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臨淄古墓群的保護與開發(fā)
本文選題:臨淄古墓群 + 保護。 參考:《管子學刊》2014年01期
【摘要】:臨淄古墓群數(shù)量龐大,出土文物眾多,是齊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頗為壯觀的地下博物館。本文從臨淄古墓群的種類和分布情況入手,依據(jù)臨淄古墓群的保護與開發(fā)現(xiàn)狀,分析了在保護和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Abstract]:Linzi ancient tomb group is a large number of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a spectacular underground museum. Starting with the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tombs in Linzi,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mbs of Linz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olutions.
【作者單位】: 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K878.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雁;;齊文化資源的品種、分類及特征[J];管子學刊;2012年02期
2 梅青,孫淑榮,李國昊;論濟南市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榮輝;;濱州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fā)戰(zhàn)略[J];濱州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方榮輝;左登華;;濱州市文化旅游的開發(fā)營銷[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方榮輝;左登華;;旅游管理專業(yè)開展文化旅游資源吸引力和競爭力構(gòu)建的教學研究——濱州市為例[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0年08期
4 李傳章;王榮敏;王聿發(fā);;關于聊齋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思考[J];東岳論叢;2007年04期
5 張越;張要登;;齊國音樂藝術(shù)探析[J];東岳論叢;2011年09期
6 王京龍;;東夷文化對中國早期體育活動蘊生的影響[J];管子學刊;2007年03期
7 張越;張要登;;齊國陶瓷工藝與造型裝飾特色[J];管子學刊;2008年04期
8 張樹軍;王寶珍;;東夷文化中的體育文化因子推闡[J];管子學刊;2009年03期
9 任相宏;張光明;;高青陳莊遺址M18出土孞簋銘文考釋及相關問題探討[J];管子學刊;2010年02期
10 劉秀榮;;周村“銅響”漫五洲[J];管子學刊;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寶玲;;提高旅游服務營銷量的因素研究——以北京市為研究對象[A];經(jīng)濟生活——2012商會經(jīng)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海洲;東周秦漢時期車馬埋葬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景紅艷;西周賞賜制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宋立民;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室內(nèi)空間形態(tài)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9年
4 王薇薇;論張煒作品與齊文化的承接關系[D];暨南大學;2010年
5 李家祥;《管子》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畢經(jīng)緯;海岱地區(qū)商周青銅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寶允;齊國“編戶齊民”和基層社會組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曹培勇;《晏子春秋》與齊文化[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3 劉建;古鎮(zhèn)文化旅游規(guī)劃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4 王穎;《晏子春秋》與齊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5 孫琛;《考工記·磬氏》驗證[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6 胡奇博;莒國歷史和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程曉麗;池州市文化旅游開發(fā)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8 王坤;保護歷史文化資源與發(fā)展旅游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崔志英;淄博人文旅游資源整合[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黃書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山東地區(qū)的交通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周正剛;論文化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J];求索;2004年11期
2 丹增;;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與開發(fā)文化資源[J];求是;2006年01期
3 厲無畏;;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創(chuàng)意轉(zhuǎn)化[J];學習與探索;201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雪梅;公共歷史文化資源的產(chǎn)業(yè)開發(fā)[D];山東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桂娟 ,顧立林;現(xiàn)代技術(shù)破解中國最大的古墓群之謎[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4年01期
2 劉敏,黎人忠;岳池后山古墓群清理簡報[J];四川文物;1994年05期
3 馬漢英;湯原縣吉祥鄉(xiāng)發(fā)現(xiàn)古墓群和古遺址[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4 范利軍;曲靖珠街八塔臺古墓群初介[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02期
5 程起駿;磨洗沙礫認前朝——關于都蘭古墓群札記之二[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1年06期
6 林世賢;吉林省集安洞溝古墓群七星山墓區(qū)兩座古墓的考察[J];北方文物;1998年04期
7 張勤;吐魯番古墓群出土紡織品探[J];文博;2003年03期
8 盧德佩;湖北秭歸卜莊河古墓群考古發(fā)掘收獲[J];江漢考古;2002年03期
9 劉敏;岳池代家墳古墓群發(fā)掘簡報[J];四川文物;2003年02期
10 楊華山 ,李峻;南水北調(diào)中線水源地加壩淹沒區(qū)考古調(diào)查獲重大成果[J];武當;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江繼甚;;后記:嘉祥兩漢文化資源[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2 解占錄;;略論青海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fā)[A];大開發(fā)探索——西部大開發(fā)青海大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周俏春;成都 出土8座秦代古墓群[N];人民日報;2003年
2 岳鵬;紅古驚現(xiàn)馬家窯古墓群[N];蘭州日報;2005年
3 李勝;沉睡在鐵皮棚下的千年古墓群[N];深圳商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胡國洪;東陽西周古墓群“大起底”[N];金華日報;2005年
5 記者李京華;北京 出土漢唐明清古墓群[N];人民日報;2003年
6 記者 曲昌榮;三門峽發(fā)現(xiàn)大型古墓群[N];人民日報;2005年
7 記者 宗煥平 郝慶;北京延慶發(fā)現(xiàn)古墓群 老山漢墓有盜洞[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8 劉子富 李忠將;救救可樂遺址古墓群[N];人民法院報;2002年
9 薛琳;大理弘圭山古墓群[N];云南政協(xié)報;2004年
10 羅曉寧 胡盛亞 李志良;燒荒“燒出”明清古墓群[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本文編號:21032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10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