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審計管理論文 >

審計合謀的一個博弈均衡分析框架

發(fā)布時間:2018-03-22 18:24

  本文選題:審計合謀 切入點:博弈 出處:《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前審計環(huán)境中,審計合謀現(xiàn)象普遍存在,雙重審計制度可以看作是阻止審計合謀的一種制度設計.在分析審計合謀成因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包括引入第二個審計師的概率因子、融合外部監(jiān)督懲罰與激勵機制的博弈模型,對阻止審計合謀的條件進行了均衡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當外部監(jiān)督懲罰力度強化后與適當?shù)募顧C制存在時,雙重審計制度有利于降低對審計師的監(jiān)督成本,從而為其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從多期博弈角度看,這一制度還有利于削弱審計師的"合謀偏好",最終使雙重審計回歸到單一審計路線上來,節(jié)約對審計師的社會監(jiān)督成本.
[Abstract]:In the current audit environment, the phenomenon of audit collusion is widespread, and the dual audit system can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design to prevent audit collus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audit collusion, A game model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econd audito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supervision punishme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nditions of preventing audit collusion are analyzed in a balanced way. When the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are strengthened and the appropriate incentive mechanism exists, the double audit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supervision cost of auditors, thu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This system can also weaken auditors'"collusion preference", and finally make double audit return to a single audit route, and save the cost of social supervision of auditor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572063)
【分類號】:F239.4;F224.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龍小海 ,黃登仕 ,朱慶芬 ,覃東 ,徐融;基于注冊會計師關聯(lián)關系的會計監(jiān)管體系博弈分析[J];會計研究;2004年10期

2 趙新剛,關忠良,宋學安;上市公司阻止審計合謀的博弈分析[J];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年02期

3 賈震,朱楚珠;審計合謀問題的分析模型[J];深圳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4 朱錦余,雷光勇;審計合謀的制度分析及對策[J];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官慶;工程設計保險的逆向選擇問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2 項勇,陶學明;基于尋租理論的工程監(jiān)理博弈行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3 張蓋藝,譚大璐,尹健;低價中標法中“標價—中標概率”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5期

4 楊岑;彭盈;陳玉水;;招投標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5期

5 項勇;任宏;;建設工程項目監(jiān)理過程中尋租博弈行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6 項勇;陶學明;王永強;;不對稱信息下建設項目委托代理激勵機制理論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2期

7 楊太華;鄭慶華;;建設工程中質檢站、監(jiān)理機構和承包商尋租行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8 陽霞;周文峰;;代建項目雙層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3期

9 萬可,湯衛(wèi)君;頭壟斷廠家產品定價中的博弈論問題———兼評我國彩電行業(yè)價格大戰(zhàn)[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10 廖楚暉,薛剛;關于稅收腐敗有關問題的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國有煤礦經理激勵機制設計[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結果:國家理論[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王禮鑫;;激勵與約束制度重建中的“改革徘徊”——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為個案的研究[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羅必良;;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溫氏集團與長青水果場的比較研究[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廣東卷)(第六集)[C];2008年

5 柴化敏;;淮河流域防洪體系中的洪水保險分析[A];變革中的穩(wěn)健:保險、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6 吳博文;;中國壽險代理人個人評估系統(tǒng)設計及新式薪酬分配方案[A];變革中的穩(wěn)。罕kU、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7 席友;;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財險市場價格競爭分析[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8 袁磊;;論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保險產品的創(chuàng)新——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視角[A];保險、金融與經濟周期——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0[C];2010年

9 劉三(女牙);劉震宇;蘇鐘人;王紅衛(wèi);;基于Agent一對一協(xié)商的穩(wěn)定性研究[A];2005年信息與通信領域博士后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鄒璇;;不確定條件下區(qū)域間合作研發(fā)與獨立研發(fā)的策略選擇[A];2004中國區(qū)域經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平英;產業(yè)組織結構與農產品質量管理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馬曉麗;我國農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劉家國;基于突發(fā)事件風險的供應鏈利益分配與行為決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楊皎平;產業(yè)集群特性要素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影響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6 劉嘉瑩;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統(tǒng)構建及其運行優(yōu)化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7 徐連章;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我國海洋漁業(yè)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武輝;公共政策分析視角下會計準則的政策過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丁武民;鄉(xiāng)村發(fā)展過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張?zhí)m花;林權抵押貸款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雄;土地使用權征用法經濟學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舒;基于博弈論視角的開發(fā)區(qū)土地集約利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林敏;社會醫(yī)療保險道德風險分析及其控制對策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葉宗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小型私營企業(yè)誠信問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溫新剛;基于雙邊道德風險規(guī)避的企業(yè)高管契約設計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張娜;技術創(chuàng)新中寡頭壟斷企業(yè)競爭策略選擇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黃齊;量能課稅原則與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劉園園;環(huán)境法律政策的執(zhí)行機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賈學蘭;信息不對稱下的最優(yōu)保險契約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張曉慶;Fudenbery-Maskin無名氏定理與可行集的維數(shù)限制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時展;;會計信息系統(tǒng)說二評——反映論和控制論的論爭[J];財會通訊;1992年05期

