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政的民間參與——近代中國所得稅開征進程中的官民交涉
[Abstract]: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come tax has been preparing for trial, but it has been repeatedly opposed by the people. To 1936,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prepare for the anti-Japanese finance, forcefully launched the all-round recruit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state and the private about the lega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ax collection, among which the most intense around 1936.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legislates the income tax through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system, and all social strata express their petitions through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petitions, group appeals and so on. The taxpayer class, such as businessmen, freelancers and so on, under the co-ordination of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sk the government to suspend taxation or amend the law to reduce the levy. Scholars, the media have their own positions, voice participation. Official agencies such as the Executive Yuan,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Legislative Yuan responded positively and explained to the community, and set up a propaganda machine to win support from public opin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taxpayer's right based on tax duty has been enhanced obviously. The expression of private tax right has influence on the revision of tax law and the practice of tax administration, but the official decision-making has not been wavered, and still controls the right of tax collection. In the negoti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legal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opinion space,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institutional channels for the internalization of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ax collector and the tax payer.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xué)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2013年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國家與民間互動視野下的近代所得稅研究”(13BZS051)的階段研究成果
【分類號】:F81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尹倩;;中國近代自由職業(yè)群體研究述評[J];近代史研究;2007年06期
2 馬敏;付海晏;;近20年來的中國商會史研究(1990—2009)[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3 馮筱才;中國商會史研究之回顧與反思[J];歷史研究;2001年05期
4 魏文享;;“黨規(guī)”與“國法”:國民黨民眾組訓(xùn)體系中的社團制度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2期
5 魏文享;;近代職業(yè)會計師與所得稅法的推進(1936-1937)[J];人文雜志;2013年03期
6 何家偉;;南京國民政府個人所得稅制度略論[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科學(xué)版);2008年01期
7 陳勇勤;所得稅與國民黨政府財政——從崔敬伯的財稅理論談起[J];學(xué)術(shù)研究;1996年02期
8 魏文享;;上海商會與1930年代的改良中式簿記運動[J];浙江學(xué)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振強;近代中國對商會的早期認(rèn)識述論[J];安徽史學(xué);2004年02期
2 羅玉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糧食危機及其原因[J];安徽史學(xué);2008年01期
3 陳雷;;試論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的糧食供應(yīng)與配給[J];安徽史學(xué);2010年06期
4 宋佩玉;;從開放到管制——戰(zhàn)后國民政府外匯政策的演變及后果[J];安徽史學(xué);2011年04期
5 趙小勇;抗戰(zhàn)初期大后方通貨膨脹新論[J];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3期
6 肖海軍;;論我國商會制度的源起、演變與現(xiàn)狀[J];北方法學(xué);2007年04期
7 何家偉;駱軍;;國民政府公務(wù)員俸給與其經(jīng)濟地位關(guān)系嬗變述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10期
8 崔躍峰;1949~1958年北京市同業(yè)公會組織的演變[J];北京社會科學(xué);2005年01期
9 張鈺;脫興霞;;試論近代商會對市場的調(diào)控作用[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9年01期
10 樂長征;李成云;;簿記理論在中國的百年[J];財會通訊;2012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馬敏;;商會史研究與新史學(xué)的范式轉(zhuǎn)換[A];中國商會發(fā)展報告 No.1(2004)[C];2005年
2 朱英;;再論國民黨對商會的整頓改組[A];中國商會發(fā)展報告 No.1(2004)[C];2005年
3 朱宗震;;試論金圓券改革與統(tǒng)制經(jīng)濟政策[A];近代中國(第九輯)[C];1999年
4 戴建兵;王賀宇;;戰(zhàn)爭與經(jīng)濟——戰(zhàn)后通貨膨脹之源[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jì)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xué)術(shù)研討會文集(下卷)[C];2005年
5 馬敏;付海晏;;近20年來的中國商會史研究(1990~2009)[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馬敏;付海晏;;近20年來的中國商會史研究(1990~2009)[A];過去的經(jīng)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陳曄;;承繼、流變與創(chuàng)新:海派繪畫與近代上海文化[A];都市文化研究(第7輯)——城市科學(xué)與城市學(xué)[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紅梅;商會與中國法制近代化[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2 高瑋;市場集中度、競爭與商業(yè)銀行績效[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3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xué);2010年
4 錢海平;以《中國建筑》與《建筑月刊》為資料源的中國建筑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1年
5 鄭慧;商會的經(jīng)濟學(xué)性質(zhì)與集體行動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0年
6 李理;從合作社性質(zhì)的民營報紙到共產(chǎn)黨的黨報[D];華中科技大學(xué);2011年
7 謝永棟;南京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房正;中國工程師學(xué)會研究(1912-1950)[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9 葛寶森;保定商會研究(1907-1945)[D];河北大學(xué);2011年
10 劉德恩;職員階層的興起[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勇;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農(nóng)貸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2 胡芳;民國時期所得稅法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2010年
3 敖凱;京師總商會研究(1906-1928)[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張晶;抗戰(zhàn)時期重慶工人收入與生活狀況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聶良亭;歷史劇變下蘇州商會的抉擇(1945-1954)[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許麗;走向?qū)I(yè)化:北大與現(xiàn)代新聞學(xué)理論的成形及擴散(1918-1925)[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黎秀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上海商會與國貨運動研究(1928-1937)[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謝路明;抗戰(zhàn)時期湖北省國統(tǒng)區(qū)糧食管理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曾達;農(nóng)林部西北獸疫防治處述論(1941-1949)[D];蘭州大學(xué);2011年
10 劉嬌;日據(jù)時期大連地區(qū)的商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南生;;五卅運動中的上海馬路商界聯(lián)合會[J];安徽史學(xué);2008年03期
2 崔躍峰;1949~1958年北京市同業(yè)公會組織的演變[J];北京社會科學(xué);2005年01期
3 劉娟;近代北京的商會[J];北京社會科學(xué);1997年03期
4 朱蘭蘭;;商會檔案文獻視域中的中國近代商會文化研究[J];檔案學(xué)通訊;2008年03期
5 楊煥鵬;國民政府時期國家對人民團體的管制——以浙江省為中心[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xué)學(xué)報;2004年05期
6 袁丁;清政府與泰國中華總商會[J];東南亞;2000年02期
7 楊林生;中國近代律師身份定位芻論[J];湖北社會科學(xué);2002年11期
8 楊立強 ,沈渭濱;“近代中國資產(chǎn)階級研究”討論會綜述[J];復(fù)旦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3年06期
9 陳長河;國民黨政府社會部組織概況[J];民國檔案;1991年02期
10 李殿元;論“商團事件”中的范石生[J];民國檔案;1992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李柏槐;民國時期成都工商同業(yè)公會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2 蔡曉榮;晚清華洋商事糾紛之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蔣霞;近代廣西商會述論[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0年
2 李文奎;中國共產(chǎn)黨對工商聯(lián)政策的回顧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2年
3 呂志茹;孔祥熙與戰(zhàn)時財政[D];河北大學(xué);2002年
4 袁曉霞;近代蘇中地區(qū)商會研究[D];揚州大學(xué);2005年
5 韓昌盛;抗戰(zhàn)時期四川所得稅的征收及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R塕嵨,
本文編號:2456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45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