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扶貧與社區(qū)發(fā)展——貴州省兩個扶貧發(fā)展項目的調查與思考
本文關鍵詞:參與式扶貧與社區(qū)發(fā)展——貴州省兩個扶貧發(fā)展項目的調查與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參與式 賦權 扶貧模式 社區(qū)發(fā)展
【摘要】:參與式扶貧以農戶為主體、以社區(qū)為基礎,通過賦權,讓社區(qū)和村民參與項目的決策、實施和組織管理,村民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增強了自信心,促進了村民的能力的提高及社區(qū)自力更生、自我發(fā)展意識的增強,促進了項目運作機制的建立、社區(qū)能力建設、項目管理機制和制度的建立,從而為扶貧項目和貧困社區(qū)的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而要真正實現賦權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經過多方努力才能達到。
【作者單位】: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參與式 賦權 扶貧模式 社區(qū)發(fā)展
【分類號】:D669.3;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來,由于貧困問題的新特點,扶貧效果、扶貧的可持續(xù)性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對扶貧理念、扶貧模式、扶貧開發(fā)機制的創(chuàng)新成為新階段扶貧開發(fā)的新課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對貧困問題的研究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日益重視,對扶貧對策的研究從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洪大用;中國民間組織扶貧工作的初步研究[J];江海學刊;2002年02期
2 劉家強,唐代盛,蔣華;中國新貧困人口及其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3 屠國璽;;論我國城市貧困人口的權利缺失[J];生產力研究;2006年09期
4 原華榮;生產性貧困與社會性貧困[J];社會學研究;1990年06期
5 邱澤奇,李守經;中國鄉(xiāng)村貧困現實解釋之嘗試[J];社會學研究;1992年05期
6 周怡;貧困研究:結構解釋與文化解釋的對壘[J];社會學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宇新;;參與式預算: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探索[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年09期
2 陳金英;;城市社區(qū)建設離“參與式治理”有多遠——評《參與式治理:中國社區(qū)建設實證研究》[J];社會主義研究;2006年06期
3 劉敏嬋;;國外社區(qū)組織性質的演變對我國NGOs的發(fā)展引起的思考[J];蘭州學刊;2009年01期
4 虞崇勝;;解讀“權為民所賦”[J];同舟共進;2010年12期
5 涂少彬;;民族團結的法理:自由主義的邏輯、條件與限度——以加拿大魁北克分離意見書及其分離權為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陳奕敏;;參與式預算的溫嶺模式[J];今日中國論壇;2008年05期
7 蔣本國;參與式民主理論初探[J];學習與探索;2002年06期
8 鄧賢明;;政府賦權與民眾爭權[J];長白學刊;2009年03期
9 鄭慶杰;;互補與賦權:中國多元養(yǎng)老模式的再探討[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毛綿逵;李小云;齊顧波;;參與式發(fā)展:科學還是神化?[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金玲;高雪玉;;賦權于女商業(yè)性性服務者:工作與經驗[A];社會性別與發(fā)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C];2002年
2 陳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實踐:政府與社會的共同作用——浙江溫嶺民主懇談實踐的案例啟示[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陳靜華;;中國參與式民主的新發(fā)展——公共預算改革與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淺談[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繆青;;和諧社區(qū)與公民文化[A];北京周末社區(qū)大講堂集粹(第一輯)[C];2007年
5 傅瓊;趙宇;;重慶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中的社會管理體系研究——以“社會質量理論”的視角[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朱兆英;;公民社會與和諧社會構建[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吳天飛;公眾參與公共項目決策過程[N];哈爾濱日報;2007年
2 馬薇;無錫在社區(qū)試行政府建設“參與式預算”[N];新華日報;2006年
3 丁娟;婦女生活與參與式研究[N];中國婦女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陳周錫 溫嶺;溫嶺基層民主實驗升級[N];經濟觀察報;2008年
5 田享華;溫嶺“民主懇談”縱深化:參與式預算改革推至市一級[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6 孫彬;無錫公共項目上馬須過“百姓關”[N];江蘇法制報;2007年
7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楊藝文;“社區(qū)參與式治理”的創(chuàng)新意義[N];北京日報;2011年
8 馮媛;賦權婦女,,最有力的發(fā)展工具[N];中國婦女報;2005年
9 侯志明 張鳳茹;賦權于受虐婦女[N];中國婦女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顏新文 通訊員 袁艷 葉秀華;景寧探索行政賦權 讓鄉(xiāng)鎮(zhèn)“責權一致”[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湯玉權;利益、參與與地方治理[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賈玉嬌;利益協調與有序社會[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黃慧;賦權與社區(qū)主導型發(fā)展[D];廣西大學;2008年
2 池翔珠;阿拉伯裔美國人:種族歧視和政治賦權之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蔣素梅;關于農村賭博問題的研究報告[D];安徽大學;2012年
4 漆明亮;社區(qū)參與旅游扶貧及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5 王立權;哈貝馬斯國際人權觀述評[D];蘭州大學;2007年
6 陳曦;論建設性新聞輿論監(jiān)督與政治制度文明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孟春生;參與式鄉(xiāng)鎮(zhèn)治理模式建構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8 胡新科;基層民主發(fā)展與權利保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翠玲;和諧社會構建中和諧度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10 肖文山;社會工作對殘疾人婚姻問題的干預與調適[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15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1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