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投資者包括股權投資者(股東)和債權投資者(債權人)。而現有的公司治理研究把目光大部分都集中在股權投資者身上,強調保護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的權益,而忽略了債權人的權益。尤其是銀行債權人,他們的權益有時難以得到保障,容易受到侵害。陳然,股東出資建立了公司,是公司的所有者,理應受到重視。但這并不代表債權人不重要:債權人也是公司資金的提供者,由于財務杠桿作用的存在,債權人投入公司的資金越多,公司的財富就越多,從這個意義上說,債權人也為公司的成長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債權人的權益理應受到重視,而且要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尋求保護債權人(包括銀行債權人)的途徑和方法。 會計信息作為公司信息的主要來源,在緩解信息不對稱以及投資者保護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會計信息和投資者保護密切相關。會計信息主要通過自身的定價功能和治理功能來達到對投資者的保護。其中定價功能主要作用于事前的信息不對稱,有助于降低信息成本,幫助投資者正確定價,形成投資決策。治理功能則作用于事后的信息不對稱,約束內部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保護投資者獲取投資回報。會計信息是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是投資者保護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一環(huán)。銀行債權人作為一類重要的投資者,其權益的保護程度自然也會受到會計信息的影響。 但是,唯有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才能對銀行債權人的權益進行保護。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呢?審計委員會是一個有效的保障手段。審計委員會作為公司治理的一種重要機制,理所應當要為投資者服務。國內外在對審計委員會職責的規(guī)定中都提到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一方面?梢,它是能夠通過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對銀行債權人權益進行保護,進而履行相應公司治理功能的。 因此,本文嘗試以會計信息質量為橋梁,將銀行債權人的權益保護與審計委員會的公司治理功能聯系起來,并通過規(guī)范性論證建立審計委員會通過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對銀行債權人權益進行保護的理論框架;運用經驗研究的方法檢驗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和運行是否能夠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保護銀行債權人權益,從而發(fā)揮其公司治理的重要功能。通過以上的研究,本文試圖(1)完善銀行債權人的權益保護的途徑;(2)檢驗并拓展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治理功能。 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導論、正文以及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點和后續(xù)研究建議三個部分共五章。 第一部分,即第1章:導論。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國內外研究綜述以及研究思路與結構。 第二部分,正文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第2章——第4章,共三章。 第2章:審計委員會銀行債權人權益保護作用的理論分析。首先,對相關概念(會計信息質量、債權人和債權人權益)進行了界定。會計信息泛指能夠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的經濟內容,并以特定載體表現出來,為使用者所用的一切經濟信息;會計信息質量則是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征;銀行債權人權益是指在正常狀態(tài)下銀行債權人對貸款企業(yè)所享有的若干權利(固定收益權、質押權和抵押權等)。其次,借鑒契約理論、代理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了審計委員會的公司治理功能是可以保護銀行債權人權益的,而會計信息是發(fā)揮保護作用的直接手段。而后,分析了審計委員會通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來達到保護銀行債權人利益的作用機制,具體可分為:從事前緩解信息不對稱和事后降低風險的視角,著重分析會計信息的定價和治理二大功能對銀行債權人權益的保護;從公司治理的角度,重點闡述審計委員會一方面可以對會計信息的生成和財務報告的披露進行直接監(jiān)督,另一方面通過對內部控制和內外部審計師的作用和影響來保證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此來達到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目的,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 第3章: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及運行對銀行債權人權益保護的實證檢驗。本章選取深市2002年~2007年的公司樣本為研究對象,以深交所自2001年起對每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進行考評得到的結果來衡量會計信息質量,以債務代理成本來衡量銀行銀行債權人權益的保護程度,以0/1變量衡量審計委員會設立與否,并對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進行了量化,采用了涵蓋結構性特征、專業(yè)性特征和行為特征在內的七大方面(規(guī)模、獨立性、專業(yè)素質、教育背景、規(guī)范程度、勤勉盡責程度和激勵程度)的九個具體指標,然后建立回歸方程,檢驗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及運行能否通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銀行債權人權益,試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會計信息質量能否對銀行債權人保護起到作用?審計委員會的設立能夠發(fā)揮保證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作用?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是否可以通過保證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來達到保護銀行債權人權益的目的?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是否對債權人權益保護產生影響?結果發(fā)現:(1)會計信息質量能夠起到保護銀行債權人權益的作用。(2)與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樣本相比,設立樣本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影響不大,同一樣本在設立前后亦是如此。(3)樣本設立審計委員會對銀行債權人權益保護起到的作用不明顯,這種作用在同一樣本的審計委員會設立前后也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4)審計委員會的運行也未能有效改善銀行債權人權益保護的狀況:雖然審計委員會成員數、高學歷人員數、設立審計委員會章程和薪酬都會積極影響審計委員會的運行并改善銀行債權人權益,但這些正面作用不及獨立性、專業(yè)性和股權激勵三方面的負面影響。因此總體上導致審計委員會運行效率不高。 第4章:政策建議。本章認為應該從審計委員會的隸屬關系上以及銀行債權人的公司治理作用上找到解決的辦法,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1)重新定位審計委員會隸屬關系,通過中國證監(jiān)會,對上市公司委派獨立董事,進而成立平行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修改和增加審計委員會的職責規(guī)定,完善薪酬體系,并拓展審計委員會的服務對象,不僅為股東服務,還要為包括銀行債權人在內的其他利益相關者服務。(2)充分發(fā)揮銀行債權人在公司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讓銀行債權人進入公司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的活動,積極發(fā)揮其“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治理功能。 第三部分,即第5章:研究結論、創(chuàng)新點及后續(xù)研究建議。本章總結前述的理論分析,并結合實證分析得出的結果,總結了全文的研究結論,并指出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研究局限,為后續(xù)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會計信息質量為橋梁,將審計委員會和銀行債權人權益聯系起來。本文分別闡述了審計委員會對會計信息的影響以及會計信息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作用,最后引伸出審計委員會可以通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達到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目的。 