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模型對景觀格局變化的敏感性分析——以丹江口庫區(qū)老灌河流域為例
[Abstract]:The spatial allocation and type composition of landscape can have an impact on runoff yield, sediment yield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the previous SWAT model research, the default hydrological model often considered this influe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SWAT model to different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composition of land use in each sub-basin in 2000, the more broken and complex landscape spatial alloc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simulated, and several set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were set up. SWAT model is used to generate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different landscape patter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WAT model can not reflect the effects of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on runoff yield, sediment yield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nder the landscape level except slope and area change.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other parameters, the model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odel analysis data, so that the measured dat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some of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This shows that a SWAT model which can reflect some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n is not necessarily the simulation of the real situation in the study area, but the result of the balance among the parameters. Therefore, when using SWAT model to analyze and simulate landscape change, the default model should not be able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 of watershed,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ers can divide slope zone.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odel to land use with different slopes.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水利與環(huán)境學院;鄭州大學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0971128)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專項課題資助項目(2011ZX07213-001)
【分類號】:F590.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陳媛;郭秀銳;程水源;王征;秦翠紅;王海燕;;基于SWAT模型的三峽庫區(qū)大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對非點源污染的影響研究[J];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2年04期
2 寧吉才;劉高煥;劉慶生;謝傳節(jié);;水文響應單元空間離散化及SWAT模型改進[J];水科學進展;2012年01期
3 王計平;楊磊;衛(wèi)偉;陳利頂;黃志霖;;黃土丘陵區(qū)景觀格局對水土流失過程的影響——景觀水平與多尺度比較[J];生態(tài)學報;2011年19期
4 郝芳華,陳利群,劉昌明,戴東;土地利用變化對產(chǎn)流和產(chǎn)沙的影響分析[J];水土保持學報;2004年03期
5 曹曉峰;孫金華;黃藝;;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景觀空間格局對水質(zhì)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2期
6 王瑛;張建鋒;陳光才;單奇華;李澤波;徐永輝;陳云;;太湖流域典型入湖港口景觀格局對河流水質(zhì)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2年20期
7 高光耀;傅伯杰;呂一河;劉宇;王帥;周繼;;干旱半干旱區(qū)坡面覆被格局的水土流失效應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13年01期
8 王學;張祖陸;寧吉才;;基于SWAT模型的白馬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的徑流響應[J];生態(tài)學雜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林蕊;張靜;宮輝力;李小娟;;土地利用時空變化及其對農(nóng)業(yè)灌溉的影響——以北京市延慶縣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4期
2 黃寶強;劉青;李榮f ;曹文洪;鐘菊芳;;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河流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21期
3 李元壽;王根緒;沈永平;王軍德;王一博;;長江源區(qū)不同植被覆蓋下產(chǎn)流產(chǎn)沙效應初步研究[J];冰川凍土;2005年06期
4 王盛萍;張志強;孫閣;張滿良;余新曉;;黃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水文動態(tài)響應——以甘肅天水呂二溝流域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龐靖鵬;劉昌明;徐宗學;;密云水庫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產(chǎn)流和產(chǎn)沙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6 于磊;邱殿明;;基于SWAT模型的漳衛(wèi)南流域水量模擬[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王忠忠;羅定貴;周文斌;肖軍倉;;基于SWAT-X模型的撫河流域徑流量模擬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9年04期
8 張銀輝;SWAT模型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5年05期
9 金明;于靜潔;;生態(tài)保護和植樹造林對黑河流域河川徑流的影響[J];地理科學進展;2008年03期
10 李艷利;徐宗學;李磊;李艷粉;;遼河流域環(huán)境要素對水生態(tài)的影響[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shù);2012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曉明;余新曉;武思宏;王云琦;張滿良;;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徑流產(chǎn)沙的影響[A];中國水利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李昱;張弛;周惠成;沈必成;;SWAT模型在土地利用變化對徑流影響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原水論壇專輯[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曄娜;流域非點源污染過程動態(tài)模擬及其定量控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曾和平;金沙江支流龍川江流域河流輸沙特征及其對氣候和地表覆被變化的響應[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3 蒙;;氣候變化與土地利用變化的巖溶水文水資源響應[D];南京大學;2011年
4 王亮;灤河流域內(nèi)蒙段徑流插補預測分析及徑流變化影響評價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5 張淑蘭;土地利用和氣候變化對流域水文過程影響的定量評價[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年
6 許倍慎;江漢平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演變及生態(tài)安全評價[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趙峰;吉林省中部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水資源環(huán)境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8 秦富倉;黃土地區(qū)流域森林植被格局對侵蝕產(chǎn)沙過程的調(diào)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9 段喜明;三川河流域雨水資源化及環(huán)境效應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仇亞琴;水資源綜合評價及水資源演變規(guī)律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亢健;湟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下的水文響應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林桂英;基于實測土壤屬性數(shù)據(jù)庫的石壁水庫流域SWAT模型徑流模擬[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牛麗冬;基于WARMF模型的潮河流域非點源污染模擬與管理措施情景分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徐艷會;基于SWIM模型分析土地利用變化對黃前流域產(chǎn)流的影響[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5 韓潔春;羅玉溝流域土地利用變化的水文響應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柳行;土門西溝流域基于SCS模型的徑流模擬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張為;民勤綠洲土地利用變化及生態(tài)服務價值時空格局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李成六;基于SWAT模型的石羊河流域上游山區(qū)徑流模擬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石小蘭;基于SWAT模型的江西大崗山森林生態(tài)站小流域徑流的模擬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王大慶;新疆天池自然保護區(qū)產(chǎn)流產(chǎn)沙試驗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媛;郭秀銳;程水源;王征;秦翠紅;陸瑾;高繼軍;;SWAT模型在三峽庫區(qū)流域非點源污染模擬的適用性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2期
2 陸衛(wèi)軍;張濤;;幾種河流水質(zhì)評價方法的比較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9年06期
3 袁藝,史培軍;土地利用對流域降雨-徑流關(guān)系的影響——SCS模型在深圳市的應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4 余紅;沈珍瑤;;大寧河流域非點源污染不確定性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5 于興修,楊桂山;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對水質(zhì)的影響——以太湖上游浙江西苕溪流域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3年03期
6 李崇明,黃真理;三峽水庫入庫污染負荷研究(Ⅰ)——蓄水前污染負荷現(xiàn)狀[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5年05期
7 鄔倫;吳小娟;肖晨超;田原;;五種常用降水量插值方法誤差時空分布特征研究——以深圳市為例[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年03期
8 吳險峰,劉昌明;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的若干進展[J];地理科學進展;2002年04期
9 郝芳華,陳利群,劉昌明,張雪松;降雨的空間不均性對模擬產(chǎn)流量和產(chǎn)沙量不確定的影響[J];地理科學進展;2003年05期
10 王計平;陳利頂;汪亞峰;;黃土高原地區(qū)景觀格局演變研究綜述[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碩;GIS和遙感輔助下流域模擬的空間離散化與參數(shù)化研究與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學;基于SWAT模型的白馬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水文效應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沈中原;坡面植被格局對水土流失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湘萍;連易龍;許新立;;綠道建設對區(qū)域旅游發(fā)展推動作用初探——以廣州番禺綠道建設為例[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3期
2 蔣依依;王仰麟;成升魁;;旅游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格局研究方法探討——以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3 楊定海;彭重華;羅麗華;陳,
本文編號:2493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9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