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典型案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29 21:32
隨著公眾環(huán)境風險意識的不斷提升,由環(huán)境訴求引起的群體性沖突事件發(fā)生頻率增加。該類環(huán)境事件具有突發(fā)性和緊急性,時間和信息資源可利用的有限,有較大社會風險。且其事態(tài)發(fā)展走向預判的準確性較低,容易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對于應急處置的程序、政策、方式有著更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政府需要提升其應急處置能力完善響應機制,有效解決其信任危機。并通過強有力的命令執(zhí)行加快緩和公共危機,快速降低事件的影響力,避免事件的進一步發(fā)酵,加速事件的解決效率。為了探尋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有效公共決策和應急響應機制,對環(huán)境事件的化解起到有效助益。本文以政府應急管理、新公共管理理論、參與式民主理論等理論為基礎,以余杭中泰事件和廈門px項目事件為例,展開分析。通過對典型案例的透視以及案例間的比較分析研究,發(fā)現兩個案例在環(huán)境事件處置中存在著輿論環(huán)境、項目屬性等客觀因素差異。在此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以及數據分析得出政府回應、決策參與、信息公開的公眾滿意度是項目支持率的重要影響因素。而要提升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成效,就需要積極的政府回應、有效的公眾決策參與以及主動的信息公開。雖然兩個案例在應急處置中存在...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徑
1.5 研究創(chuàng)新與不足
2 理論基礎概述和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概述
2.1.1 政府應急管理理論
2.1.2 行政組織理論
2.1.3 新公共管理理論
2.1.4 協(xié)同理論理論
2.2 國內外文獻綜述
2.2.1 國內文獻綜述
2.2.2 國外文獻綜述
2.2.3 文獻綜述簡要評述
3 典型案例全景呈現
3.1 余杭“中泰”事件梳理
3.1.1 事件背景
3.1.2 應急處置特點
3.2 廈門px項目事件梳理
3.2.1 事件背景
3.2.2 應急處置特點
3.3 兩個典型案例的比較分析
3.3.1 輿論環(huán)境差異
3.3.2 事件應急處置差異
3.3.3 事件項目屬性差異
3.4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3.4.1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效果差異
3.4.2 關于處置效果的研究假設
3.4.3 模型構建與變量賦值
3.4.4 應急處置效果研究設計
3.4.5 量表信度分析
3.4.6 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3.4.7 研究結論與討論
4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1 決策信息共享不暢
4.1.1 項目信息缺失
4.1.2 信息被動公開
4.1.3 輿論信息泛化
4.2 項目規(guī)劃缺乏權威性與科學性
4.2.1 項目規(guī)劃與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沖突
4.2.2 項目前期評估流程不規(guī)范
4.3 決策項目支持率低
4.3.1 參與主體缺乏多元性
4.3.2 缺乏聯動制度體系
4.3.3 公眾鄰避心理的負面沖擊
4.4 問題識別與回應能力低
4.4.1 刻意規(guī)避爭議問題
4.4.2 政府回應欠佳
5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5.1 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數字化不足
5.1.1 存在應急數據共享壁壘
5.1.2 缺乏便捷政府服務平臺
5.2 垂直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5.2.1 項目規(guī)劃與城市定位存在偏差
5.2.2 綜合規(guī)劃與局部規(guī)劃沖突
5.3 矛盾化解的多元聯動不足
5.3.1 利益訴求機制失靈
5.3.2 民主監(jiān)督制度失靈
5.3.3 公眾參與制度不完善
5.4 環(huán)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管控不足
5.4.1 缺乏高效性
5.4.2 法規(guī)缺乏細致性
5.4.3 違法成本低
6 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理論思考與對策建議
6.1 關于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理論思考
6.1.1 管理向治理的思維轉變
6.1.2 城市規(guī)劃中的多元利益博弈
6.1.3 公共決策議程設置的群體制衡
6.2 關于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對策與建議
6.2.1 構建網格化應急響應協(xié)同機制
6.2.2 構建城市規(guī)劃決策多元主體協(xié)商機制
6.2.3 構建多元矛盾化解機制
6.2.4 構建應急處置的標準化法治體系
7 小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774523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徑
1.5 研究創(chuàng)新與不足
2 理論基礎概述和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概述
2.1.1 政府應急管理理論
2.1.2 行政組織理論
2.1.3 新公共管理理論
2.1.4 協(xié)同理論理論
2.2 國內外文獻綜述
2.2.1 國內文獻綜述
2.2.2 國外文獻綜述
2.2.3 文獻綜述簡要評述
3 典型案例全景呈現
3.1 余杭“中泰”事件梳理
3.1.1 事件背景
3.1.2 應急處置特點
3.2 廈門px項目事件梳理
3.2.1 事件背景
3.2.2 應急處置特點
3.3 兩個典型案例的比較分析
3.3.1 輿論環(huán)境差異
3.3.2 事件應急處置差異
3.3.3 事件項目屬性差異
3.4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3.4.1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效果差異
3.4.2 關于處置效果的研究假設
3.4.3 模型構建與變量賦值
3.4.4 應急處置效果研究設計
3.4.5 量表信度分析
3.4.6 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3.4.7 研究結論與討論
4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1 決策信息共享不暢
4.1.1 項目信息缺失
4.1.2 信息被動公開
4.1.3 輿論信息泛化
4.2 項目規(guī)劃缺乏權威性與科學性
4.2.1 項目規(guī)劃與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沖突
4.2.2 項目前期評估流程不規(guī)范
4.3 決策項目支持率低
4.3.1 參與主體缺乏多元性
4.3.2 缺乏聯動制度體系
4.3.3 公眾鄰避心理的負面沖擊
4.4 問題識別與回應能力低
4.4.1 刻意規(guī)避爭議問題
4.4.2 政府回應欠佳
5 典型案例應急處置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5.1 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數字化不足
5.1.1 存在應急數據共享壁壘
5.1.2 缺乏便捷政府服務平臺
5.2 垂直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5.2.1 項目規(guī)劃與城市定位存在偏差
5.2.2 綜合規(guī)劃與局部規(guī)劃沖突
5.3 矛盾化解的多元聯動不足
5.3.1 利益訴求機制失靈
5.3.2 民主監(jiān)督制度失靈
5.3.3 公眾參與制度不完善
5.4 環(huán)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管控不足
5.4.1 缺乏高效性
5.4.2 法規(guī)缺乏細致性
5.4.3 違法成本低
6 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理論思考與對策建議
6.1 關于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理論思考
6.1.1 管理向治理的思維轉變
6.1.2 城市規(guī)劃中的多元利益博弈
6.1.3 公共決策議程設置的群體制衡
6.2 關于環(huán)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對策與建議
6.2.1 構建網格化應急響應協(xié)同機制
6.2.2 構建城市規(guī)劃決策多元主體協(xié)商機制
6.2.3 構建多元矛盾化解機制
6.2.4 構建應急處置的標準化法治體系
7 小結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774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indaojc/377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