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單項運動協會依托項目管理中心發(fā)揮實體作用的研究
本文選題:運動項目 切入點:管理體制 出處:《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摘要】:我國的運動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已進入新階段,成立的20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對開展的85個運動項目實施管理。筆者認為,根據我國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國情,我國的單項運動協會應當走“半社團半政府”性質的發(fā)展之路,,管理中心應成為聯結體育政府部門與單項協會的紐帶;單項協會則要依托項目管理中心來發(fā)揮實體作用。
[Abstract]:The reform of sports item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wenty sports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s have been set up and 85 sports items have been managed.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pinio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economic elements, the individual sports associations of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half association and half government".The management center should become the link between the sports government department and the individual associ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association should rely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to play a substantial role.
【作者單位】: 武漢體育學院
【分類號】:G8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盧元鎮(zhèn);論中國體育社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錦標;;體育運動中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辨證關系探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9年01期
2 宛麗,羅林;體育社團的合法性分類及發(fā)展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3 樊智軍;我國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省區(qū)市級)人才培養(yǎng)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4 黃亞玲;中國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歷史進程、使命與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5 賈書申;姚建軍;徐文泉;;我國高校競技體育基本資源情況的分析研究——以北京地區(qū)高校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6 程利群;;CUBA聯賽教練員管理機制闡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7 張春梅;謝向干;;運城學院學生體育社團的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0年12期
8 魏強;;論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及策略[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蔣強;王平;;舉辦大冬會對黑龍江省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影響[J];冰雪運動;2008年01期
10 趙宏亮;;論青少年籃球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劉明生;公共服務背景下城市社會體育組織發(fā)展模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王曉毅;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袁芳;中國女排優(yōu)秀運動員的成長與培養(yǎng)[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5 李啟迪;我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6 匡淑平;上海近代體育研究(1843-1949)[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7 張寶強;體育專業(yè)留學生與中國體育發(fā)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春雷;對中國競技田徑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9 黃亞玲;論中國體育社團[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10 隗金水;運動員選材的選育結合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大彬;江蘇省高校網球社團開展現狀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張知超;江西省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fā)展現狀分析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堅;浙江省高校學生體育社團公信力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曾國凡;福州市業(yè)余籃球俱樂部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邢楠;鄭州市城市社區(qū)體育的現狀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6 孫宏達;河南省田徑教練員培養(yǎng)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朱顯著;北京市西城區(qū)體育社團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8 周世軍;石家莊市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鄒俊峰;大連市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培養(yǎng)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慧超;對古典式摔跤運動損傷特征及其誘發(fā)因素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孫克宜,秦椿林;試論體育管理體制與中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開錄;談高校體育競賽體制的改革[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2 劉永求;現階段行政、事業(yè)單位工資制度弊端及其對策[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3 詹業(yè)宏;工科《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探索[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S1期
4 栗華;面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師范美學課程[J];長春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5 李紀仁,石端偉,程志毅,袁澤虎;機械類專業(yè)設計性課程體系的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1997年02期
6 李紅育,黃克杰,楊麗虹;對黑龍江省體育科技工作改革的探討(下)[J];冰雪運動;1997年03期
7 孫洪濤;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J];體育科學;1997年03期
8 呂斯驊,段家怠,馮慶榮;面對現實 增強基礎 循序漸進 全面提高——北大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和實踐[J];大學物理;1998年09期
9 陳馨,陳春;從健身方向改革初中體育教學[J];體育學刊;1998年04期
10 黃繼剛;培育改革利益主體 推進職工持股[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明;趙根田;;“鋼結構設計”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年
2 翁愛湘;吳志慧;陳石平;;高校學報改革發(fā)展新思路[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一集)[C];2003年
3 王尚洪;林剛;辜清;;人體及動物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A];第五屆廣東、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蓋玉彪;陳偉;;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軍事司法改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袁書琪;馬帥;;學校地理課程改革的關鍵問題[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劉素仙;;理性反思中的學習與借鑒——淺談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汪元華;吳志斌;江泓;;本科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構建研究[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下)[C];2010年
8 陳盤學;;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理順郵局發(fā)行渠道與科技期刊的關系[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9 高桂喜;許曉華;;鄉(xiāng)鎮(zhèn)水利站改革淺析[A];山東水利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4年
10 馮玉生;王耕;巫付專;肖俊明;裴素萍;;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建設的一些思考[A];第二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智宣;中國智力運動單項協會介紹[N];中國體育報;2008年
2 記者 黃晶;省體育總會召開第四屆代表大會[N];海南日報;2010年
3 石貞元 本報記者 胡新平;成立76個單項協會 擁有會員萬余人[N];撫州日報;2005年
4 曹純菲;破解難題 打響品牌[N];中國體育報;2009年
5 張旭光;總局研討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辦法[N];中國體育報;2011年
6 賈海紅;“國字頭”體育營銷資源備受關注[N];中國體育報;2007年
7 記者 汪涌 張淼淼;首屆武搏會成就“北京標準”[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8 ;二零零七體博會著力體育營銷資源推介[N];消費日報;2007年
9 記者 孔德勝;我市六運會五月開幕[N];蘭州日報;2009年
10 張旭光;7年·群體·數字[N];中國體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啟迪;我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2 楊麗芳;我國單項運動協會體制改革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3 魯軍;戈爾巴喬夫改革與執(zhí)政能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道全;當代中國改革的代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春霞;限制與保護:刑事訴訟中的隱私權[D];四川大學;2005年
6 侯建國;二戰(zhàn)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7 張薇;蘇格蘭大學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8 楊榮昌;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章迪誠;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制度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王會寨;公共服務視野下的中國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拉琪;中國(大陸)與老撾銀行體制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2 韋光燕;我國公務員制度改革趨勢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周新梅;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中的中國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4 王曉霞;裁判文書改革的思考[D];吉林大學;2005年
5 姚龍琴;論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D];河海大學;2006年
6 曹冬;蒙臺梭利教育法在中國的實踐與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朱珠;我國現行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偉玲;深化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分析與思考[D];鄭州大學;2005年
9 曹蕾;民國時期的鹽務稽核所及其改革[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趙忠偉;論我國軍隊轉業(yè)干部安置制度的改革[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039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70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