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段信號項目管理探討
本文關鍵詞: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段信號項目管理探討
更多相關文章: 信號系統(tǒng) 軌道交通 項目管理
【摘要】: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段全長30.9 km,呈南北走向,貫穿廣州城市北部,北連廣州新白云機場,南接3號線北端,連接機場和番禺城區(qū),是廣州市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廣州亞運會的參觀者們出機場看到的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3號線北延段能否高水平開通直接影響整個廣州市軌道交通服務水平,以及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客運保障。3號線北延段信號系統(tǒng)采用泰雷茲公司的CTBC(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移動閉塞SelTrac系統(tǒng)。本文從5個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段信號系統(tǒng)項目成功的項目管理經(jīng)驗。
【作者單位】: 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泰雷茲軌道信號公司;
【分類號】:U239.5;U284
【正文快照】: 1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段信號系統(tǒng)項目介紹廣州軌道交通3號線北延伸段信號系統(tǒng)項目的合同于2008年8月簽訂。由于必須在亞運會開幕前開通線路,工期太緊張,,合同計劃于2010年10月30日先開通后備模式,然后在14個月后升級到ATP(列車自動防護)/ATO(列車自動運行)模式。項目團隊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公建;滿化錄;;北京市軌道交通亦莊線ATS子系統(tǒng)設計[J];市政技術;2010年S2期
2 丁樹奎;;組合傳輸在城軌信號系統(tǒng)中的應用分析[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1年04期
3 李高科;;基于通信的移動閉塞技術在亦莊線的應用[J];市政技術;2010年S2期
4 季慶華;席文茜;;北京市軌道交通亦莊線V&V過程管理[J];市政技術;2010年S2期
5 馬永恒;滿化錄;;北京市軌道交通亦莊線信號系統(tǒng)結構設計[J];市政技術;2010年S2期
6 ;上海將斥資2000億建設軌道交通[J];市政技術;2010年S1期
7 梁九彪;;亦莊線國產(chǎn)CBTC信號系統(tǒng)工程應用[J];市政技術;2010年S2期
8 ;北京軌道交通5年規(guī)劃再增5條線路[J];施工技術;2011年16期
9 許耀亮;;地鐵既有線與延長線信號ATS子系統(tǒng)聯(lián)接施工設計方案探討[J];鐵道通信信號;2011年07期
10 牛英明;黃友能;智國盛;張揚;;北京地鐵亦莊線CBTC示范工程的實施[J];都市快軌交通;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巧蓮;邱磊;張燦程;曾小清;;軌道交通故障處置體系與模擬技術研究[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繆海祥;王慶國;朱祖華;;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二期工程技術綜述[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曹文宏;陳文艷;;后建設期軌道交通可持續(xù)網(wǎng)絡化體系建設再評估[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王蓉;楊石飛;;軌道交通運營期致災因素分析與防范體系研究[A];運營安全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間建設第2屆學術研討會交流報告[C];2011年
5 安萌;翟長旭;;基于站點功能定位的軌道交通換乘設施布局規(guī)劃研究[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潘偉強;沈尉;;軌道交通網(wǎng)絡化建設的施工風險及對策[A];第二屆全國地下、水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7 周維;;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檢修(救援)通道深化設計與施工[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楊瑛;;規(guī)劃先行和體制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軌道交通的關鍵[A];推進鐵路新跨越加快經(jīng)濟大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4年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9 劉純潔;于寧;;軌道交通大型換乘樞紐在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A];2009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周曉玲;張偉國;;綜合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的應用[A];2010城市軌道交通關鍵技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俊聰;列車在哪? 看得見,控得住[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1年
2 記者 何連弟;信號系統(tǒng)錯發(fā)“速度碼”[N];文匯報;2010年
3 記者 陶健 實習生 范凌子;信號系統(tǒng)發(fā)送錯誤速度碼[N];解放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張希;南京軌道交通企業(yè)迎接“提速”商機[N];南京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李冀;南京軌道交通產(chǎn)業(yè)醞釀資本聯(lián)姻[N];南京日報;2009年
6 記者 陳怡 通訊員 馮昊;軌交11號線啟用先進列車信號系統(tǒng)[N];上?萍紙;2010年
7 本報記者 劉曉軍 韓義雷;中國信號[N];科技日報;2010年
8 見習記者 馮tD;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評估[N];寧波日報;2008年
9 ;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N];南京日報;2008年
10 本報通訊員 杜芳棟 黨立紅 葉莉;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二期軌道安裝工程順利開鋪[N];人民鐵道;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盛來芳;基于時空視角的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耦合發(fā)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2 翟華偉;軌道交通客流動態(tài)分布形式建模及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3 房霄虹;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化運輸組織協(xié)調理論及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周艷芳;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列車運行計劃一體化編制理論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5 鄒承明;軌道交通引起地面振動的智能分析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汪波;基于周期化運行的軌道交通列車開行方案和運行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7 姚錦寶;考慮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軌道交通引起的環(huán)境振動及隔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葛勇;無碴軌列車運行引起的環(huán)境振動及舒適度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9 路飛;移動閉塞條件下地鐵列車的運行優(yōu)化[D];山東大學;2007年
10 李為為;城市軌道交通調度指揮智能集成系統(tǒng)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少楠;市域軌道交通技術指標及合理經(jīng)濟長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任兵杰;軌道交通典型換乘方式的選擇及功能評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孟路;軌道交通與城市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4 趙瑩;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的敏感性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5 秦觀明;城市軌道交通接駁方式選擇及客流吸引范圍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羅小強;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分析[D];長安大學;2005年
7 秦蕾;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新線接入運輸組織關鍵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吳松;基于數(shù)字軌道電路的ATP車載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9 王茵;城市軌道交通站臺空間環(huán)境設施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10 李媛媛;市域軌道交通快線的合理站間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464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24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