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隱形之手”、債務展期與債務違約——信用債違約形成機理的一個邏輯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02 02:04
本文關鍵詞:政府“隱形之手”、債務展期與債務違約——信用債違約形成機理的一個邏輯分析
【摘要】:在信用債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得無論是政府信用或剛性兌付下的擔保融資,還是市場運作下的信用融資,均會發(fā)生事后來看資源無法實現(xiàn)優(yōu)化配置的謬誤:一是無效率項目得到融資和再融資;二是好項目得不到融資和再融資。謬誤一造成的結果可能是債務違約、不良債務的積聚和債務風險敞口的提升,謬誤二造成的結果可能是成長型企業(yè)生命周期的縮短和"破壞性創(chuàng)新"窗口的關閉;诖死碚撨壿嫷臉嫿,本文在分析我國當前非金融部門債務狀況事實的基礎上,結合行為主體在政府干預和市場運作兩種情景下的博弈形式,探討了我國企業(yè)信用債違約形成的機理,最后提出就如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來解決兩類謬誤提出對策思路。
【作者單位】: 國家信息中心;
【關鍵詞】: 政府信用 剛性兌付 兩類謬誤 債務違約
【分類號】:F81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 2016年6月7日,東北特鋼集團發(fā)布公告稱,其于2016年6月6日到期的“2014年度第一期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14東特鋼PPN001)”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構成了實質違約,此次違約也成為特鋼集團本年度的第五起債券融資違約事件。觀察來看,特鋼再次違約事件已不是典型性個,
本文編號:6071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60712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