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過程改進復雜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軟件過程改進復雜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軟件 軟件過程改進 復雜性 通用設計科學 集成
【摘要】:首先分析軟件和軟件過程改進的復雜性,接著說明了J.N.Warfield提出的設計過程成功集的概念,應用通用設計科學集成了Watts S.Humphrey的軟件過程改進六原理,得到了軟件過程改進復雜性七命題,并對結果進行了實證研究,包括問卷調查與案例研究。最后,結合中國實際探討了軟件過程改進知識支持結構,包括軟件項目管理的三個層次和軟件過程改進的知識支持結構。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 軟件 軟件過程改進 復雜性 通用設計科學 集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471091)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項目(20030561024)
【分類號】:TP311.52
【正文快照】: 1軟件及其復雜性復雜性研究在美國有系統(tǒng)動力學派、自適應系統(tǒng)學派、混沌學派、基于結構的學派及曖昧學派。其中,美國喬治·梅森大學集成科學現(xiàn)代研究所的沃菲爾德(W arfield.J.N)教授是基于結構學派的代表人。該學派的復雜性包括情景復雜性及認知復雜性,其理論基礎是通用設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萬江平,楊建梅;軟件過程改進中的知識管理初探[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年05期
2 萬江平,李建章,韓惠峰;軟件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思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1期
3 李建章,萬江平;中小型軟件企業(yè)項目管理的思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9期
4 萬江平,楊建梅;軟件生產(chǎn)支持結構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5年02期
5 楊建梅,萬江平;復雜性涵義、通用設計科學及復雜性工作程序初探[J];系統(tǒng)辯證學學報;2002年04期
6 萬江平,楊建梅;交互式管理的若干思考[J];系統(tǒng)辯證學學報;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騰;王忠群;宋俊杰;陳冬梅;;基于知識場景的知識流建模[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2 陳慶財;王志波;張健;吳小凡;;談中小軟件企業(yè)的管理[J];辦公自動化;2012年02期
3 郭彥;陳莊;;關于知識管理與IT企業(yè)文化改革的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鄭巍;曹晶;馬海晶;;中小型軟件企業(yè)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廣東自動化與信息工程;2006年01期
5 宋華嶺;溫國鋒;劉麗娟;李金克;張漪;王傳鵬;李春蕾;;復雜信息度量的安全系統(tǒng)結構復雜性評價[J];管理科學學報;2012年02期
6 強宇;胡運發(fā);;一種基于概念格的軟件過程改進算法[J];計算機科學;2008年11期
7 萬江平,李建章,韓惠峰;軟件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思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1期
8 李建章,萬江平;中小型軟件企業(yè)項目管理的思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9期
9 史金龍,譚成翔;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城市規(guī)劃信息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4年11期
10 萬江平,楊建梅;軟件生產(chǎn)支持結構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萬江平;楊建梅;卓永樂;;初探軟件過程改進復雜性[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萬江平;李建章;;軟件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工作程序案例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杜文宏;基于知識管理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袁靜;基于融知發(fā)酵模型的組織知識需求、獲取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3 徐佩;軟件研發(fā)項目團隊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4 金笑天;基于知識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釗;軟件企業(yè)知識管理方法和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敏;BD公司網(wǎng)絡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改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焦曉陽;遼寧省軟件產(chǎn)業(yè)競爭力評價[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李德杰;基于復雜性理論的ITSM項目實施風險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俞怡;基于CMMI3級的軟件外包過程管理模型及其實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路贏;CMM的應用研究及輔助平臺開發(fā)[D];東華大學;2004年
6 丁曉超;基于CBR的軟件企業(yè)知識管理及其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4年
7 彭錦;知識網(wǎng)絡架構研究與原型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大學;2005年
8 彭純軍;我國中小軟件企業(yè)基于CMM/CMMI的軟件過程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9 王斌;軟件過程能力的系統(tǒng)評價方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鄭薇;科研項目知識門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希堯;軟件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及其特征[J];電子科技導報;1998年10期
2 楊萍,徐良賢;淺析軟件過程模型描述語言的特點及其研究方向[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0年03期
3 萬江平,楊建梅,萬軍;軟件人員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其評估框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年01期
4 蘇秦;軟件過程質量管理的途徑初探[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年06期
5 萬江平,楊建梅,劉尚余;系統(tǒng)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年07期
