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化體育——對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管理的批判與梳理
本文關鍵詞:純化體育——對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管理的批判與梳理
【摘要】:通過對體育哲學意義的探討并與某些令體育工作者產生疑惑的"體育項目"的哲學意義相比較,得出:諸如圍棋、電子競技運動、賽車等項目并不屬于體育。這些"體育項目"符合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立項原則、條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文化斷層現(xiàn)象,導致我國體育管理與學理之間相脫節(jié),這種狀況有利于各種運動項目的行政管理,便于組織、參加國內或國際大賽體現(xiàn)綜合實力,發(fā)揮"舉國體制"優(yōu)勢,同時也會制約體育理論的發(fā)展與加大體育實踐的操作難度。我們應該努力克服文化斷層帶來的不良影響,注意體育文化與體育文明攜手并進。純化體育,將不符合體育本質屬性的"體育項目"舍棄,既有利于體育自身的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又可以不限制其他非體育項目的自身發(fā)展。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03BTY006)
【分類號】:G812.3
【正文快照】: 至今,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的體育項目數量已達99個。面對如此浩瀚繁多的體育項目,不禁會使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產生許多疑問與爭論,有時候還會引起一些具體操作層面上的問題。有些“體育項目”究竟算不算體育,為什么要把它們列為正式的體育項目?本文正是基于這些疑惑,分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力研;體育的哲學宣言──“人的自然化”[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2 李力研;誰能與我同醉?——試解波普爾“世界3”中的體育運動(下)[J];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08期
3 馬勇,鄭偉濤,韓久瑞;計算流體力學在F1賽車運動中的應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結春;操伊芬;;精神文化消費與競技運動互動聯(lián)系之解讀[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2 許杰,付明萍;論體育本質[J];安徽體育科技;1998年04期
3 羅曉;;多學科解讀體育新聞娛樂化的合理性與進步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4 黃璐;;“中國沒產生過體育”——兼評《奧林匹克精神與體育文化》一文及其評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李清;季建成;鄔燕紅;;結合生命安全教育的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以中國計量學院教學改革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王子樸;李曉天;;我國學校體育實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發(fā)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黃微;徐美琴;;古羅馬體育風尚探微[J];科技風;2009年10期
8 羅明;;淺析體育在現(xiàn)代社會的地位[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30期
9 繆佳;黃聚云;王菲;;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與西方競技體育精神的沖突和統(tǒng)一[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武玉元;對體育本質的思考[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鄭偉濤;邱斌;馬勇;何海峰;石清;韓久瑞;;國內外體育工程學研究方向綜述[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2 楊鵬;鄭偉濤;馬勇;何海峰;韓久瑞;;CFD在體育器材性能研究中的應用[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曹祖耀;職業(yè)足球場域的行動邏輯[D];上海大學;2011年
2 馬衛(wèi)平;體育與人[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紅艷;戶外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4 馬勇;運動帆翼空氣動力性能數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宋慶紅;中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奧運文化的契合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羅曉;對中國當前體育新聞娛樂化的理論解讀及個案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3 王若光;體育文明:建構一個理論觀點型核心概念[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子華;賽艇阻力板空氣動力性能數值模擬[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大立;知識經濟呼喚管理變革[J];上海管理科學;2001年02期
2 尹衛(wèi)東;知識經濟三題[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03年02期
3 田宇;;變革尚未成功 企業(yè)尚需努力[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年07期
4 趙軍波;知識經濟與管理變革創(chuàng)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5 王眾托;信息化與管理變革[J];管理科學學報;2000年02期
6 方紅婭;知識管理: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管理變革的新思路[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7 馮周卓;后現(xiàn)代文化與管理變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肖秋英,龔中良;試論我國中小企業(yè)信息化與管理變革[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劉愛群;鄭春揚;;企業(yè)過程再造與制藥企業(yè)管理變革[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10 鄧楠;;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推進現(xiàn)代化管理變革[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yè)教育研究;2002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欣然;;體育運動在“人化的自然”過程中的哲學意義[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忠禹;;以創(chuàng)新性管理變革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A];互聯(lián)網時代的管理變革——2012年全國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大會資料匯編[C];2012年
3 張希亮;;企業(yè)發(fā)展危機中的管理變革和創(chuàng)新[A];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2010年河南省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論文集[C];2010年
4 邱金表;余金松;黃友星;;轉型企業(yè)的管理變革[A];中國工程機械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徐龍;鄒余敏;劉興亮;王運丹;劉冀生;楊杜;;管理變革與持續(xù)成長[A];“2004年全國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大會”資料匯編[C];2004年
6 樊義生;;論企業(yè)管理變革的實踐性[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7 邱思寧;;從信息技術革命到企業(yè)管理變革[A];中南片2007年煙草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胡可;;淺析企業(yè)“信息貪污”現(xiàn)象的根源及解決之道——對西部企業(yè)信息化建設的一點看法[A];第三屆中國西部現(xiàn)代物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王裕寧;;關系邏輯的哲學意義[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10 任盈盈;劉思峰;;管理變革推動長三角國際制造企業(yè)成長[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伍美芝 劉凌林;管理變革與持續(xù)成長[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大海;方正: 面對管理變革關鍵年[N];計算機世界;2003年
3 張星芒 馬軼;瀘天化公司推進“361”管理變革規(guī)劃實施[N];瀘州日報;2009年
4 馬廣華;IT平臺上的管理變革[N];計算機世界;2003年
5 朱樺;要么失敗 要么變革[N];電腦商報;2003年
6 仁敏;跨越發(fā)展急需信息化 管理變革提升競爭力[N];中國改革報;2003年
7 記者 姜欣欣;金融企業(yè)博士后學術研究與管理變革的新視角[N];金融時報;2010年
8 羅峻;金達仁:管理變革的推動者[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9 田野;管理變革大未來:跨越時空的邊界[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10 冉;中國企業(yè)須通過管理變革再創(chuàng)競爭優(yōu)勢[N];計算機世界;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萍;亨普爾科學解釋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孫革;基于戰(zhàn)略管理的我國競技足球發(fā)展走向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3 趙金樓;基于原本觀的網絡維力與管理變革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4 王家華;基于實物期權方法的高技術企業(yè)投資決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5 張蕓;長江流域全新世以來環(huán)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學;2002年
6 陳賢義;中國血吸蟲病控制策略的演變和管理變革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于立深;公法哲學意義上的契約論[D];吉林大學;2005年
8 蘇選良;ERP系統(tǒng)及應用的柔性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9 劉愛英;塞繆爾·貝克特:見證身體之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石大建;“儒經”誦讀思潮在民間社會的興起及其動員機制[D];上海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甲玉;感知控制論及其哲學意義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黃立毅;中國鋼鐵企業(yè)規(guī)模擴張過程中的管理變革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3 劉文雄;《案例》:GZCATV信息化歷程[D];暨南大學;2002年
4 杜彬彬;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管理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嘉駿;西洋參集團的管理變革策略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6 楊川;中國家族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的管理變革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齊莉莉;信息化時代的財務管理變革[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8 楊實和;論賈寶玉形象的哲學意義[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葛一亮;基于精益思想的技術型員工管理變革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5年
10 王霄龍;青島TH公司家族管理模式探討[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44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24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