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黑點的辨識研究
本文關鍵詞: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黑點的辨識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城市快速路 交通事故分析 事故黑點識別 聚類分析法
【摘要】:城市快速路作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主要道路類型,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了大中型城市對于出行及物流運輸?shù)男枰?提高了城市交通運輸?shù)男。城市快速路日益發(fā)展,保障了城市道路交通的通達性,可以說城市快速路作為一個城市交通的主要骨架,在保障城市交通高效、流暢運轉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也隨著機動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斷上升,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因此有必要對快速路的事故形成以及事故黑點進行分析討論。本文針對收集到的快速路事故數(shù)據,分析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及其危險分布的規(guī)律,對比分析國內外對交通事故成因分布的研究;從人、道路、交通安全及其附屬設施、道路交通環(huán)境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對城市快速路事故黑點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分析了各因素的影響機理,明確了各因素對快速路事故黑點的影響;并對上述的因素具體展開分析,借助統(tǒng)計數(shù)據以及圖表等手段,分析各影響因素的具體影響形式;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快速路事故黑點各影響因素進行權重的分析,得出各因素在事故黑點的形成中所占的比重;利用基于密度的聚類算法,對安徽省某段快速路進行事故黑點的鑒別,通過與累計頻率法對比分析證明基于密度的聚類算法的有效性;根據對事故黑點因素的分析并結合我國快速路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城市快速路 交通事故分析 事故黑點識別 聚類分析法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91.3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20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義13-14
- 1.2 研究現(xiàn)狀14-18
- 1.2.1 道路交通事故14-16
- 1.2.2 城市快速路事故16
- 1.2.3 道路事故黑點的鑒別16-18
- 1.3 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技術路線18-20
- 1.3.1 研究內容18-19
- 1.3.2 擬采取的技術路線19-20
- 第2章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基本特征分析20-29
- 2.1 城市快速路20
- 2.2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形態(tài)及分類20-21
- 2.3 交通事故時空分布21-25
- 2.3.1 交通事故月分布22-23
- 2.3.2 交通事故時分布23-25
- 2.3.3 交通事故空間分布25
- 2.4 交通事故的天氣分布25-27
- 2.5 交通事故車輛類型27
- 2.6 本章小結27-29
- 第3章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29-39
- 3.1 人的因素29-32
- 3.1.1 行人30-31
- 3.1.2 駕駛員31-32
- 3.2 道路原因32-35
- 3.2.2 道路線形32-34
- 3.2.3 路面及其附屬設施34-35
- 3.3 交通安全附屬設施35-36
- 3.3.1 交通標志、標線35-36
- 3.3.2 道路照明36
- 3.3.3 防眩設施36
- 3.3.4 防撞護欄36
- 3.4 道路交通環(huán)境36-37
- 3.4.1 道路景觀37
- 3.4.2 氣候條件37
- 3.5 交通安全管理水平37-38
- 3.6 本章小結38-39
- 第4章 城市快速路事故黑點鑒別及分析39-55
- 4.1 事故黑點的定義39-40
- 4.1.1 國外定義39-40
- 4.1.2 國內定義40
- 4.1.3 城市快速路事故黑點定義40
- 4.2 事故黑點鑒別方法的選取40-43
- 4.2.1 基于密度的聚類算法41-42
- 4.2.2 算法參數(shù)設置42-43
- 4.3 案例應用及結果分析43-48
- 4.3.1 累積頻率曲線法結果分析43-45
- 4.3.2 聚類算法結果分析45-46
- 4.3.3 對比分析46-48
- 4.4 模糊層次分析法48-49
- 4.5 計算步驟49-51
- 4.5.1 三角模糊數(shù)49
- 4.5.2 三角模糊數(shù)互補判斷矩陣49
- 4.5.3 權重排序49-51
- 4.5.4 相對目標層的總權重排序51
- 4.6 交通事故成因層次結構51-54
- 4.6.1 構造模糊判斷矩陣52-53
- 4.6.2 模糊判斷矩陣的權重系數(shù)排序53-54
- 4.6.3 結果分析54
- 4.7 本章小結54-55
- 第5章 快速路事故黑點的整治建議55-61
- 5.1 完善道路條件55-58
- 5.1.1 路面及路側環(huán)境55-56
- 5.1.2 道路標志標線56-57
- 5.1.3 防眩設施57
- 5.1.4 防撞護欄57-58
- 5.2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58-60
- 5.2.1 加強行車速度及秩序的控制58
- 5.2.2 加強主輔路出入口管理58-59
- 5.2.3 杜絕行人穿越59
- 5.2.4 加大巡查力度59-60
- 5.2.5 加大事故現(xiàn)場管控救援能力60
- 5.3 本章小結60-61
- 結論與展望61-63
