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旅游管理論文 >

上海世博會對游客的國家形象認知效果研究——基于議程設置視角

發(fā)布時間:2018-07-09 21:37

  本文選題:上海世博會 + 事件媒介; 參考:《旅游學刊》2014年06期


【摘要】:現(xiàn)有傳播研究缺少對大型事件本身作為媒介的關注。該研究聚焦于作為新型媒介的大型事件,在議程設置理論指導下,以國家形象為切入點,通過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法國館、日本館游客展開認知形象研究,試圖探討事件作為新媒介的傳播效果。針對156名游客進行的事前、事中現(xiàn)場調(diào)研,文章主要研究結論如下:第一,世博會作為事件媒介載體在國家形象構建和傳播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議程設置特點。"議題"主要通過位置強調(diào)、面積和數(shù)量、規(guī)模(頻次)重視、加框以及媒介語言的使用等途徑進行凸顯。第二,事前-事中對比顯示游客的國家形象認知變化是強化、弱化和建構并行;變化的發(fā)生與事件媒介議程設置有關。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目標型游客事前認知中的部分積極成分被強化,部分消極成分被弱化;事前認知模糊或者缺乏認知的大眾型游客在事中會迅速建構某些方面的形象認知。第三,認知變化與事件媒介議程設置有關,體驗型媒介語言和實用性信息易獲得高關注,事件加框效果不及常識加框。
[Abstract]:The exis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acks the attention to the large-scale event itself as the medium.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large-scale events as a new medi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agenda setting theory, with the national imag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France Pavilion, Japan Pavilion visitors to carry out cognitive image researc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events as a new medium.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World Expo, as a media carrier of event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genda sett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nd spreading the national image. " The topic is highlighted by emphasis on location, area and quantity, scale (frequency), framing and the use of media language. Secondly, the pre-incident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tourists' national image cognition is to strengthen, weaken and construct parallel, and the change is related to the setting of event media agenda. The main changes are as follows: some positive elements and some negative elements in the prior cognition of the target tourists are strengthened and some negative elements are weakened; the public tourists who have vague prior cognition or lack of cognition will quickly construct some aspects of image cognition in the event. Thirdly, cognitive changes are related to the setting of event media agenda. Experiential media language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are easy to get high attention, and the effect of event box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common sense.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971071)資助~~
【分類號】:F5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曉紅;;北京奧運會報道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實證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2 庹繼光;黃基秉;;北京奧運會信息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博弈[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3期

3 萬君寶;;上海世博會的文化營銷與軟實力構建[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6年03期

4 師曾志;;北京奧運會媒體公共空間下的國家形象塑造[J];對外傳播;2008年09期

5 陳開和;;世博會的價值變遷與國家形象[J];對外傳播;2010年07期

6 涂光晉;宮賀;;北京奧運與國家形象傳播中的議程建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07期

7 顏梅;李玉潔;;論北京奧運會新聞報道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基于新聞報道向媒介事件回歸與跨越的分析[J];國際新聞界;2008年11期

8 李華強;;從上海世博會境外國家和地區(qū)場館設計看形象傳播策略[J];對外傳播;2010年06期

9 鄭歡;丁韻;丁汀;吳攀;戴菲;;世博特輯:未來城市品牌的現(xiàn)實建構——對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qū)的考證(國外篇)[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0年09期

10 王曉云;世界博覽會與城市旅游:互動中共創(chuàng)輝煌[J];旅游學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令剛;;中華文明與中國發(fā)展模式——文化“軟實力”的國際比較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楊杰;辜應康;胡平;;世博會旅游形象的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測量——以重慶市民對世博會感知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7期

3 方青;鄔麗麗;;1980年以來的中國休閑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秦衍;陸林;;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上海市旅游形象影響研究——基于安徽旅游者的認知評價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5 李宇;;電視新聞:奧運報道中的“借力”與共贏——從CCTV4午間版“奧運中國”說起[J];今傳媒;2008年10期

