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系統(tǒng)的演進及其優(yōu)化策略研究
[Abstract]:In 1961, the publication of Audit Theory structure, written by Mortz and Sharraf, ended the era of Audit No Theory. Since then, people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audit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activity, but also a science, and should have its own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audi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audit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audit practice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ich and divers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variety of audit objects has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audit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development, audit theory research gradually presents a decentralized trend. Scholars' research is more about different branches of audit, but neglects to find the commonalities of each branch, and takes audit as a whole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udit theory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of audit theory research, this paper absorb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dern system science, and regards audit as a system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law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dit syste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audit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basic law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ideas and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paper,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of the paper, which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udit theo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methods of system scien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audit.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of the paper, which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t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eneral methods of system science, including static (connotation, elements,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evolution process and evolution law of the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fifth chapter of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dit system, to explore the driving force and dynamic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the audit system.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trategies of optimizing the au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23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第二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J];預測;1991年06期
2 ;第九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征文通知[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2006年06期
3 吳偉偉;;企業(yè)技術管理的自組織特性分析及其啟示[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4 劉素蘭;;用系統(tǒng)理論觀照民族院校新型課程體系的構建[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3期
5 趙國浩;閆新華;;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視角下煤炭工業(yè)評價指標體系[J];管理學報;2008年05期
6 陳麗娜;;從系統(tǒng)科學角度認識循環(huán)經(jīng)濟[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0期
7 蒙鼎鑄;;系統(tǒng)科學在社會—經(jīng)濟領域中的發(fā)展前景[J];未來與發(fā)展;1982年04期
8 李繼宗;;現(xiàn)代科學思想與系統(tǒng)科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86年01期
9 ;第二屆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國際會議(ICSSSE′93)征文通知[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2年03期
10 張維佳;;投資系統(tǒng)科學導論[J];投資研究;199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學鋒;;編者的話[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鐘永新;;系統(tǒng)科學在高教體制改革中的應用[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3 謹識;;編后[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4 陳梅蘭;;系統(tǒng)科學與循環(huán)經(jīng)濟范式[A];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 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主要著作[A];中國科學院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學上海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成立暨上海理工大學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建所25周年[C];2005年
6 ;前言[A];2006年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侯湘;;中醫(yī)穴位體系是經(jīng)黑箱方法驗證的系統(tǒng)科學[A];第八次全國中醫(yī)藥傳承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桂起權;;系統(tǒng)科學:生物學理論背后的元理論[A];全國復雜性與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方法及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劉紀原;;應用錢學森的系統(tǒng)科學思想推進中部崛起和武漢城市圈建設[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齊玄江 通訊員 于潔;財政審計聯(lián)手打造“透明財政”[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2 記者 牟小強;我市審計系統(tǒng)召開黨風廉政建設會議[N];長治日報;2006年
3 本報通訊員;不懈的追求[N];中國審計報;2007年
4 實習記者 陳昕;地區(qū)審計系統(tǒng)不斷強化監(jiān)督 提高服務水平[N];喀什日報(漢);2007年
5 本報記者 洪黎明;廣域、安全、服務 抓住聯(lián)網(wǎng)審計的要害[N];人民郵電;2010年
6 本報通訊員 張年德;鞏固創(chuàng)建成果 加大創(chuàng)建力度[N];中國審計報;2007年
7 王國清;聯(lián)網(wǎng)審計需完善[N];中國審計報;2009年
8 通訊員 王東方 王清遠 記者 楊光林;項城審計爭當全省一面旗[N];周口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涼山州審計局榮獲全國審計系統(tǒng)先進集體[N];涼山日報(漢);2010年
10 王東方 王清遠;項城市審計局榮獲“全國審計系統(tǒng)先進集體”榮譽稱號[N];周口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立國;系統(tǒng)科學理論體系的重建及其哲學思考[D];南京大學;2010年
2 王洪明;復雜性視角下的教育決策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3 閆亞林;高等教育層次和科類結(jié)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胡志勇;我國國家審計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南昌大學;2006年
5 王勇;電信網(wǎng)絡和諧演進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蘇宏志;系統(tǒng)科學的建筑觀與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7 費軍;責任導向的政府領導干部控制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常盛;基于要素分析的公司治理結(jié)構系統(tǒng)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劉偉;我國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及評價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章紅寶;錢學森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岳婷;審計系統(tǒng)的演進及其優(yōu)化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司賀華;網(wǎng)絡內(nèi)容審計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白東艷;系統(tǒng)科學與思維方式的變革[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4 劉齊;內(nèi)容審計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朱澤智;網(wǎng)絡內(nèi)容審計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6 王斌;上網(wǎng)行為審計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陳慧;安全審計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軟件研究所);2004年
8 丁娜;計算機輔助審計系統(tǒng)中關鍵技術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何明華;軍用WebIM工具審計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中南大學;2012年
10 陳余超;安全日志審計系統(tǒng)及其快速匹配機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877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248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