- 致謝63-64
- 參考文獻64-69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沙海云;陳彥美;柴干;;公路交通事故黑點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年10期
2 李亞莉;高峰;;淺議道路事故黑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3 張文斌;王博;杜志剛;張曙光;;高速公路運營階段事故黑點識別與改造[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0年05期
4 林麗;張永強;高敏杰;;道路交通事故黑點成因鑒別與改善對策[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5 肖慎,過秀成,徐建東;模糊聚類法在公路交通事故黑點成因分析中的應用[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02年03期
6 劉玉增,張殿業(yè);基于遺傳算法的交通事故黑點排查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5年02期
7 楊應德;;道路交通事故黑點的分析與思考[J];青海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8 過秀成;盛玉剛;潘昭宇;潘敏榮;盧光明;何明;;公路交通事故黑點總體特征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9 邵祖峰;蔡建湖;;道路交通事故黑點治理的流程、方法與策略[J];交通與運輸;2008年02期
10 柴干;過秀成;陳彥美;;公路交通事故黑點成因的對應分析法[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徐峰;孫克國;;鄒城市北宿鎮(zhèn)整治事故黑點分析與對策[A];安全生產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4年
2 鄭重;;基于核心密度估算的城市交通事故黑點形成機制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陳國華;程文;;美國道路交通事故黑點鑒別的歷史發(fā)展及未來走向[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首屆年會暨職業(yè)安全健康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羅莉;劉偉;;GIS在交通事故黑點識別上的應用研究[A];2007第三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陳燕;;基于GIS的交通事故黑點挖掘[A];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饒澤強邋馮林榕 黃丹穎;福州整治交通事故黑點[N];人民公安報;2007年
2 王建君;寧夏國家級交通事故黑點的變遷[N];寧夏日報;2008年
3 董福軍;事故黑點整治6月前必須開工[N];東莞日報;2008年
4 記者 林X 通訊員 蔡麗敏 陳文靈;龍海九龍嶺事故黑點整治工作完成[N];閩南日報;2010年
5 報道組 方鏢 通訊員 楊繼孟 李海松;浦江交通事故黑點大變樣[N];金華日報;2011年
6 記者 張黎明 通訊員 徐顯忠;86處省市級事故黑點路段掛牌整治[N];金華日報;2011年
7 鄭亞偉 通訊員 俞麗峰;去年事故黑點整治取得突出成效[N];麗水日報;2007年
8 記者 徐向東 通訊員 劉洪希 何志勝 王孔金;車載GPS系統(tǒng)裝上“有聲地圖”[N];中山日報;2006年
9 張良;專項整治道路安全 突擊檢查安全生產[N];紹興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劉金橋;從源頭問題和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入手 努力推進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N];衡水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玉增;交通事故黑點的智能排查及整治對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盧楊;基于經驗貝葉斯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識別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陳金林;基于網絡核密度估計城市路網事故黑點鑒別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3 陳祖亮;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黑點的辨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4 杜石廳;基于統(tǒng)計模式識別的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識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5 張永鑫;模糊聚類及其在交通事故黑點成因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6 陳彥偉;基于聚類分析方法的交通事故黑點的鑒別[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張程;京石高速公路事故黑點分析與預防改進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8 黃勤;福建省道路安全評價研究及事故黑點鑒別分析[D];福州大學;2005年
9 張鵬;交通事故黑點智能排查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10 包應星;交通事故黑點防控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39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839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