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真度視角下的仿真效用與仿真代價的均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17:41
目前的物流仿真實踐中,仿真人員往往依據個人經驗和環(huán)境、條件、資源約束,在建模時,不經分析和決策,進行隨意性的逼真度選擇,導致無法控制仿真效用和仿真代價的被動局面,大大影響了仿真決策支持的效率和仿真本身優(yōu)勢作用的發(fā)揮。本論文即是從仿真逼真度的角度出發(fā),研究一定逼真度下仿真效用和仿真代價的均衡問題,具體包括:首先,通過對目前建模仿真在物流系統(tǒng)設計中的主要應用以及傳統(tǒng)設計方法下仿真活動各參與方參與模式的調研分析,試圖給出建議性的成效更高的仿真參與方式及各參與方的參與模式。在分析各方對仿真逼真度的需求程度以及逼真度需求的影響因素基礎上,提出基于參與方供需均衡的逼真度選取標準。最后,給出了為均衡仿真效用和仿真代價的各方參與模式與應遵循的條件和標準。其次,結合配送中心這類物流系統(tǒng)自身特點和對其建模仿真時的特征,深入分析配送中心類物流系統(tǒng)仿真逼真度的特點,對逼真度進行維度劃分和度量指標的選取,給出一套基于配送中心的逼真度度量體系框架。進一步,劃分出仿真效用和仿真代價的屬性維度,分別討論它們與逼真度相關維度的關系構建出關系模型。通過逼真度這一仿真效用和仿真代價之間的橋梁,在深入分析內在影響關系的基礎上...
【文章來源】: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仿真項目各參與方
北京郵電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2.2.2供需均衡下的違真度選取標準在仿真開發(fā)過程中,用戶或規(guī)劃設計方往往希望盡可能提高模型的逼真度。但實踐研究表明,通!氨M最大可能”達到的逼真度并不總是最合理的,因為定逼真度需求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成本和仿真需求三個因素所以,具體建過程中采用何種程度的逼真度層次需要主要從這三個因素出發(fā)來分析確定。
的逼真度水平。所以,對同一個對象系統(tǒng)仿真,不同的仿真目標下也對應著不同的U-C最優(yōu)均衡,如圖2-4所示。當然在具體的仿真項目中,這是一個動態(tài)調整的過程,因為仿真效用的達成受限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仿真人員的開發(fā)能力,仿真代價的投入取決于各方的資金、人員等投入的限制,最優(yōu)均衡往往難以達到,只能最大程度的追求逼近最優(yōu)均衡。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仿真逼真度對配送中心作業(yè)效率評估的影響[J]. 劉玉坤,付玉,周曉光.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9(21)
[2]我國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技術的發(fā)展——為紀念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成立二十周年而作[J]. 王行仁,文傳源,李伯虎,王正中,呂崇德,彭曉源,肖田元,吳云潔.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9(21)
[3]對BP人工神經網絡在農產品的灰色仿真評估上應用的探討[J]. 張濤,楊德,陳賢. 廣西農業(yè)生物科學. 2008(04)
[4]基于模糊AHP的視景仿真系統(tǒng)逼真度評估方法研究[J]. 唐凱,康鳳舉.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8(22)
[5]基于決策樹的復雜系統(tǒng)可靠性仿真評估[J]. 夏啟兵,李國華,張軍波. 控制工程. 2007(S3)
[6]物流配送中心的規(guī)劃與管理[J]. 胡燕祝,呂宏義. 包裝工程. 2007(05)
[7]一種基于AHP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研究[J]. 楊惠珍,康鳳舉,閻晉屯.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6(S2)
[8]飛行模擬器逼真度的實用評價方法[J]. 王遠達,宋筆鋒,李小奇,張堅毅,易華輝. 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2005(06)
[9]AHP-Fuzzy在仿真系統(tǒng)可信度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 冉承新,凌云翔. 計算機仿真. 2005(08)
[10]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可信度評估方法[J]. 李紅燕.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04(05)
博士論文
[1]復雜大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的可信性評估研究[D]. 孫世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配送中心模塊化仿真建模方法研究[D]. 高利杰.北京郵電大學 2011
[2]仿真在配送中心設計中的參與模式及方法研究[D]. 付玉.北京郵電大學 2011
