TP393.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貴海,杜鵬,王大進,謝立;網(wǎng)格中基于最小連接塊的啟發(fā)式容錯路由算法[J];電子學報;2004年02期
2 陳文斌;楊小帆;蘇偉;唐榮旺;曾智;;二維網(wǎng)格中基于最小通路區(qū)的自適應和最小容錯路由算法[J];計算機科學;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繼禮;趙尚弘;李勇軍;朱子行;李云霞;易鵬;;LEO-Mesh衛(wèi)星光網(wǎng)絡容量規(guī)劃[J];電子學報;2010年12期
2 梁家榮;徐霜;伍華健;;基于擴展安全級的Torus網(wǎng)絡容錯路由算法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年29期
3 肖杰;梁家榮;黃億海;;基于概率模型的E-2D Mesh網(wǎng)絡容錯性分析[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9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唯天;片上路由器及其可靠性的研究與容錯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馬鋒明;基于QoS的網(wǎng)格資源管理及容錯策略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陳慶強;面向不同故障粒度的NoC容錯路由算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艷秋;;證券網(wǎng)絡服務器系統(tǒng)容錯的技術實現(xiàn)[J];大眾科技;2006年02期
2 張威,宮云戰(zhàn),陳建明,房秀來;容錯局域網(wǎng)通信功能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1995年02期
3 ;Novell啟用NetFAME群集軟件 Internet用戶有了全新容錯方案[J];電腦采購周刊;1997年06期
4 邵志南,路林吉;分布式容錯工業(yè)網(wǎng)絡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技術應用;1998年12期
5 何景霄,孫巨;網(wǎng)絡規(guī)劃中的容錯及可靠性設計[J];計算機應用研究;1998年02期
6 劉海韜;彭智朝;周忠華;;防火墻集群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電腦與信息技術;2006年06期
7 李慶華;胡巍;廖翔;;基于移動代理的入侵檢測系統(tǒng)[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7年03期
8 孫仁鳳;楊麗霞;;WebGis服務器負載均衡的應用[J];軟件導刊;2008年05期
9 朱應國;江森林;;基于VRRP高可靠性校園數(shù)據(jù)中心建設[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彭智朝;陳代武;朱素英;;基于IPTABLES的集群式防火墻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J];微計算機信息;2010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天鍔;張大方;楊金民;;基于代理的Byzantine一致性協(xié)議的研究[A];第三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葉建偉;方濱興;張宏莉;;基于節(jié)點相似度的容錯網(wǎng)格作業(yè)調度算法研究[A];全國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3 孫海燕;王曉東;周斌;鄒鵬;;Web Services合成關鍵技術分析[A];第二十屆全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篇)[C];2003年
4 陳寧江;李昌武;俞閩敏;;一種基于多因素運行時評估的Web服務失效恢復優(yōu)化機制[A];廣西計算機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巖;朱春鴿;劉欣然;徐倩華;張鴻;;一種基于虛擬計算環(huán)境的任務冗余調度機制研究[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楊成;許都;;一種新型的基于樹形拓撲的域內互聯(lián)結構[A];2011年全國通信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唐金輝;鐘誠;吳惜華;莫英紅;李效魯;林瑞;;基于對象復制機制的Web服務動態(tài)容錯算法[A];全國第21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0)暨全國第2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丁揚;肖人岳;;校園網(wǎng)DHCP服務的設計與實現(xiàn)[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諶力;雕琢之美[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2 山楓;Cisco Secure PIX 535防火墻 集成VPN,百兆吞吐量,,2000個IPSec隧道,高度容錯[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3 深圳市 趙宏 曹學義;建設企業(yè)容錯骨干網(wǎng)[N];網(wǎng)絡世界;2000年
4 ;萬兆交換容錯可擴展[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5 ;高度容錯的數(shù)據(jù)支撐網(wǎng)[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2年
6 ;iTCM產(chǎn)品必備八大性能[N];計算機世界;2001年
7 ;備份一下 安心一點[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8 上海 周應;容錯性真的很重要[N];電腦報;2003年
9 ;專用服務器與服務器專用[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10 浪潮服務器技術推進部 李樹民;論服務器群集技術[N];網(wǎng)絡世界;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國軍;具有大量錯誤結點的超立方體網(wǎng)絡容錯模型和容錯路由算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2 湯景凡;動態(tài)Web服務組合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劉端陽;基于信任基的分布式認證系統(tǒng)及企業(yè)安全交互[D];浙江大學;2003年
4 宋平;支持不停機網(wǎng)絡的Circle Quorum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4年
5 黃昌勤;計算網(wǎng)格中任務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彭艦;基于CORBA的分布式系統(tǒng)中實時—容錯性的研究——分布式系統(tǒng)中動態(tài)調度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7 武成崗;移動主體部分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1年
8 范國闖;Web應用服務器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4年
9 胡曉峰;并行路由器體系結構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10 鄒德清;具有QoS保障的服務網(wǎng)格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剛;基于MIDAS的分布式多層系統(tǒng)的容錯研究與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鄧佳;容錯CORBA中復制管理及失效管理基礎設施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3 王麗俠;基于CORBA的多層C/S模式的研究與應用[D];大慶石油學院;2003年
4 蒲靜;網(wǎng)格環(huán)境下有關數(shù)據(jù)復制及容錯的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5 丁建;多播路由算法和容錯多播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6 陳寶利;基于網(wǎng)格的數(shù)據(jù)傳輸質量控制與數(shù)據(jù)分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龍海;基于移動Agent的并行計算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8 吳俊;基于計算網(wǎng)格的任務調度算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周薇;移動因特網(wǎng)中群組成員管理協(xié)議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10 彭智朝;集群式防火墻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817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78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