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指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有關要求的公告
本文選題:食品添加劑 + 產品標準。 參考:《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年04期
【摘要】:正2011年第11號根據(jù)《食品安全法》、衛(wèi)生部等9部門《關于加強食品添加劑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wèi)監(jiān)督發(fā)〔2009〕89號)和衛(wèi)生部、質檢總局2011年第6號公告的規(guī)定,為規(guī)范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指定工作,現(xiàn)公告如下:一、生產企業(yè)建議指定產品標準的食品添加劑,應當屬于已經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或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od Safety Law No. 11 of 2011, the notice on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Food Additive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other nine departments (No. 89) and the provisions of Public announcement No. 6 of 2011 of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designation of product standards for food additives, the following announcements are made: 1. Food additives that are suggested b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designate product standard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 for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GB 2760) or
【作者單位】: 衛(wèi)生部;
【分類號】:F2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衛(wèi)生部關于指定D-甘露糖醇等58個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公告[J];國內外香化信息;2011年04期
2 ;衛(wèi)生部公告2011年第11號[J];國內外香化信息;2011年05期
3 ;衛(wèi)生部關于指定D-甘露糖醇等58個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公告[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年04期
4 ;關于指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有關要求的公告[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年04期
5 ;衛(wèi)生部關于指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有關要求的公告[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1年04期
6 ;關于指定膽鈣化醇等14種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公告[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0年06期
7 ;衛(wèi)生部質檢總局關于規(guī)范食品添加劑標準管理的公告[J];國內外香化信息;2011年04期
8 ;衛(wèi)生部、質檢總局關于規(guī)范食品添加劑標準管理的公告[J];中國衛(wèi)生監(jiān)督雜志;2011年02期
9 ;衛(wèi)生部、質檢總局關于規(guī)范食品添加劑標準管理的公告[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年03期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11年第6號[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志強;;我國有關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生產、經營與使用的管理法規(guī)與標準[A];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張彩虹;;珠海市餐飲業(yè)中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情況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A];2010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10年
3 郜長林;;啤酒添加劑的應用和安全控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河南)食品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黎碧娜;楊輝榮;;廣東的食品添加劑工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戰(zhàn)略[A];全國第三屆精細化工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1995年
5 陳悅鳴;鞏衛(wèi)東;劉長梅;欒秀坤;;靜電離子色譜法對食品添加劑含量的測定[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新;;罐頭工業(yè)和食品添加劑[A];青島·2004年中國罐頭工業(yè)協(xié)會年會、第二屆罐頭加工與包裝技術、設備、產品展覽會論文集[C];2004年
7 ;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管理辦法[A];中國營養(yǎng)產業(yè)發(fā)展報告(2006)[C];2006年
8 戴麗;;食品標簽應如實反映食品添加劑[A];福建省標準化協(xié)會論文集[C];2005年
9 許新德;;葉黃素與人體健康[A];浙江省“營養(yǎng)、食品與健康”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7年
10 侯微;金銀萍;焉石;王英平;;北五味子提取物作為食品添加劑的開發(fā)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屆制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樂克 本報記者 張華;一滴香,讓人茶飯不香[N];中國質量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高泓娟;2009,江西省食品添加劑行業(yè)另眼看[N];中國食品報;2010年
3 馮平 全國政協(xié)委員;必須改革食品添加劑管理模式[N];中國食品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毛立軍;食品添加劑竟成造假“幫兇”[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蘇嶺;“我國食品添加劑原則其實很保守”[N];南方周末;2008年
6 記者 殷貝 通訊員 姚瑞;濫用食品添加劑可致癌[N];珠海特區(qū)報;2009年
7 胡立彪;食品添加劑為啥背黑鍋[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閆松;還食品添加劑一個清白[N];大眾科技報;2008年
9 記者袁園;福建深化食品添加劑整治工作[N];中國食品報;2009年
10 尤新;我國食品添加劑出口出現(xiàn)復蘇[N];中國食品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嵇超;多種類食品添加劑的高靈敏、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D];江南大學;2010年
2 王菡;加工肉制品中未知添加物質篩查與確證技術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儉波;危險性分析技術在我國食品添加劑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4 劉紹從;食品安全領域中重要有機有害化學物質的殘留檢測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楊大進;食品中甜味劑和合成防腐劑的檢測方法及保健食品限量標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彭立民;我國人造板標準體系的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8年
7 王廣宇;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方樁成套技術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07年
8 楊艷濤;加工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與實證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9 王鋒;黑花生衣色素的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任立松;蘇丹紅I與檸檬黃單鏈融合抗體的制備及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瀟;海峽兩岸食品添加劑標準與管理對比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2年
2 齊鴻林;AD公司食品添加劑公司市場營銷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牟元華;一、食品添加劑甘氨酸鈉碳酸鹽的合成表征及性質研究 二、氮化硅的合成及作為緩釋肥料植物氮的吸收[D];四川大學;2003年
4 劉陽;捷成洋行食品添加劑事業(yè)部營銷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5 馬仲明;柔性化食品添加劑磷酸鈉鹽裝置的工程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6 李榕;食品中多種抗氧化劑的測定方法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7 邵明明;臨沂先鋒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食品添加劑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張小紅;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測定食品添加劑中砷、汞的研究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08年
9 曹若明;食品添加劑的色譜分析方法研究及其應用[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徐亞南;我國部分省市餐飲業(yè)食品添加劑使用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本文編號:1789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78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