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6-23 18:33
中國的公共預算和財政管理研究傾向于忽視預算過程中的政治。美國的政治學和公共行政學中的公共預算研究非常強調(diào)預算過程不僅僅是一個技術(shù)過程而且是一個政治過程,政治因素將會影響預算過程進而影響預算結(jié)果。阿倫·威爾達夫斯基(Aaron Wildavsky,1930—1993)是公共預算研究領(lǐng)域的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開創(chuàng)了預算政治研究的先河。他運用漸進預算理論和文化理論視角,圍繞“預算即政治”這一核心命題,研究實際的預算過程是怎樣的,以及根據(jù)實際預算情況審視當時的預算改革建議,認為預算的本質(zhì)是政治,預算中體現(xiàn)權(quán)力斗爭、政策取向,包含沖突、妥協(xié),預算是政治博弈的產(chǎn)物,預算不僅是政府所為或意欲所為的財政反映,還關(guān)乎著共同體里如何共同生活、國家如何治理的問題。威爾達夫斯基超越了預算技術(shù)的狹窄范疇,極大地拓展并深化了預算研究的領(lǐng)域?梢哉f,在預算研究領(lǐng)域,威爾達夫斯基運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觀察預算的視角從方法、程序、制度的管理操作層面提升到政治的高度,使得預算本質(zhì)得到全面透徹的詮釋;在政治研究領(lǐng)域,他發(fā)現(xiàn)了一條研究政治的捷徑,即從預算的角度去研究政治。預算是政府的命脈,是公共政策基本生命支持系統(tǒng)的媒介!...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選題緣由
1.選題背景
2.選題意義
(二)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綜述
2.國內(nèi)研究綜述
3.簡要評述
(三)研究方法與思路
1.研究方法
2.論文思路
(四)創(chuàng)新點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及理論淵源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
1.大政府時代的預算改革
2.行為主義在美國政治學研究中的興起
3.威爾達夫斯基對“預算”的研究概述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理論淵源
1.漸進主義決策理論
2.多元主義權(quán)力理論
3.文化理論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
(一)預算政治的研究視角
1.預算過程視角
2.漸進預算視角
3.文化理論視角
(二)預算政治的主要內(nèi)容
1.預算的本質(zhì)分析
2.預算政治本質(zhì)的體現(xiàn)
3.影響預算政治的要素
4.預算政治的價值取向
(三)預算改革的政治影響
1.政治改革是影響預算的重要方式
2.預算程序的改變會影響政治程序的變化
3.預算改革將引起決策方式的改變
三、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評析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積極性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三)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啟示
1.重視預算政治的研究
2.加強人大的預算控制權(quán)
3.突出預算對于國家治理的重要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35090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一)選題緣由
1.選題背景
2.選題意義
(二)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綜述
2.國內(nèi)研究綜述
3.簡要評述
(三)研究方法與思路
1.研究方法
2.論文思路
(四)創(chuàng)新點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及理論淵源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歷史背景
1.大政府時代的預算改革
2.行為主義在美國政治學研究中的興起
3.威爾達夫斯基對“預算”的研究概述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理論淵源
1.漸進主義決策理論
2.多元主義權(quán)力理論
3.文化理論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
(一)預算政治的研究視角
1.預算過程視角
2.漸進預算視角
3.文化理論視角
(二)預算政治的主要內(nèi)容
1.預算的本質(zhì)分析
2.預算政治本質(zhì)的體現(xiàn)
3.影響預算政治的要素
4.預算政治的價值取向
(三)預算改革的政治影響
1.政治改革是影響預算的重要方式
2.預算程序的改變會影響政治程序的變化
3.預算改革將引起決策方式的改變
三、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評析
(一)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積極性
(二)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三)威爾達夫斯基預算政治思想的啟示
1.重視預算政治的研究
2.加強人大的預算控制權(quán)
3.突出預算對于國家治理的重要性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3835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8350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