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公共性拆解”風險及其規(guī)制
發(fā)布時間:2021-07-25 16:15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公共服務供給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探索初期,追求"協(xié)同增效"往往會受市場趨利性影響,在公共性擴散中產生結構失衡與價值困境,誘發(fā)"公共性拆解"風險,最終導致公共服務質量下降;貧w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具體情境,以"主體—過程—場域"構建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入探析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公共性拆解"風險的生成邏輯。有效規(guī)制"公共性拆解"風險有賴于三元主體公共性品格的提升、購買過程中風險監(jiān)管機制的重塑和完善、責任框架以及多元協(xié)作機制的構建,從而實現(xiàn)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公共性復歸。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公共性拆解”風險的生成邏輯
1.政府購買服務的內在邏輯。
2.公共性擴散中的拆解風險。
三、公共性拆解:主體—過程—場域的分析框架
1.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三元主體公共責任流失的風險。
2.政府購買服務中相關機制供給不足的風險。
3.政府購買服務中行政過度干預社會的風險。
四、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風險規(guī)制
1.提升三元主體的公共性品格。
2.重塑公共服務購買的相關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破解公共服務供給失衡困局的項目制路徑——基于浙江城市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下沉政策的研究[J]. 胡重明.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
[2]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公共性拆解”風險——以新公共管理為解釋框架[J]. 陳偉,黃洪. 河北學刊. 2019(02)
[3]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需求表達——基于三方主體的分析框架[J]. 蔡禮強. 政治學研究. 2018(01)
[4]項目制與社會組織服務供給困境:對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化運作的分析[J]. 王清.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4)
[5]公共性的擴散、阻滯與疏浚——從“購買服務”到“多元合作”的演變邏輯[J]. 張雅勤. 江海學刊. 2017(01)
[6]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從非對稱性共生到對稱性互惠共生[J]. 劉志輝. 湖北社會科學. 2015(09)
[7]競爭性與反向嵌入性: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組織發(fā)展[J]. 管兵. 公共管理學報. 2015(03)
[8]社會組織公共性:價值、內涵與生長[J]. 唐文玉.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9]社會服務購買中政府與NGO關系研究——福利多元主義視角[J]. 岳經綸,郭英慧. 東岳論叢. 2013(07)
[10]東亞“新公共性”的構建及其限制——以中日兩國為中心[J]. 田毅鵬.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6)
本文編號:3302353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公共性拆解”風險的生成邏輯
1.政府購買服務的內在邏輯。
2.公共性擴散中的拆解風險。
三、公共性拆解:主體—過程—場域的分析框架
1.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三元主體公共責任流失的風險。
2.政府購買服務中相關機制供給不足的風險。
3.政府購買服務中行政過度干預社會的風險。
四、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風險規(guī)制
1.提升三元主體的公共性品格。
2.重塑公共服務購買的相關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破解公共服務供給失衡困局的項目制路徑——基于浙江城市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下沉政策的研究[J]. 胡重明.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
[2]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公共性拆解”風險——以新公共管理為解釋框架[J]. 陳偉,黃洪. 河北學刊. 2019(02)
[3]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需求表達——基于三方主體的分析框架[J]. 蔡禮強. 政治學研究. 2018(01)
[4]項目制與社會組織服務供給困境:對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化運作的分析[J]. 王清.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4)
[5]公共性的擴散、阻滯與疏浚——從“購買服務”到“多元合作”的演變邏輯[J]. 張雅勤. 江海學刊. 2017(01)
[6]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從非對稱性共生到對稱性互惠共生[J]. 劉志輝. 湖北社會科學. 2015(09)
[7]競爭性與反向嵌入性: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組織發(fā)展[J]. 管兵. 公共管理學報. 2015(03)
[8]社會組織公共性:價值、內涵與生長[J]. 唐文玉.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9]社會服務購買中政府與NGO關系研究——福利多元主義視角[J]. 岳經綸,郭英慧. 東岳論叢. 2013(07)
[10]東亞“新公共性”的構建及其限制——以中日兩國為中心[J]. 田毅鵬.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6)
本文編號:33023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30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