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旅游地意象的構成與形塑
【圖文】:
圖 2-1 旅游地意象組成要素基于這個框架之下,旅游地意象可以被看作是旅游者對目的地屬性的感知和整體的印象,,這種觀點在后續(xù)研究中得到了發(fā)展;诖,Tasci 等人(2007)認為旅游地意象的核心組成要素是旅游者對目的地一般屬性、獨特屬性的認知知識和情感反應,而系統(tǒng)中的核心要素通過動態(tài)性相互作用后形成了一種整體意象(holistic/overall image)[4]。與此相似,不少學者指出旅游地意象可以看作是認知意象、情感意象共同發(fā)揮作用后形成的總體意象,其中認知意象(cognitiveimage)是指旅游者對旅游地事物的態(tài)度和觀念的總和,而情感意象(affectiveimage)則可以看作是旅游者對旅游地的綜合評價[7][25][26]。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明確旅游地意象的屬性和范疇,解決旅游地意象定義所存在的內(nèi)部和外部模糊性,Lai k,Li X(2015)于前人研究基礎之上運用定義理論重新界定了旅游地意象概念。他們認為旅游地意象是人們對旅游地的一種心理體驗,明確了旅游地意象作為一種心理體驗所具有的 6 種屬性特征,即自發(fā)性的、多感官性的、圖景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F59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子娟;;湘西鳳凰藍印花布的色彩特征[J];大舞臺;2014年11期
2 吳秉承;;湘西鳳凰咱倫苗語量詞[J];長江叢刊;2016年34期
3 劉維嘉;;賣蟈蟈兒的小女孩[J];散文百家;2017年04期
4 張毓芯;;關于山江地區(qū)苗族情歌衰微的思考[J];明日風尚;2017年03期
5 徐寶龍;;走進湘西鳳凰城[J];散文詩;2017年18期
6 袁志軍;;湘西鳳凰印象(組詩)[J];綠風;2014年05期
7 康紅娜;;湘西鳳凰旅游紀念品設計的“道”與“器”[J];包裝工程;2013年06期
8 呂運濤;;沱江,棒槌聲聲——晨記湘西鳳凰[J];農(nóng)村工作通訊;2012年03期
9 鄒錫蘭;徐曉紅;王慶蓮;;建好一座城 造好一片林——訪湘西鳳凰縣縣長張永中[J];中國經(jīng)濟快訊;2003年30期
10 張海燕;民族地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以湘西鳳凰縣為例[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庾君芳;;產(chǎn)業(yè)轉型背景下民族旅游社區(qū)參與維度及影響因子研究——以湘西鳳凰縣為例[A];2015中國旅游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5年
2 柳司航;柳肅;;論湘西鳳凰老洞苗寨的防御體系[A];2014年中國建筑史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3 徐惠蓉;;歷史文化名城古建筑的保護與開發(fā)[A];全國第19屆旅游地學年會暨韶關市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助力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 2019一友公益走進湘西鳳凰[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9年
2 記者 張學鋒;湘西鳳凰綜治工作考評到村[N];法制日報;2006年
3 隗瑞艷;湘西鳳凰:令人神往的地方[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記者 張素芬;山東智慧貓公司總部落戶濟南[N];濟南日報;2019年
5 魏 薇;湘北石門開 湘西鳳凰來[N];經(jīng)濟參考報;2003年
6 于磊焰 陳澎;湘西鳳凰城恢復明清古城風貌[N];中國旅游報;2003年
7 記者 章亞鈞邋實習生 董音菲;7歲女孩的淚教會他們怎樣奉獻愛[N];嘉興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江洪渭 通訊員 鐘群;“鳳凰”飛向幸福路[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2年
9 劉希平;湘西鳳凰否認巨資復制古城[N];西部時報;2012年
10 黃龍洞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葉文智;積極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讓湘西鳳凰走向世界[N];中國旅游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燕婷;湘西鳳凰旅游地意象的構成與形塑[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2 江寶玉;湘西鳳凰傳統(tǒng)建筑裝飾特征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鄭宇;湘西鳳凰縣古鎮(zhèn)姜糖文化研究[D];吉首大學;2012年
4 麻秀芝;古苗語聲類和韻類在湘西鳳凰苗語中的反映[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華;湘西鳳凰賈氏姜糖視覺形象設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6 羅一格;對山江苗族民俗文化及其藝術表現(xiàn)上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7 周嵐;湘西鳳凰儺堂戲的形態(tài)分析與唱腔音樂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梁瑩;湘西鳳凰文化軟實力及發(fā)展思路研究[D];吉首大學;2012年
9 龔花;旅游者地方感對旅游目的地品牌發(fā)展的影響[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10 吳中華;旅游化背景下湘西苗寨文化的審美嬗變[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642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64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