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負擔、信息督查與逆向軟預算約束——對項目運作中地方政府組織行為的一個解釋
本文關鍵詞: 目標屬性 政策性負擔 軟預算約束 信息督查 逆向軟預算約束 出處:《社會學研究》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研究在"逆向軟預算約束"概念的基礎上,區(qū)分了政府行為的目標屬性(內生—外生)對預算軟約束的影響,比較了內生目標與外生目標所誘致的逆向軟預算約束行為在發(fā)生機制、行為邏輯及基本后果等層面的差異。本文以茶縣農業(yè)綜合開發(fā)項目中的配套任務落實為例,考察了財力不濟的地方政府在面對旨在激勵其行為的配套制度時,通過向項目受益方轉嫁配套任務而軟化自身的財力約束,進而令上級設置的激勵制度失靈。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nvers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this study distinguishes the effect of the target attribute of government behavior (endogeneous-exogenous) on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The mechanism of advers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induced by endogenous target and exogenous target is compared. Behavior logic and basic consequences of th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ea County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face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to encourage its behavior. By transferring the supporting tasks to the beneficiaries of the project, the financial constraints of their own can be softened, and the incentive system set up by the higher authorities will be out of order.
【作者單位】: 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轉型期農村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12CSH009)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農村社會治理中的政府行為研究”(2014PY023) 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城鎮(zhèn)化進程中湖北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研究”(2014BDF102)的資助
【分類號】:D630;F812.3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近年來,來自農村的調查顯示,部分地區(qū)的村莊債務在惠農項目實施中有擴大的趨勢,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伴隨惠農項目的推進,中央政府在進行財政轉移支付時,對地方政府提出了項目建設資金配套的要求,而地方政府又將這種配套的“負擔”轉嫁給項目落戶的村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托馬斯·G·羅斯基,江旭東;誰的預算約束軟化?[J];財政研究;1997年07期
2 林毅夫,劉明興,章奇;政策性負擔與企業(yè)的預算軟約束:來自中國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陳家建;;督查機制:科層運動化的實踐渠道[J];公共行政評論;2015年02期
4 林毅夫,譚國富;自生能力、政策性負擔、責任歸屬和預算軟約束[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0年04期
5 艾里克·馬斯金,許成鋼,王信;軟預算約束理論:從中央計劃到市場[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0年04期
6 馮猛;;后農業(yè)稅費時代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項目包裝行為 以東北特拉河鎮(zhèn)為例[J];社會;2009年04期
7 歐陽靜;;運作于壓力型科層制與鄉(xiāng)土社會之間的鄉(xiāng)鎮(zhèn)政權 以桔鎮(zhèn)為研究對象[J];社會;2009年05期
8 艾云;;上下級政府間“考核檢查”與“應對”過程的組織學分析 以A縣“計劃生育”年終考核為例[J];社會;2011年03期
9 張閆龍;;財政分權與省以下政府間關系的演變——對20世紀80年代A省財政體制改革中政府間關系變遷的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6年03期
10 張軍,王祺;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銀行軟預算約束研究[J];世界經濟文匯;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陽;;地方政府債務的成因探析與解決路徑[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2 李愛榮;戴劍;倪娜;;“草根型體育社團”形成的社會學歸因與發(fā)展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3 王旭輝;;結構洞:陷入與社會資本的運作——競爭者的社會網絡結構理論[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6年02期
4 吳志軍;;從“國家—社會”視角進行的人民公社史研究[J];北京黨史;2009年04期
5 林杰;知識論傳統與學術自由的合法性[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6 閻鳳橋;學術勞動力市場的特性與研究型大學的教師聘用制度[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7 林杰;;組織理論與中國大學組織研究的實證之維——讀《大學組織與治理》[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4期
8 馮向東;;不確定性視野下的教育與教育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3期
9 丁小浩;;基于制度創(chuàng)新實現的帕累托改進——北大平民學校模式的效率機制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4期
10 郭建如;閻鳳橋;;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學科制度化的回顧與反思[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宇;;“警察”職能異化的組織學分析——來自于沿海發(fā)達地區(qū)N區(qū)和H區(qū)的調查[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2 楊愛平;余雁鴻;;組織化忽悠:社區(qū)居委會行動邏輯的組織學分析——以G市L社區(qū)為例[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3 丘海雄;梁倩瑜;徐建牛;;國有企業(yè)組織結構改革的邏輯——對廣州一家國有企業(yè)的個案研究[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4 王宇露;黃中偉;;海外子公司東道國網絡結構、社會資本與網絡學習效果——社會資本是中介變量嗎?[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辛逸;;農村人民公社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范劍文;;研究中國媒體制度變遷的兩個理論范式[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南豪峰;;鄉(xiāng)村病人的醫(yī)治:神祗、社會資本與醫(yī)學專家的共同參與[A];新中國60周年與貴州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修晶;劉文革;;轉軌經濟中的預算軟約束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劉志廣;;中國式地方政府債務的性質與債務風險的化解[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10 梁波;劉玉照;王海英;;地方治理結構的轉型與農民工待遇制度范式的變遷[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衛(wèi)東;大學內部重點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國華;我國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勵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善杰;軟預算約束下的宏觀經濟與政策實踐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5 史寶康;企業(yè)網絡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尹玨林;企業(yè)社會責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9 陳欽約;基于社會網絡的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績效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張仁江;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業(yè)導向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鴻志;中國高企業(yè)儲蓄原因的理論和實證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蔣穎;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法治思考[D];江蘇大學;2010年