6 萬江平,孔學東,楊建梅;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年10期
7 萬江平,郭荷清,夏志忠;IDEAL模型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年12期
8 萬江平,楊建梅;軟件過程改進中的知識管理初探[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年05期
9 萬江平,李建章,韓惠峰;軟件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思考[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1期
10 萬江平,卓永樂;電子商務的挑戰(zhàn)[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夏昊翔;;關于知識管理學科領域的一些考察與思考[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6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科協(xié)第4屆青年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論文集[C];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江平;李建章;;軟件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工作程序案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2 袁宗福,卞旭芬;基于CMM的管理和改進[J];福建電腦;2003年09期
3 張友生;徐鋒;;CMM/CMMI在中國的實施狀況調查報告[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年07期
4 王英;;CMM在中國的現(xiàn)狀分析[J];養(yǎng)殖與飼料;2006年05期
5 任甲林;;尋找軟件過程改進的成功策略[J];軟件世界;2006年19期
6 陳治光;;中國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系統(tǒng)與軟件過程改進分會成立[J];科技潮;2007年04期
7 馬敬春;;關注CMM[J];金融電子化;2001年10期
8 王濤;軟件過程改進全方略——《Borland StarTeam 2005》測試手記[J];軟件世界;2005年05期
9 徐占海;王疏艷;;規(guī)模度量在軟件過程改進中的實踐與應用[J];中國金融電腦;2007年01期
10 萬江平,楊建梅;軟件過程改進中的知識管理初探[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江平;李建章;;軟件項目管理的復雜性工作程序案例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鄭翠芳;;國內中小企業(yè)實施軟件過程改進的方法探索[A];第二屆全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術交流會暨第十三屆四川省電子學會曙光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陶幸輝;;GJB 5000在彈載軟件過程改進中的應用[A];第二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06年
4 王艷慧;;CMM理論在“住房公積金監(jiān)管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5 黃書亭;徐培德;;C~4ISR系統(tǒng)研制過程的管理方法與技術研究[A];第10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黃東兵;周若平;;中小企業(yè)實施CMMI:困境與突破[A];貴州工程項目管理論文集(2010)[C];2010年
7 謝小權;馬瑞萍;;系統(tǒng)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SSE-CMM)及其應用[A];第十八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郁志鳳;;質量效益是企業(yè)發(fā)展必由之路[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9 李建華;焦彥平;左建勛;蘇俊杰;;基于過程的軟件度量體系與實施方法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11年
10 李少光;傅榮;;軟件過程成熟度模型[A];2000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翔;軟件過程改進:還需腳踏實地[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2 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軟件基地SEPG 于波;軟件過程改進“法寶”[N];計算機世界;2002年
3 記者 王笑梅;東軟榮膺四項大獎[N];遼寧日報;2009年
4 羅峻;西安交大博通:發(fā)揮CMM在軟件過程改進中的作用[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5 ;東軟獲第七屆中國系統(tǒng)與軟件過程改進年會大獎[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8年
6 ;上海軟中王宣言[N];中國計算機報;2010年
7 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SEPG 劉俊紅;六件“錦囊妙計”[N];計算機世界;2002年
8 北京SPIN 雅行;CMM應張馳有道[N];計算機世界;2002年
9 方圓;如何準備項目[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10 ;東軟通過CMM 5級評估[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志;SPI中知識管理評價體系及支持系統(tǒng)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鄔惠峰;基于過程構件復用的過程定義和改進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晴靜;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在軟件過程改進中的作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林鵬;軟件系統(tǒng)可信性與軟件過程改進的關聯(lián)關系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3 董鋒;基于軟件過程改進理論提高軟件生產(chǎn)能力的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4 徐家國;基于GJB5000A二級軟件過程改進的研究與實踐[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楊曉斌;軟件過程改進與項目管理在印孚瑟斯的實踐[D];復旦大學;2011年
6 戴道明;統(tǒng)計過程控制在軟件過程改進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張青擴;基于軟件過程改進的MIS軟件質量評價與控制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8 張路贏;CMM的應用研究及輔助平臺開發(fā)[D];東華大學;2004年
9 孫鋒;軟件過程度量在軟件過程改進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04年
10 陳湘靜;基于CMMI的過程改進實踐與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24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92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