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財稅論文 >

清末民國蘇州的雜捐(1901-1937)

發(fā)布時間:2020-06-26 04:50
【摘要】:雜捐作為一種特定稅收種類的稱呼,出現(xiàn)于清末清理財政運動之中,它指的是那些有別于正項賦稅的、“事非經(jīng)制、異乎正供”的稅收,具有臨時性、非正規(guī)性的特點。民國時期,隨著國家稅與地方稅劃分的深入展開,雜捐逐漸演變?yōu)榈胤蕉惖闹匾M成部分。光緒二十二年(1896),蘇州城外開始馬路建設,主要用于維持警察隊伍及道路養(yǎng)護的雜捐隨之而起。北洋時期,吳縣雜捐的征收主要由警察廳及工巡捐局負責;進入國民政府時期,除一段時期內(nèi)城區(qū)雜捐由蘇州市政府征收外,吳縣雜捐主要由財政局、建設局、教育局、公安局等四局分散征收。在蘇州警察廳征收期間,雜捐主要充作省預算經(jīng)費,在雜捐收歸工巡捐局征收后,部分雜捐充當?shù)胤绞聵I(yè)經(jīng)費。至國民政府時期,吳縣雜捐主要用作縣教育?、建設專款、公安經(jīng)費、縣稅款等,在使用上呈現(xiàn)出分散性與專款專用并存的特點。1934年,吳縣政府開始對雜捐進行整理,主要從雜捐征收與管理的統(tǒng)一、苛細雜捐的廢除以及存留雜捐的規(guī)范化等三個方面進行。整理后,雜捐由隸屬于縣政府的捐款征收處統(tǒng)一征收。同時,吳縣政府通過縣金庫制度對雜捐進行預算與審核,使雜捐真正被納入到縣財政體系內(nèi),但雜捐?顚S玫奶匦詻]有改變。在雜捐分散征收時期和雜捐整理時期,圍繞著雜捐的廢存與征收問題,納捐人、中間代征機構(gòu)、承包商與收捐機構(gòu)之間,以及縣建設局、教育局與縣政府之間,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與斗爭,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省廳與縣政府逐漸獲得更多的決定權(quán)。民國時期,房捐與車捐在吳縣雜捐中占有絕對比重,達到近百分之八十。雜捐在吳縣各事業(yè)經(jīng)費中所占比重不盡相同,雜捐在建設專款中所占比重最高,其次為教育?钆c縣稅款,在公安局經(jīng)費中所占比重最小。在民國吳縣財政體系中,雜捐所占比重呈逐漸增長的趨勢,成為僅次于田賦的第二大稅收。這反映出吳縣財政從原先主要依靠農(nóng)村地區(qū)的田賦,轉(zhuǎn)向逐漸依靠主要分布在城區(qū)的雜捐。民國吳縣雜捐的主體是商業(yè)稅,吳縣雜捐比重的增加反映的是吳縣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吳縣城區(qū)地位的提升。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25;F81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躍平;;上海公共租界房租與房捐關系的考察及啟示(1928-1939年)[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5年03期

2 湯太兵;;清末民初浙江縣稅考釋[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14年04期

3 劉志偉;;從“納糧當差”到“完納錢糧”——明清王朝國家轉(zhuǎn)型之一大關鍵[J];史學月刊;2014年07期

4 劉增合;;咸豐朝中后期聯(lián)省合籌軍餉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4年04期

5 劉增合;;太平天國運動初期清廷的軍費籌濟[J];歷史研究;2014年02期

6 劉增合;;光宣之交清理財政前夕的設局與派官[J];廣東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7 吳滔;鐘祥宇;;清末民初縣級財政的出現(xiàn)與公款公產(chǎn)的轉(zhuǎn)變——以江蘇省寶山縣為例[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李繼業(yè);;民國初年的地方公產(chǎn)管理制度改革——以1912—1926年的江蘇蘇州為中心[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9 范習中;談智;;民國時期城鎮(zhèn)房捐之歷史考證:1927-1949[J];求索;2012年02期

10 劉增合;;清季中央對外省的財政清查[J];近代史研究;2011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繼業(yè);傳承與更新:1912-1937年吳縣縣政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世超;近代武漢地區(qū)房捐探析(1927—1949)[D];華中師范大學;2017年

2 童黃培;民國吳江縣級財政與社會變遷[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湯太兵;論清末民初寧紹地區(qū)的縣自治財政[D];寧波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298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7298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bc8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