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型調水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的若干思考
本文關鍵詞:對大型調水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的若干思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本建設各領域先后試行了多種方式的投資項目責任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式是我國基本建設領域投資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項目法人責任制在大型調水工程項目建設實施中制度還不完善,建設管理與生產分離,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針對存在問題,就進一步完善項目法人責任制,提高大型調水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作者單位】: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計劃合同部 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計劃合同部
【分類號】:TV68
【正文快照】: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按照前蘇聯模式對基本建設各個領域實行統(tǒng)一的計劃管理,建設管理各個要素完整地從屬于行政計劃體系。在此大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長期以來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投資并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使用行政手段直接組織建設,由此造成政企不分,責權不清,投資失控,效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瓦可拉夫·科拉夫;于天一;;捷克斯洛伐克長距離調水工程[J];海河水利;1983年S2期
2 陸煥生;滕儒晶;;加拿大跨流域調水對形態(tài)的影響[J];人民長江;1983年06期
3 G.T.奧羅茨科;M.卡斯特羅;許鐵玲;;墨西哥大型遠距離調水工程對地區(qū)發(fā)展和人類環(huán)境影響[J];海河水利;1984年S2期
4 ;美國加州調水工程水價低廉帶來消極后果[J];江西水利科技;1986年04期
5 郭起光;;訪美見聞雜記(續(xù))[J];治淮;1986年02期
6 張德驊;世界調水工程中揚程最高的泵站——埃德蒙斯頓泵站[J];水利水電技術;1987年09期
7 劉富亭;;“衛(wèi)千”引水工程竣工[J];海河水利;1987年06期
8 吳仲堅;;美國西部大規(guī)模調水工程的若干啟示[J];海河水利;1987年02期
9 劉斌,,龐進武,祝瑞祥,張景芳,張明倫,馬毓淦,魏山忠;美國長距離調水工程考察報告[J];人民長江;1994年07期
10 許克鉅;淺談跨地區(qū)調水工程的投資分攤計算問題[J];山東水利科技;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俊鋒;寧丕河;;萊州市防止海水入侵綜合治理措施[A];論沿海地區(qū)減災與發(fā)展——全國沿海地區(qū)減災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1991年
2 尹林克;張道遠;;烏魯木齊調水工程明渠沙漠段植物多樣性及保護對策[A];西部地區(qū)第二屆植物科學與開發(fā)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梅金煥;翁朝暉;;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工程與漢江中下游防洪[A];新世紀科技與湖北經濟發(fā)展——2001首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1年
4 張家玉;;中線調水工程對漢江中下游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及補償問題的研究[A];新世紀科技與湖北經濟發(fā)展——2001首屆湖北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1年
5 黃志全;伍法權;祁生文;張輝;王學潮;劉建周;;西線調水一期工程的地質工程問題[A];巖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fā)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2年
6 塔義爾·肉孜;;新疆水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A];中國水利學會首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3年
7 劉嬰谷;;城市用水投資與節(jié)水裝備市場[A];2003年北京“水與奧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惠慶;劉軍;;干旱——呼喚南水北調[A];山東水利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C];2003年
9 王忠靜;王學鳳;;南水北調工程重大意義及技術關鍵[A];工程力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董哲仁;;河流生態(tài)恢復的目標[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治水新理念[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恕誠;水權和水市場[N];中國水利報;2000年
2 實習記者 劉振冬;要用法律、經濟手段解決環(huán)境問題[N];經濟參考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冀文海;海水能否解決天津水危機[N];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吳劍飛 本報通訊員 王銘 王剛;南水北調江蘇重任在肩[N];新華日報;2000年
5 記者 張志勇 張慎金 李松 見習記者 高們;北方大地忙戰(zhàn)水荒[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6 本報駐山東記者 董廣馳 通訊員 王廣庭;志存高遠[N];中國建材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藍偉龍;為現代化輸血[N];中國水利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李平 通訊員 徐士堯 欒維社;濰坊水系大聯網[N];中國水利報;2001年
9 本報特別報道組;扎龍的新生[N];中國水利報;2001年
10 記者 許江 果天廓;充分發(fā)揮協(xié)會作用 增強水利企業(yè)活力[N];中國水利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萬五一;長距離輸水系統(tǒng)的非恒定流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劉梅清;梯級調水系統(tǒng)瞬變流分析及優(yōu)化調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許曉彤;跨流域調水規(guī)劃技術支撐體系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海政;水資源大系統(tǒng)多目標風險型群決策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2 歐陽芳;調水工程經濟風險分析及保障體系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3 莫淑紅;引nQ濟黑調水工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4 王濤;調水工程水力控制模型及神經網絡理論的應用[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4年
5 趙玉明;北大港水庫水質管理運行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侯仟;下承式空腹桁架拱渡槽的設計及可靠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趙婉鹛;流域內調水工程效果評價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8 沈建芳;跨流域調水工程協(xié)調機制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9 顧敏;跨流域調水工程運行機制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10 張宙云;萊州市現代化水網建設及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與修復規(guī)劃[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1516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15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