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1 05:10

  本文關鍵詞:一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決策是人類的一種高級認知過程,是人類智力活動的核心成分(Hasty,2001)。決策(decision making)是指對備擇方案進行評估和選擇的過程(Simon,1986)。決策是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一種固有行為,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簡單的押大、押小的賭博決策,到相對復雜的投資決策,再到更為復雜的婚戀決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決策行為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日益重要,決策的科學性不僅關系到個體和家庭的生活質量,影響著企業(yè)的經營管理,甚至影響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決策研究己成為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和神經經濟學等諸多學科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Simon(1978)和Kahneman(2002)兩位心理學家,在相隔并不長的時間里并在同一領域兩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本身就說明了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要性。決策科學集理論研究與實際運用于一體,可以成為對社會經濟建設有直接貢獻的學科。 在實際生活中,通常存在著兩種決策情境:一是確定性情境,該情境中的幾種方案是確定的,個體根據主觀價值判斷做出決策;二是不確定性情境,該情境中的幾個方案是不確定的,即每個方案的客觀價值或獲得概率是不確定的或是兩者都不確定。很顯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面臨更多的是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傳統(tǒng)的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研究有一個共同點——在決策過程中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備擇方案,個體必須在這些備擇方案中做出一個選擇,F(xiàn)實生活中,還有一種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廣泛存在但又很少受到研究者的關注。這種決策是個體在面臨不確定情境中的一個決策事件(例如是否去申請某個項目、是否去追自己喜歡的女孩子)時,需要根據自己的主觀評估作出接受或者放棄該事件的決策。本研究主要考察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為此,本研究發(fā)展了一種研究任務——“接受/放棄”式賭博任務來研究這種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過程。本研究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實驗一和實驗二,采用“接受/放棄”式賭博任務來考察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認知過程與機制。第二部分包括實驗三和實驗四,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PI)技術來研究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神經機制。第三部分為實驗五,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不確定情景中決策的進行探索性研究。 第一部分是對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認知過程與機制進行研究。研究目的:(1)通過系統(tǒng)操縱不確定性情境中的客觀概率,來考察被試判斷的自信心評估過程,,以及自信心主觀概率與客觀概率之間的關系;(2)通過系統(tǒng)操縱不確定性情境中的客觀概率,來考察被試決策過程的認知機制,重點研究自信心主觀概率與決策之間的關系。研究方法:采用自信心評估任務和“接受/放棄”式賭博任務對86名大學生被試進行了自信心評估和決策過程的研究。為了與現(xiàn)實情境一致,被試報酬完全根據賭博積分兌換。研究結果:(1)總體而言,隨著自信心的增強,判斷階段和評估階段的反應時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在判斷階段,第一個自信心水平(自信心為50—52%)上的反應時顯著短于第二水平(53—59%)、第三個自信心水平(60—69%)上的反應時。在評估階段,第一個自信心水平(50—52%)上的反應時顯著短于第二水平(52—59%)、第三個(60—69%)、第四個(70—79%)自信心水平上的反應時。(2)總體而言,隨著環(huán)境客觀概率的提高,個體自信心的主觀概率也隨之提高;自信心的主觀概率顯著高于環(huán)境客觀概率,表現(xiàn)出過分自信(overconfidence)。(3)被試作出“放棄”決策的反應時顯著長于作出“接受”決策的反應時。(4)總體而言,隨著自信心水平的提高,被試作出“接受”決策的比率隨之升高;相反,隨著自信心水平的提高,被試作出“放棄”決策的比率隨之下降。但在第一個自信心(50—52%)水平上作出“接受”決策的比率反而高于第二個自信心(53—59%)上作出“接受”決策的比率。結論:對環(huán)境客觀概率的進行評估時,個體通常表現(xiàn)出過分自信(overconfidence)的傾向。在這種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中,個體對于事件產生有利結果的自信心水平對決策有著直接影響——當自信心水平達到自己的“接受閾限”,個體通常作出“接受”的決策,否則作出“放棄”的決策。 第二部分是對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神經機制進行研究。研究目的:(1)研究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腦激活區(qū)域,以及腦激活與行為數(shù)據的擬合水平;(2)考察參與判斷自信心評估的腦區(qū);(3)研究對判斷自信心評估敏感的興趣區(qū)(Region of Interest,ROI),以及其腦激活數(shù)據與行為數(shù)據的擬合水平。