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
本文選題:財政分權 + 地方政府競爭。 參考:《地方財政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分稅制改革以來財政分權激勵地方政府通過競爭加劇來促進本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結(jié)構性問題。本文以2002年-2015年間31個省市自治區(qū)(港澳臺除外)的面板數(shù)據(jù)為樣本,采用系統(tǒng)GMM估計方法對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之間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jié)果表明不論是全國還是分地域,當期的財政分權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財政分權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東部地區(qū)的財政分權與地方政府競爭的交互作用表現(xiàn)為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區(qū)作用正好相反。據(jù)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層面進一步合理分權,在考核機制方面建立綠色GDP考核體系,在結(jié)構層面優(yōu)化公共支出結(jié)構的政策性建議。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of the tax sharing system,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encourages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by compet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about the structural problem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takes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except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n the year of -2015 in 2002 as the sample, and uses the system GMM estimation method to divide the power of powe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s that the curren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as an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expansion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while the earl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has an obvious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Eastern region. The interaction of competition is shown to reduce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s just the opposite.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policy sugges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reen GDP assessment system on the system level and the policy of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expenditure in the structural level.
【作者單位】: 山東工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573161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15GL008;(15CJL023)
【分類號】:F124.7;F81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戈;財政分權有利于中國經(jīng)濟的增長——我國財政分權的特殊原因及工作重點[J];遼寧財稅;2003年07期
2 杜延玲;細觀新一代財政分權[J];遼寧財稅;2003年11期
3 閻坤,陳昌盛;中國財政分權的實踐與評析[J];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4 陳志勇;如何完善我國的財政分權體系[J];經(jīng)濟研究參考;2004年31期
5 楊燦明,趙福軍;財政分權理論及其發(fā)展述評[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6 楊燦明,趙福軍;關于財政分權后果的理論述評[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4年07期
7 陳志勇;夏晟臨;;如何完善我國的財政分權體系[J];中國財政;2004年02期
8 喬新生;財政分權的五個假設[J];決策;2005年02期
9 杜燕;;財政分權的利弊:各種觀點的爭論[J];世界經(jīng)濟情況;2005年18期
10 張波;;中國財政分權問題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稅務與經(jīng)濟(長春稅務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一平;;財政分權、腐敗與治理[A];經(jīng)濟學(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劉志廣;;財政社會學視野下的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關于中國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的一個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3 李丙紅;;省以下財政分權、轉(zhuǎn)移支付與縣級政府人力規(guī)模——以湖南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阮藝華;;財政分權、教育投資與經(jīng)濟增長:一個文獻綜述[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謝欣;李建軍;;地方財政健康與財政分權——基于湖北省縣級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6 張晏;龔六堂;;分稅制改革、財政分權與中國經(jīng)濟增長[A];經(jīng)濟學(季刊)第5卷第1期(總第19期)[C];2005年
7 丁菊紅;鄧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給與轉(zhuǎn)型中的財政分權[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7)[C];2008年
8 張軍;;分權與增長:中國的故事[A];經(jīng)濟學(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朱富強;;如何健全我國的財政分權體系?——兼論土地財政的成因及其雙刃效應[A];市場經(jīng)濟與轉(zhuǎn)型升級——2011年廣東經(jīng)濟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周軍華;楊紅偉;;淺論改革時期中國財政分權的政治約束——1978—1994年間省級領導的政治流動與地方政府財政表現(xiàn)的相關性分析[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力;公共財政應先于財政分權[N];發(fā)展導報;2002年
2 汪才信;過度財政分權代價大[N];財會信報;2005年
3 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 副秘書長 劉尚希;我國財政分權要走自己的路[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4 陶然;財政分權和經(jīng)濟轉(zhuǎn)軌[N];經(jīng)濟觀察報;2003年
5 谷重慶;把握適度的財政分權,方能減少財富不平等分配[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6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財政金融學院 呂冰洋;中國財政分權要兼顧活力與秩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梁怡;財政分權理論模型的演進[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逄勇 作者單位 國家發(fā)改委辦公廳;財政分權與行政集權的沖突亟待解決[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周業(yè)安;有限財政分權造就短視的地方政府[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10 ;財政分權利于經(jīng)濟增長[N];中國財經(jīng)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瑋;我國市場化改革中的財政分權[D];廈門大學;2003年
2 陳明;財政分權視角下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研究[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3 袁建國;中國式分權、地方政府行為異化及其校正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4 沈偉;中印財政分權的經(jīng)濟增長效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劉金濤;財政分權與中國經(jīng)濟增長關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在茂;財政分權與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劉小勇;經(jīng)濟增長視野下的中國財政分權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潘娟;財政分權對地區(qū)經(jīng)濟不平衡增長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底偃鵬;發(fā)展中國家財政分權對減貧的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李淑霞;俄羅斯財政分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冬妮;憲政視野中的我國財政分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王海洋;中國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行為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3 謝文杰;財政分權下環(huán)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楊贊;財政分權、經(jīng)濟增長與最優(yōu)分權度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5 宜文;財政分權、銀行信貸與通貨膨脹[D];西南大學;2015年
6 王海穎;我國財政分權對地方義務教育供給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7 徐嘯;廣西財政分權與公共服務關系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8 張琛;中國式財政分權與通貨膨脹的關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王云琪;財政分權對省級政府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孌英;我國財政分權對環(huán)境污染影響探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66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06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