2 張文賢;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責任保證系統(tǒng)初探[J];財會月刊;1997年08期

3 黃佳;從安然破產案看會計審計誠信度建設[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03期

4 洪劍峭,張靜,婁賀統(tǒng);防止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機制的一個模型分析[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5 吳溪;我國證券市場審計師變更的若干特征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年01期

6 李增泉;實證分析:審計意見的信息含量[J];會計研究;1999年08期

7 夏冬林;我國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功能分析[J];會計研究;2000年03期

8 葛家澍,黃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對安然公司會計審計問題的剖析[J];會計研究;2002年02期

9 王善平;獨立審計的誠信問題[J];會計研究;2002年07期

10 閻達五,李勇;也談美國會計造假事件[J];會計研究;2002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祝羅驍;;企業(yè)內知識共享障礙的淺析[J];價值工程;2011年18期

2 周銳;李爽;;政府對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影響的博弈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3 胡堅;;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決策的博弈論分析[J];發(fā)展;2011年07期

4 黃文正;宋根苗;;基于博弈視角的洗錢成本分析[J];學術論壇;2011年05期

5 樂真如;任俊鳳;;基于博弈論分析保險市場中的道德風險[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1期

6 魏麗麗;王曉東;;基于博弈論下會計政策選擇的研究綜述[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7 唐漢清;鄺國良;;產業(yè)技術擴散的博弈分析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年17期

8 陳曉光;雷良海;;道德與理性經濟人矛盾的原因分析及應對[J];商業(yè)時代;2011年24期

9 田陽陽;方孝娟;;會計信息披露中的博弈分析[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戴建華;陳陽升;闞凱力;;電子商務從C2C到C2B2C模式的博弈分析[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那春光;;礦產資源規(guī)劃實施中的博弈問題[A];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規(guī)劃專業(yè)委員會2006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06年

2 劉心報;張志勇;張華玲;;基于博弈模型的VMI合作達成機理分析[A];決策科學與評價——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決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其坤;;寡頭壟斷競爭管制的博弈模型[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李亞林;袁聲莉;;現(xiàn)代服務業(yè)集群發(fā)展問題研究:一個集群品牌維護的博弈模型分析[A];中部崛起與現(xiàn)代服務業(yè)——第二屆中部商業(yè)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劉任重;;進化范式下技術選擇的博弈模型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宏;;優(yōu)化政府采購監(jiān)督制度的經濟學分析[A];首屆上海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陳志松;丁可;王慧敏;陳軍飛;;基于心理契約的勞資博弈模型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永剛;賈春福;呂述望;劉振華;;基于博弈的信息安全風險處理決策研究[A];第13屆全國計算機、網絡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彭小兵;蒲勇健;;戰(zhàn)略決策博弈模型及其在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程艷;湯志偉;;電子政務項目外包的博弈分析[A];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崔殿超;被分析方法綁架的經濟學[N];光明日報;2010年

2 馬學亮邋周業(yè)安;新制度經濟學的第三部里程碑式著作[N];光明日報;2007年

3 中國證監(jiān)會貴陽監(jiān)管局《上市公司誠信評價系統(tǒng)研究》課題組 鄒建平 程策希;打造誠信評價體系 鑄就資本市場靈魂[N];中國證券報;2004年

4 梁怡;演化博弈論視角下的制度變遷[N];上海證券報;2007年

5 謝季軻 徐新民;警惕危機突然降臨[N];期貨日報;2011年

6 國泰君安證券 劉水龍;索羅斯 惟有可錯與非均衡[N];證券日報;2006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羅敏 馬俊;Game(博弈),是工作,,也是游戲[N];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

8 張宇燕;解讀新經濟[N];國際經貿消息;2000年

9 中國國際期貨 陸星兆;商品市場中的博弈[N];證券時報;2006年

10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巴曙松邋儲懷英 鄭弘參;從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的博弈看全流通過程中市場格局的變化趨勢[N];上海證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鐘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復雜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趙國宇;審計合謀的預警與防治對策的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張慧;空間結構種群中基于博弈模型的合作進化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4 張婷婷;中國食品安全規(guī)制改革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5 辛寶貴;一類層遞附生型供應鏈產量博弈模型及其復雜動力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6 張永鵬;我國證券市場操縱行為及防范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7 陳順良;礦產企業(yè)投資戰(zhàn)略理論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8 胡建淵;南京都市圈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同濟大學;2005年

9 陳芳;寡頭壟斷電信市場價格博弈模型及其復雜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10 付小勇;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中的博弈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偉;中國保險市場利益主體行為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2 鄭樝樝;金融創(chuàng)新風險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3 王曉明;我國政府收費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4 陳英;基于博弈論的旅游產業(yè)利益相關者分析[D];蘭州大學;2008年

5 董佳蓉;我國家族企業(yè)引進職業(yè)經理人的博弈分析[D];山西財經大學;2006年

6 許海燕;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問題及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7 李偉平;企業(yè)家的企業(yè)[D];山東大學;2005年

8 吳維輝;中國家族企業(yè)與職業(yè)經理人的信任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9 鄭文開;建筑企業(yè)農民工管理分析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武宏程;武器裝備采辦市場中尋租行為分析及治理對策[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498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16498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27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