3 馬海燕;青島港灣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企業(yè)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葛肖麟;“成功”選舉背后的居委會行動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5 張騰;企業(yè)私下戰(zhàn)略行為的規(guī)制合法性形成機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檀朝亮;建國初期(1949-1956年)農民國家觀念建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佳佳;控制權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預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韓雯;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與會計穩(wěn)健性的關系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1年
9 李苗清;中國財政資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實施機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劉曉曉;高校學生會的德育功能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彬;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關鍵——逐步實行分稅制[J];財經研究;1991年04期
2 李茂生,陳昌盛;中國:農民減負、縣鄉(xiāng)財政解困的財稅對策[J];財貿經濟;2004年01期
3 強世功;;“一國”之謎:中國vs.帝國——香江邊上的思考之九[J];讀書;2008年08期
4 趙樹凱;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應酬生活——10省(區(qū))20鄉(xiāng)鎮(zhèn)調查[J];發(fā)展研究;2005年07期
5 王紹光;馬駿;;走向“預算國家”——財政轉型與國家建設[J];公共行政評論;2008年01期
6 付光明,黃正林,沈亞林;部門內生交易費用“綜合癥”是農民負擔重的根本原因——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政府規(guī)模和資源吸取及分配機制的剖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7 朱玲;轉移支付的效率與公平[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8 譚同學;國家、社會與官僚機器三維視野中的鄉(xiāng)鎮(zhèn)機構——以水利站與司法所為例的政治社會學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9 周雪光;;基層政府間“共謀”的制度邏輯[J];大經貿;2010年Z1期
10 李瑞昌;;中國公共政策實施中的“政策空傳”現象研究[J];公共行政評論;2012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雪光;[N];北京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以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興亮;當代中國督查工作述論[D];山東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葉滿城;;軟預算約束產生的原因及硬化分析[J];理論界;2009年05期
2 程宇;;“三公消費”的生成機制及其治理——基于“軟預算約束”理論的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3 周雪光;“逆向軟預算約束”:一個政府行為的組織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4 葉貴仁;;“逆向軟預算約束”:鄉(xiāng)鎮(zhèn)長權責不對等的理論解釋[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李西臣;;中國銀政關系及其經濟法調整的現狀研究[J];社科縱橫;2011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本報評論員 吳銘;美國金融危機中的軟預算約束[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2 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中國必須要有硬預算約束[N];法制生活報;2012年
3 梁劍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兩不誤[N];經濟日報;2014年
4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彭興韻;銀行改革 突圍時刻[N];證券時報;2004年
5 董小麟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經濟學教授 楊永華 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金山 作者系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羅丙志 作者系廣東省廣新外貿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經濟學博士后;投資市場化的制度保證[N];南方日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望田;宏觀調控下民營經濟的蛹變之途[N];社會科學報;2004年
7 韓國成均館大學 周建軍;財閥毀滅資本主義(二)[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8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聶日明;“中國沒有底特律”更是隱憂?[N];新華日報;2013年
9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聶日明;“中國不會出現底特律”同樣有憂[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紀東;基于軟預算約束的要素需求分析[D];沈陽師范大學;2007年
2 徐志平;軟預算約束的決定因素:理論與實證[D];汕頭大學;2008年
3 曹斐;私有化、銀行改革與企業(yè)的軟預算約束[D];遼寧大學;2007年
4 楊青;軟預算約束問題:一個多任務視角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5 王瑩;基于軟預算約束的金融穩(wěn)定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6 滕進華;雙重軟預算約束下銀行風險成因及其化解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7 王軼;軟預算約束與經濟轉軌路徑的選擇[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8 趙天然;財政分權、內生的政策性負擔與軟預算約束:理論與政策分析[D];復旦大學;2013年
9 牛慕鴻;商業(yè)銀行軟預算約束與行為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10 田雨;軟預算約束與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改革[D];青島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91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49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