研究方法:采用fMRI技術,對33名右利手大學生被試進行了決策和自信心評估的神經機制研究,實驗任務為新發(fā)展的“接受/放棄”式賭博任務和自信心評估任務。研究結果:(1)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激活了多個腦區(qū),包括左/右楔前葉(BA7)、左側額中回(BA6/9)、右側額中回(BA9)、右側頂下小葉(BA40)、右側顳下回(BA37)、左側島葉(BA13)、右側扣帶回(BA32)。(2)“放棄”決策減去“接受”決策時,激活腦區(qū)包括左側額下回(BA13/47)、右側額下回(BA13/47)、右側顳上回(BA22)、左側顳上回(BA22)、右側扣帶前回(BA32)等腦區(qū),且都為正激活。(3)在感興趣區(qū)——左側額下回(BA47)和右側扣帶前回(BA32)的同一體素上,“放棄”決策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都明顯高于“接受”決策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4)判斷自信心評估過程激活了多個腦區(qū),包括右側中央前/后回(BA2/6)、左/右扣帶回(BA24/32)、左側頂上小葉(BA7)、右側頂上小葉(BA7)、左側額下回(BA6)、左側額中回(BA6)、右側額中回(BA6)、右側枕中回(BA18)、左側枕中回(BA18)、左側頂下小葉(BA40)、右側頂下小葉(BA18)。(4)在感興趣區(qū)——左/右扣帶回(BA24/32),隨著自信心水平的降低,扣帶回激活的體素數(shù)量明顯增加,兩者呈線性負增長關系;在右側扣帶回(BA32)的同一體素上,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隨著自信心水平降低逐漸升高;(5)在感興趣區(qū)——左側額下回(BA6),隨著自信心水平的降低,左側額下回激活的體素數(shù)量也有明顯上升趨勢;在左側額下回(BA6)的同一體素上,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隨著自信心水平降低也有升高趨勢。結論:這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激活多個腦區(qū),包括左/右楔前葉(BA7)、左側額中回(BA6/9)、右側額中回(BA9)、右側頂下小葉(BA40)、右側顳下回(BA37)、左側島葉(BAl3)、右側扣帶回(BA32)!胺艞墶睕Q策減去“接受”決策時,激活腦區(qū)包括左側額下回(BA13/47)、右側額下回(BA13/47)、右側顳上回(BA22)、左側顳上回(BA22)、右側扣帶前回(BA32)等腦區(qū),且都為正激活?蹘Щ(BA24/32)和左側額下回(BA6)的腦激活數(shù)據能夠與自信心評估的行為數(shù)據較好擬合,這說明這兩個腦區(qū)是判斷自信心評估的敏感腦區(qū)。 第三部分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不確定情景中決策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目的:(1)考察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自信心變化與負性前提數(shù)量(失敗的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2)考察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自信心與決策之間的關系;(3)考察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負性前提數(shù)量(失敗的次數(shù))與決策之間的關系。研究方法:采用調查法對210名大學生被試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的決策過程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1)總體而言,在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自信心水平都隨著負性前提數(shù)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在重要生活事件中,自信心下降的轉折發(fā)生在第3到第4個負性前提:在一般生活事件中,自信心下降的轉折也發(fā)生在第3到第4個負性前提;在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自信心下降的轉折發(fā)生在第2到第3個負性前提。(2)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的“接受閾限”是不同的,重要生活事件的“接受閾限”為51%,一般生活事件的“接受閾限”為61%,不重要生活事件的“接受閾限”為62%。在重要生活事件中的“接受閾限”顯著低于一般生活事件和不重要生活事件中的“接受閾限”,一般生活事件和不重要生活事件中的“接受閾限”沒有顯著差異。(3)在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4到第5個,在一般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3到第4個,在不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2到第3個。采用S=TRUNC(premise/n)+1模型能夠較好地擬合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的觀測數(shù)據。結論:在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負性前提明顯降低個體的自信心。當自信心下降到一定水平時就會導致決策發(fā)生偏轉,這個最低水平就是自信心的“接受閾限”。在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4到第5個,在一般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3到第4個,在不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是第2到第3個。S=TRUNC(premise/n)+1模型能夠較好地擬合三類(重要、一般、不重要)生活事件中決策發(fā)生偏轉的前提數(shù)量的觀測數(shù)據。