第二,構建了九個指標來量化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這些指標涵蓋了結構性特征、專業(yè)性特征和行為特征在內的七大方面(規(guī)模、獨立性、專業(yè)素質、教育背景、規(guī)范程度、勤勉盡責程度和激勵程度),并以此系統(tǒng)研究了審計委員會運行效率和債權人權益保護程度之間的關系。 第三,嘗試性的構建了一種新的平行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審計委員會由證監(jiān)會委派,其獨立性得到增強,能夠更有效的發(fā)揮保證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功能;同時也為銀行債權人權益的保護尋找了另一條途徑,即銀行債權人成為證監(jiān)會委派下的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中的一員,發(fā)揮其公司治理的功能,從而保護自身的權益。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39.22;F2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曉艷;;論審計委員會與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02期
2 王俊秋;;審計委員會特征與會計信息質量:分析與啟示[J];經濟師;2006年02期
3 宋理升;;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山東經濟;2009年01期
4 王潔;;公司內部治理機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年23期
5 翟浩;李小燕;;上市公司治理與審計委員會的改進——一個基于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模式[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張海斌;;董事會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研究評述[J];遼寧經濟;2010年05期
7 谷戰(zhàn)強;論會計信息質量監(jiān)督體系[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9年S1期
8 伍越;;董事會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實證研究[J];中國農業(yè)會計;2011年10期
9 沈俊偉;;董事會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10 季侃;黃鋼;;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勁松;金智;;市場環(huán)境、新會計準則與會計信息質量[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崔學剛;趙穎囡;;批發(fā)零售企業(yè)獨立董事背景與會計信息質量[A];“2009年北京批發(fā)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李曉東;王秀芬;許曉麗;;國有企業(yè)控制權沖突:基于會計信息質量和市場業(yè)績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玉山;;會計行為和諧與會計信息質量的探討[A];北方省市自治區(qū)會計學會第二十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徐巖;;內部控制環(huán)境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瑛芳;;基于XBRL的會計信息質量研究[A];第九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7 黃世忠;;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面臨的挑戰(zhàn)與思考[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李偉;;規(guī)范會計信息管理 提高會計信息質量[A];2002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專集[C];2002年
9 易玄;;制度環(huán)境、政治關系與會計信息質量——來自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檢驗[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10 梁杰;;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博弈分析·虛假甄別·系統(tǒng)構建[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麗英;新疆強調提高公司會計信息質量[N];財會信報;2008年
2 張萌;淺議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N];財會信報;2010年
3 記者 崔永紅邋通訊員 王增貴;企業(yè)會計信息質量有提高[N];玉溪日報;2008年
4 何勇 安徽省滁州市財政局;我眼中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三“重”點[N];中國會計報;2009年
5 隋衛(wèi)民 陽煤集團衛(wèi)生管理部;淺談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N];山西經濟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謝小紅;“我最關心會計信息質量問題”[N];中國會計報;2011年
7 記者 郝新華;財政部公告顯示: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多[N];財會信報;2010年
8 范存強;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N];中國石油報;2003年
9 記者 李學志;我市2008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圓滿結束[N];開封日報;2009年
10 鎮(zhèn)財;我市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N];鎮(zhèn)江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一浩;信用貸款、制度環(huán)境與會計信息質量[D];復旦大學;2010年
2 白平;投資者保護視角下會計信息質量測度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蔣瑜峰;會計信息質量與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責任與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卓傳陣;財務治理機制——審計委員會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夏文賢;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設立與效率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7 王進朝;高管更換、審計委員設立與審計質量[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羅勝強;公允價值會計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譚洪濤;會計信息的質量與經濟后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司茹;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華偉;審計委員會的建設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2 鄭新源;審計委員會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3 唐振杰;審計委員會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4 李莉;會計準則改革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5 楊和莎;股權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影響的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6 明輝;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劉媛;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0年
8 陳前華;集團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控制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9 林鴻霞;董事會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的實證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馮昕;基于信息觀下的盈余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
225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