[3]基于逼真度的仿真系統(tǒng)評估研究[D]. 李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4]基于Petri網的物流倉儲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D]. 張春娜.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7
[5]醫(yī)療過程虛擬示教系統(tǒng)中的行為仿真研究[D]. 古耀達.廣東工業(yè)大學 2007
[6]物流配送網絡的構建及配送路徑再路由問題的研究[D]. 王瑩.長安大學 2006
[7]配送中心物流能力仿真評價研究[D]. 余虹.華中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084556
【文章來源】: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仿真項目各參與方
北京郵電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2.2.2供需均衡下的違真度選取標準在仿真開發(fā)過程中,用戶或規(guī)劃設計方往往希望盡可能提高模型的逼真度。但實踐研究表明,通!氨M最大可能”達到的逼真度并不總是最合理的,因為定逼真度需求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成本和仿真需求三個因素所以,具體建過程中采用何種程度的逼真度層次需要主要從這三個因素出發(fā)來分析確定。
的逼真度水平。所以,對同一個對象系統(tǒng)仿真,不同的仿真目標下也對應著不同的U-C最優(yōu)均衡,如圖2-4所示。當然在具體的仿真項目中,這是一個動態(tài)調整的過程,因為仿真效用的達成受限于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仿真人員的開發(fā)能力,仿真代價的投入取決于各方的資金、人員等投入的限制,最優(yōu)均衡往往難以達到,只能最大程度的追求逼近最優(yōu)均衡。1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仿真逼真度對配送中心作業(yè)效率評估的影響[J]. 劉玉坤,付玉,周曉光.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9(21)
[2]我國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技術的發(fā)展——為紀念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成立二十周年而作[J]. 王行仁,文傳源,李伯虎,王正中,呂崇德,彭曉源,肖田元,吳云潔.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9(21)
[3]對BP人工神經網絡在農產品的灰色仿真評估上應用的探討[J]. 張濤,楊德,陳賢. 廣西農業(yè)生物科學. 2008(04)
[4]基于模糊AHP的視景仿真系統(tǒng)逼真度評估方法研究[J]. 唐凱,康鳳舉.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8(22)
[5]基于決策樹的復雜系統(tǒng)可靠性仿真評估[J]. 夏啟兵,李國華,張軍波. 控制工程. 2007(S3)
[6]物流配送中心的規(guī)劃與管理[J]. 胡燕祝,呂宏義. 包裝工程. 2007(05)
[7]一種基于AHP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研究[J]. 楊惠珍,康鳳舉,閻晉屯.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6(S2)
[8]飛行模擬器逼真度的實用評價方法[J]. 王遠達,宋筆鋒,李小奇,張堅毅,易華輝. 海軍工程大學學報. 2005(06)
[9]AHP-Fuzzy在仿真系統(tǒng)可信度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 冉承新,凌云翔. 計算機仿真. 2005(08)
[10]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可信度評估方法[J]. 李紅燕.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 2004(05)
博士論文
[1]復雜大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的可信性評估研究[D]. 孫世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配送中心模塊化仿真建模方法研究[D]. 高利杰.北京郵電大學 2011
[2]仿真在配送中心設計中的參與模式及方法研究[D]. 付玉.北京郵電大學 2011
[3]基于逼真度的仿真系統(tǒng)評估研究[D]. 李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4]基于Petri網的物流倉儲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D]. 張春娜.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7
[5]醫(yī)療過程虛擬示教系統(tǒng)中的行為仿真研究[D]. 古耀達.廣東工業(yè)大學 2007
[6]物流配送網絡的構建及配送路徑再路由問題的研究[D]. 王瑩.長安大學 2006
[7]配送中心物流能力仿真評價研究[D]. 余虹.華中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084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0845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