6 王革平;;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的促進作用分析[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20期

7 樊傳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傳播手段[J];傳媒觀察;2006年09期

8 王惠生;李金寶;;體育傳播與國家形象塑造[J];傳媒觀察;2010年01期

9 陳楠;喬光輝;張云耀;;上海居民對上海世博會旅游期望的實證研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于世宏;;主題事件提升城市形象的長效機制研究[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孔令剛;;文化“軟實力”與發(fā)展“硬道理”——文化“軟實力”的國際比較研究[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陳旭輝;;中國國家形象構建中的媒介因素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李愛暉;萬興偉;;國家形象構建視域下重大突發(fā)事件報道與新聞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以汶川地震報道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唐勇;劉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國內(nèi)旅游者旅游動機實證研究[A];2008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2)[C];2008年

5 鄒積藝;楊振之;;論旅游節(jié)事的社會文化影響——成都市洛帶古鎮(zhèn)火龍節(jié)居民反應個案研究[A];區(qū)域合作:旅游業(yè)轉型和創(chuàng)新的平臺——第十二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高崎;章琴;董衡蘋;;生態(tài)策略與場所肌理為主導的大型博覽會建設——以2014年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規(guī)劃設計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9.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C];2012年

7 郭曉科;周尤;酈凝;;公共政策、大眾媒體與網(wǎng)絡輿論的議程建構——以人口輿情為例[A];2012年度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8 陸地;章琴;;走向“智慧城市”理念的后世博之路——以昆明世博旅游商業(yè)新區(qū)規(guī)劃為例[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4-風景旅游規(guī)劃)[C];2013年

9 錢亦舟;;體育賽事對城市軟環(huán)境影響——以沈陽全運會為例[A];2013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與體育用品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胡平;;基于觀眾滿意的城市會展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研究——以烏魯木齊中國亞歐博覽會為例[A];2014中國旅游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金龍;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國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縣祥;當代中國國家形象構建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曲慧敏;中華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姜智彬;以城市品牌為導向的特大活動管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6 劉民坤;會展活動對主辦城市的社會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7 陳紹友;征地農(nóng)轉非人員非農(nóng)就業(yè)促進及其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陶建杰;傳媒與城市軟實力[D];復旦大學;2009年

9 陳世陽;國家形象戰(zhàn)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10 徐銳;多元文化圖景與電視話語選擇[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文漪;政府營銷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黃美玲;略論北京奧運會與中華民族精神[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熊倡;中美現(xiàn)代戰(zhàn)爭電影的國家形象傳播之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黃芳;從“祥云小屋中國故事”看國家形象塑造[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楠;世博會對上海經(jīng)濟的影響[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高麗婧;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京郊觀光采摘節(ji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申亞萍;重大公共活動對城市精神傳播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李文娟;大衛(wèi)·斯特恩時代NBA危機公共關系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9 劉麗;大學生對上海世博園區(qū)的感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靖;中國在發(fā)達國家的國家形象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麗,郭英之;重大事件的旅游效應分析及營銷策略[J];商業(yè)研究;2005年18期

2 范潔;;奧運,新媒體發(fā)力[J];傳媒;2008年09期

3 胡星,金祖鑫,張萬星;’99世博會對昆明發(fā)展的影響[J];城市發(fā)展研究;1999年01期

4 楊健強;辦好'99世博會 加快發(fā)展昆明旅游業(yè)[J];城市問題;1999年01期

5 張曉慧;“軟實力”論[J];國際資料信息;2004年03期

6 晏鋼;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云南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機遇和挑戰(zhàn)[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7 李麗梅,保繼剛;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8 牛紹堯;’99昆明世博會──云南發(fā)展的新機遇[J];國土經(jīng)濟;1999年Z1期

9 陳永義;加速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有力的啟動點──從世博會得到的幾點啟示[J];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w,

本文編號:21107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107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16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