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審計準則提高了審計質量嗎——新審計準則實施三年來的經(jīng)驗證據(jù)
本文選題:審計準則 + 盈余管理。 參考:《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摘要】:以我國滬深兩市2004~2009年的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分析了實施新審計準則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于同樣程度的盈余管理程度,審計師在新審計準則實施后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更高。這個結論說明,新審計準則的實施提高了審計質量。
[Abstract]:Taking the non-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4 to 2009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uditing standards on the audit qualit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for the same degre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uditors are more likely to issue non-standard audit opinion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uditing standards. This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uditing standards has improved the audit quality.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南京大學會計學博士生國際化項目(IAPHD)
【分類號】:F239.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浩萍;會計盈余管理與獨立審計質量[J];會計研究;2004年01期
2 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年09期
3 方軍雄,洪劍峭,李若山;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和啟示[J];審計研究;2004年06期
4 王躍堂,陳世敏;脫鉤改制對審計獨立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01年03期
5 夏立軍,楊海斌;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應[J];審計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愛軍,陳小悅;關于會計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論中國股市的利潤驅動特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李常青,管連云;股權結構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3 王俊秋;大股東:控制權收益與盈余管理[J];商業(yè)研究;2005年16期
4 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資產(chǎn)減值會計與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4期
5 于東智;盈余管理與會計準則的制訂[J];中國煤炭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6 王雪 ,周瑋;長短期盈余管理的動因及其計量[J];財經(jīng)科學;2004年01期
7 朱康萍;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問題研究[J];財經(jīng)論叢;2003年05期
8 宋力,李晶;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論叢;2004年01期
9 鄧川;新四項減值準備、審計任期與獨立審計意見[J];財經(jīng)論叢;2004年06期
10 李維安,王新漢,王威;盈余管理對審計意見的影響[J];財經(jīng)論叢;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魏素艷;韓慧;;上市公司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動因分析——基于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有關數(shù)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張國清;;現(xiàn)金流量表信息含量的實證分析——來自滬、深兩市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企業(yè)財務報告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劉愛東;王慧;;審計誠信機制對中國資本市場運行效率的影響研究——理論框架的提出[A];轉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4 王雄元;;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和被管制者導向的會計管制——來自美國經(jīng)濟管制的啟示[A];轉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5 陳漢文;鄭鑫成;;可操縱應計的市場反應——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證據(jù)[A];轉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6 張為國;王霞;;中國上市公司會計差錯的動因分析[A];轉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7 李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合并的若干現(xiàn)實問題研究[A];會計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第四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明桂;中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代理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張新民;企業(yè)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林朝華;利潤操縱的市場反應檢驗[D];廈門大學;2002年
4 何紅;上市公司舞弊性財務報告產(chǎn)生的因素分析[D];復旦大學;2003年
5 汪軍;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研究[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6 楊成文;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7 李丹;實證會計理論與我國資本市場問題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3年
8 李明輝;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法律責任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9 王運傳;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10 黃新建;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巧霞;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5年
2 宋丹兵;會計師事務所行業(yè)專業(yè)化經(jīng)營相關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3 陳若華;上市公司管理激勵與會計行為異化[D];湖南大學;2005年
4 王丹;公司治理機制與會計信息質量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吳波;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識別定量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劉銀樓;股權分置改革中公司行為問題研究[D];新疆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7 陳明輝;國有企業(yè)管理者激勵與盈余管理[D];吉林大學;2005年
8 劉輝;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9 楊紅娟;我國上市公司債務重組準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10 肖尚昆;中國上市公司創(chuàng)造會計行為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鳳委,汪輝,孫錚;股權性質與公司業(yè)績——基于盈余管理基礎上的經(jīng)驗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6期
2 杜瑩,劉立國;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效率: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3 王躍堂;對證券市場監(jiān)管政策的經(jīng)濟后果的分析[J];經(jīng)濟科學;1999年05期
4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jīng)濟研究;2000年01期
5 徐曉東,陳小悅;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治理、企業(yè)業(yè)績的影響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2期
6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2期
7 吳聯(lián)生;王亞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計模型與經(jīng)驗證據(jù):一個綜述[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8期
8 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年09期
9 徐浩萍;會計盈余管理與獨立審計質量[J];會計研究;2004年01期
10 陳信元,原紅旗;上市公司資產(chǎn)重組財務會計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1998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建華;;審計準則全球趨同的成就與挑戰(zhàn)[J];財務與會計;2011年06期
2 劉震;周奕希;;盈余管理對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的影響[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7期
3 徐焱軍;;中期審計能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為嗎[J];學術論壇;2011年06期
4 張津;;上市公司社會審計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陳小林;林昕;;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屬性與審計意見——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會計研究;2011年06期
6 謝香兵;;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財務知識與會計穩(wěn)健性[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11年04期
7 羅莎;;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關系研究綜述[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藍文永;;基于新審計準則體系的審計學課程教學問題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愛東;陳林榮;;盈余管理與外部審計監(jiān)督——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潘克勤;;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基于2002年度中國前“20大”事務所的上市公司客戶盈余管理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劉啟亮;陳漢文;;客戶重要性與審計質量——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5 韓洪靈;陳俊;;IPO定價制度變遷、盈余管理行為與審計質量分化趨勢[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徐玉德;洪金明;;商譽減值計提動機及其外部審計監(jiān)管——來自A股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商譽會計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于鵬;;地緣聯(lián)系、財務重述與審計意見[A];第七屆全國財務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凱;審計準則體系為何大幅修訂?[N];中國會計報;2010年
2 鐘注;國際審計準則明晰項目[N];中國會計報;2009年
3 李曉慧;客戶舞弊了,,你怎么查[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4 本報評論員;認真貫徹執(zhí)行審計準則 提高審計工作質量[N];中國審計報;2001年
5 浙江省永嘉縣審計局 林圖;縣級國企改制存在問題剖析[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李棠棣;內部審計有了新規(guī)矩[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7 富水河;構建國家審計準則應注意的問題[N];中國審計報;2003年
8 韓兆玲;審計取證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中國審計報;2005年
9 ;著力完善獨立審計準則體系[N];中國信息報;2002年
10 湖南省衡陽市審計局 歐陽巍巍;加強完善績效審計的法規(guī)體系[N];中國審計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段春明;高管激勵與外部審計需求[D];暨南大學;2009年
2 于竹麗;上市公司半年報審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陳俊;制度變遷、市場需求與獨立審計質量的改善[D];廈門大學;2008年
4 劉愛松;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對審計質量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8年
5 鐘偉強;審計質量溢酬的形成機理與客觀存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雪;審計委員會對家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霍增輝;中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許偉;我國審計委員會制度財務治理效率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4 吳立杰;我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方曉微;審計師變更和審計質量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姜海玲;中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審計任期相關性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宋楠;審計意見變更的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周道君;審計質量與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模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李雷鳴;審計任期與審計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吳江;注冊會計師的非審計服務與審計獨立性的相關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70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187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