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審計后的規(guī)范管理
本文選題:三峽工程 切入點:工程建設管理 出處:《中國審計》2007年1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2007年6月29日,審計署發(fā)布今年第4號審計結果公告,公布了2006年對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資金籌集使用、工程建設管理、工程造價及綜合效益等情況審計的結果。審計公告全面、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體現了對黨和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公告充分肯定了三峽工程建設取得的成績,對工程建設管理和工程發(fā)揮的綜合效益給予了全面、客觀的評價,對中國長江
[Abstract]:On June 29th 2007, the Audit Office issued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sults of the audit No. 4 of this year, announcing on 2006 the collection and use of fun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The audit announcement is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impartial, realistic, and embodies the spirit of being responsible to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nd being responsible for history. The announcement fully affirms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the project has been given, and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has been evaluated.
【作者單位】: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fā)總公司審計室;
【分類號】:F239.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文書;三峽工程考察組赴美考察情況[J];水力發(fā)電;1981年03期
2 谷德振;;要重視工程建設前期的地質工作[J];自然辯證法通訊;1981年03期
3 袁耀東;三三○工程建設的辯證法三題[J];江漢論壇;1983年05期
4 儲傳英;任儼;;建議成立三峽水利水電開發(fā)總公司[J];技術經濟;1983年03期
5 張平;略談基本建設中的甲方及其改革的設想[J];基建優(yōu)化;1984年01期
6 劉書田;認真總結葛洲壩工程經驗為三峽工程的興建做好準備[J];水力發(fā)電;1984年12期
7 于德春;三峽樞紐工程綜合評價工作正在進行中[J];中國科技論壇;1985年01期
8 隋宗;;建筑稅[J];建筑經濟;1985年03期
9 ;錢正英同志對三峽移民工作的三點意見[J];中國水利;1985年06期
10 喻權域;王海征;;修建三峽工程并無特殊技術難題——對三峽工程問題的采訪調查(之三)[J];中國水利;1985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平根;;長江三峽工程庫區(qū)降雨地表水誘發(fā)滑坡的分析和防治[A];第四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2 郭干慈;劉志順;;長江漢渝段航運系統優(yōu)化模型[A];發(fā)展戰(zhàn)略與系統工程——第五屆系統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1986年
3 林木基;;三峽工程明渠大流量通航研究[A];中國航海學會1999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陳文耀;李文偉;;三峽工程高性能大壩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措施[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李文偉;陳文耀;;三峽工程第二階段混凝土配合比設計[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6 葉淵明;;三峽工程幾個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簡介[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盧文波;朱傳云;舒大強;賴世驤;;三峽工程臨時船閘與升船機爆破開挖方案優(yōu)化[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張曙光;薛礪生;;三峽工程進度計劃管理[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9 黎小龍;;重慶文化與長江上游區(qū)域資源開發(fā)[A];長江流域經濟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吳開珊;;三峽工程融資問題淺析[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萬啟林;三峽工程壓力鋼管焊接采用新工藝[N];中國電力報;2000年
2 劉峰;中華鱘研究專家積極納稅[N];中國改革報;2000年
3 洪慧敏 海枚;三峽文物大搶救[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湖北省宜昌市副市長 朱常渭;三峽名揚天下 名牌云集三峽[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張弛;移民資金管理薄弱困擾三峽工程[N];中國審計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李建章 張志杰;三峽監(jiān)理領頭雁[N];中國水利報;2000年
7 三俠;三峽工程拉動四大市場[N];中國水利報;2000年
8 記者 劉耀祥 果天廓;國際水利專家關注三峽工程[N];中國水利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高立洪 張衛(wèi)東;中國應該告訴世界……[N];中國水利報;2000年
10 萬啟林;三峽工程左廠壩段壓力鋼管制安首次采用自動焊接[N];中國水利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燕生;三峽工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彭小平;低熱高性能高貝利特水泥大壩混凝土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3 陸永軍;三維紊流泥沙數學模型及其應用[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2年
4 伍黎芝;三峽工程開發(fā)性移民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0年
5 張燎軍;水工結構接觸問題的力學模型及其在三峽工程中的應用[D];河海大學;2005年
6 段躍芳;水庫移民補償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莊克琳;長江水下三角洲的沉積特征[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8 鈕新強;三峽升船機結構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朱晟;瀝青混凝土防滲體的力學特性研究與三峽茅坪溪土石壩安全分析[D];河海大學;2006年
10 劉昭偉;三峽水庫岸邊水域水環(huán)境特性及承載能力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永梅;面向工程的水工結構分析軟件系統的開發(fā)[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0年
2 張立華;中學數學活動課教學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肖舸;三峽樞紐梯級水庫調度自動化系統方案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4 向波;三峽工程施工供水系統優(yōu)化調度[D];重慶大學;2001年
5 梁永寬;從石化項目建設模式的發(fā)展探索西南管道工程建設管理[D];廈門大學;2001年
6 劉亮;建立三峽庫區(qū)航運安全管理體系的構想[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7 劉元元;三峽庫區(qū)沿江生活垃圾堆放場垃圾穩(wěn)定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8 周建龍;長江水/泥砂多相流動體系中金屬的防護研究[D];機械科學研究院;2002年
9 魏建明;考慮開挖卸荷效應的三峽船閘邊坡穩(wěn)定性數值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2年
10 杜治華;三峽水利樞紐茅坪溪防護大壩應力與變形的分析和預測[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556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155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