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協(xié)就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審計發(fā)出通知
[Abstract]:2007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dit standards system. A few days ago, the Central Note Association issued a "notice 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auditing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notice"). Accounting firms are required to grasp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auditing standards system for practice concepts and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to change traditional audit concepts,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practice concept of risk-oriented audit, to revise audit rules, and to strictly control quality. To strengthe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review, and to implement the audit standards system in plac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items in the audit of the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2006: (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udit risk standards,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risk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implement audit procedures. (II) to plan and implement the audit with professional scepticism throughout the audit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tection of frau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is a risk of fraud in the recognition of income of the audited unit, And consider which income categories and income-related transactions or determinations could lead to fraud risks. (3) to issue an audit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udit reporting standards. When 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issues an audit report during the annual report audit in 2006, the audit report shall be issued in the new format of the audit report.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refer to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system applicable to the preparation of accounting statements by listed companies, without reference to "owner's equity (or shareholder's equity)"
【分類號】:F239.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妙華;香港房地產(chǎn)投機風潮淺探[J];世界經(jīng)濟研究;1984年04期
2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一)[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5年01期
3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二)[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5年02期
4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三)[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5年03期
5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四)[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5年04期
6 蕭宏;;香港股票市場及其在經(jīng)濟中的作用[J];國際金融研究;1986年05期
7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六)[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6年02期
8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七)[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6年03期
9 約·麥·古立克;羅振夷;司徒渠;;蘭金與斯派薩氏公司法(八)[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1986年04期
10 朱家健;;從香港的證券市場看廣州市企業(yè)的招股集資[J];開放時代;198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收;吳啟芳;;上市公司超額收益率實證分析[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劉朝馬;劉冬梅;蔡美峰;;礦業(yè)權(quán)估價的收益現(xiàn)值法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A];第六屆全國采礦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資本項目開放與國有股份流通[A];21世紀股份制與證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暨股份制與證券研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論文專輯[C];1999年
4 劉杰;沈榮芳;;投資銀行職能在我國上市公司資產(chǎn)重組中的應用研究[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5卷[C];1999年
5 程小可;唐世界;;上市公司經(jīng)營業(yè)績的主成份評價方法[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shù)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下)[C];1999年
6 陶雄強;;CDMA網(wǎng)絡的演進[A];第三屆中國國際CDMA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7 趙駿;;在股票市場中送股、配股、分紅對股票價格的理論影響[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8 建設銀行總行信托投資公司課題組;;新興市場的外國證券投資及對我國的借鑒[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9 楊青;;從股市興衰談觀念改變——為建國50周年而寫[A];偉大的勝利,,輝煌的成就——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論文集[C];1999年
10 李光金;黃_";岳琳;;僅有產(chǎn)出的多目標DEA及其應用[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崔也光;比較與借鑒[N];中國財經(jīng)報;2000年
2 本報評論員;認真貫徹執(zhí)行審計準則 提高審計工作質(zhì)量[N];中國審計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張彥武;汽車類上市公司不宜盲目搞多元化戰(zhàn)略[N];中國汽車報;2002年
4 ;著力完善獨立審計準則體系[N];中國信息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李棠棣;內(nèi)部審計有了新規(guī)矩[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6 富水河;構(gòu)建國家審計準則應注意的問題[N];中國審計報;2003年
7 吳祖堯;保險資金投資股市四大策略[N];中國保險報;2004年
8 吳謙;部分包裝用紙上市公司冷暖不均[N];中國包裝報;2004年
9 張連起 劉捷;IV指標助你回避投資黑洞[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10 賈學穎;誰是新時代勝任的CFO[N];中國財經(jīng)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迎琳;企業(yè)上市:從控制均衡到市場均衡的制度變遷[D];西北大學;2000年
2 李承友;資本市場與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以深圳、香港證券市場為例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李樹輝;上市公司配股行為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4 段亞林;論大股東股權(quán)濫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劉志紅;上市公司成長與產(chǎn)業(yè)組織優(yōu)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許彪;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演化機制與提升策略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7 卓傳陣;財務治理機制——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8 李義超;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jié)構(gòu)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9 程書萍;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結(jié)構(gòu)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10 熊建益;關(guān)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澎;我國公路上市公司研究[D];長安大學;1999年
2 李大軍;計算機行業(yè)及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陳建康;農(nóng)業(yè)機械科技成果的價值分析及實現(xiàn)模式[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
4 徐克非;國有企業(yè)上市重組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5 唐勁松;我國公股流通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6 張岷;資本市場與國企債務重組[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7 熊瑩;中國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的實證研究——兼論中國投資銀行業(yè)務創(chuàng)新[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8 沈建中;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律規(guī)范和制度創(chuàng)新[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9 董淳;企業(yè)資產(chǎn)重組實務——淺析雪花集團公司制改造[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10 駱敏;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與股權(quán)估價的若干問題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449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244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