【關鍵詞】: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決策 不確定情境 認知機制 神經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C934
【目錄】: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5
  • 英文縮寫詞表15-16
  • 第1章 文獻綜述16-48
  • 1.1 決策的定義16-19
  • 1.2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研究范式19-33
  • 1.3 不確定情境中行為決策的研究進展33-36
  • 1.4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的神經機制研究進展36-40
  • 1.5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研究的經典實驗任務40-43
  • 1.6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研究的綜合評價43-48
  • 第2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框架48-56
  • 2.1 問題提出48-50
  • 2.2 研究框架50-54
  • 2.3 研究的意義及創(chuàng)新之處54-56
  • 第3章 實驗一 不確定情境中自信心評估的行為研究56-70
  • 3.1 實驗目的56
  • 3.2 研究方法56-59
  • 3.3 結果與分析59-64
  • 3.4 討論64-67
  • 3.5 結論67-70
  • 第4章 實驗二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認知機制研究70-78
  • 4.1 實驗目的70
  • 4.2 研究方法70-73
  • 4.3 結果與分析73-75
  • 4.4 討論75-77
  • 4.5 結論77-78
  • 第5章 實驗三 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神經機制研究78-96
  • 5.1 實驗目的78
  • 5.2 研究方法78-82
  • 5.3 結果與分析82-92
  • 5.4 討論92-94
  • 5.5 結論94-96
  • 第6章 實驗四 不確定情境中自信心評估的神經機制研究96-114
  • 6.1 實驗目的96
  • 6.2 研究方法96-100
  • 6.3 結果與分析100-110
  • 6.4 討論110-113
  • 6.5 結論113-114
  • 第7章 研究五 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不確定性決策的探索性研究114-126
  • 7.1 研究目的114
  • 7.2 研究方法114-116
  • 7.3 結果與分析116-121
  • 7.4 討論121-124
  • 7.5 結論124-126
  • 第8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126-132
  • 8.1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126-129
  • 8.2 研究展望129-132
  • 附錄1:132-134
  • 附錄2:預備實驗材料134-136
  • 附錄3:正式實驗材料136-144
  • 參考文獻144-152
  •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152-154
  • 后記154-155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肖艷麗;楊文;周志永;;決策的相關理論述評[J];金田;2013年06期

2 張婭玲;袁文萍;劉雷;馮廷勇;;青少年風險決策的時程加工機制:來自ERP的證據[J];心理學探新;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馬昆姝;文化影響下的創(chuàng)業(yè)認知決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2 王芹;即時情緒對社會決策影響的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宋繼偉;信號分析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風險識別中的應用[D];南京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肖敏;不確定情境下情緒沖突對決策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陳晶;決策信心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楊文靜;風險決策中框架效應認知與情緒作用機制的眼動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張麗麗;關于面孔與背影間美丑程度的認知沖突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賈世偉;人腦對反饋刺激加工的認知神經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嚴霞;憤怒和恐懼情景對風險決策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劉春雷;學習和決策任務中結果評價的認知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0年

8 陳飛;負性反饋對決策信心調節(jié)的認知神經機制[D];西南大學;2012年

9 王慧;經濟決策中“接受還是放棄?”式決策的認知神經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謝佳;情緒對延遲選擇的影響及機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一種不確定情境中決策過程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63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3563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5f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