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權力的意識形態(tài)——領導者公共形象塑造的符號學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高靜;;論現(xiàn)代領導形象的構(gòu)建維度[J];攀登;2010年01期
2 秦德君;;領導者如何成為公共舞臺上的優(yōu)秀“藝術家”[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單傳友;;時間間距:意義的創(chuàng)生之渠——兼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孫國東;;法律哲學的社會—政治基礎——論馬克思法律理論建構(gòu)的“社會—政治法律哲學進路”[J];北方法學;2008年05期
3 李金輝;;20世紀西方“新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反思[J];北方論叢;2009年05期
4 沈湘平;;以“回到”的方式“經(jīng)過”[J];北方論叢;2010年01期
5 徐曉風;劉愛軍;;論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功能——兼談盧卡奇《社會存在本體論》中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J];北方論叢;2011年03期
6 黃輝;;缺失與建構(gòu):法律意識形態(tài)主體性反思[J];比較法研究;2010年02期
7 牛志鑫;;理論上的反人道主義思想初探[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9期
8 沈湘平;;回到整體的歷史科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曹毅哲;;社會意識的歷史繼承性和社會遺傳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祝利民;;由意識形態(tài)對歷史的遮蔽到馬克思分工理論對歷史的解蔽[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俞吾金;;G.A·柯亨的功能解釋理論批判——兼論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決定論的新形式[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金瑤梅;;試論阿爾都塞后期自我反思的三大緣起[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3 李龍;;文學理論的“問題性”:語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4 陳粵;;略論馬克思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的理論語境[A];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期文學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C];2008年
5 干成俊;;意識形態(tài)辯證法——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解讀[A];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紀念“蕪湖會議”暨“兩學會”成立30周年論文集[C];2008年
6 王南n\;;歷史行動或改變世界的哲學何以可能——從后馬克思主義回歸馬克思[A];實踐哲學的使命——首屆“漢語學界實踐哲學論壇”發(fā)言文稿[C];2011年
7 徐長福;;馬克思的實踐哲學與唯物史觀的張力面面觀[A];實踐哲學的使命——首屆“漢語學界實踐哲學論壇”發(fā)言文稿[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lián)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陳紅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xiàn)路徑[D];南開大學;2010年
3 陳愛萍;第二國際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史清竹;馬克思貨幣哲學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徐奉臻;從“隱性自在”到“顯性自為”[D];吉林大學;2011年
6 趙異;康德、馬克思、海德格爾實踐與認識關系思想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董震;尋找屬人的希望[D];吉林大學;2011年
8 賀慶國;在歷史和歷史性之間[D];吉林大學;2011年
9 孔揚;《資本論》研究方法的世界觀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楊曉;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艷艷;社會進步標準的當代闡釋[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慶豹;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程治隆;盧卡奇社會存在本體論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4 劉楠;對馬克思恩格斯分工思想的一些認識[D];西北大學;2011年
5 劉賀;馬克思與生態(tài)學思想的關系及其實踐意蘊[D];河南大學;2011年
6 吳鳴;恩格斯晚年對唯物史觀的貢獻[D];河南大學;2011年
7 鄒亮春;歷史唯物主義的“地理學轉(zhuǎn)向”[D];吉林大學;2011年
8 莊忠正;歷史哲學還是歷史科學[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時松;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的當代建構(gòu)[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胡樂野;獨立的聲音[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琳;;科學提升領導者的自控能力[J];當代江西;2009年05期
2 胡衛(wèi)國;;領導者的威信及影響威信的心理因素[J];領導科學;1986年01期
3 劉軍;;領導者的“傾聽”藝術[J];鄉(xiāng)鎮(zhèn)論壇;1991年11期
4 趙劍華;;有限權力論遵循的五項法則[J];新東方;2006年05期
5 黃鐵鷹;;一只羊的領導生涯[J];商界(中國商業(yè)評論);2006年03期
6 湯效禹;張虹;張玉萍;;淺談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及其應用[J];中國招標;2009年50期
7 朱昌遠;;為何做一名寬容的領導者[J];領導科學;1988年07期
8 李毓;;論領導者的影響力[J];合肥教院學報;1999年01期
9 魏巍;;優(yōu)秀的領導者首先應是優(yōu)秀的被領導者嗎?[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年18期
10 王宗廷;;下屬的心理與領導原則[J];領導科學;198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陳志軍;李鵬程;;雙重人格視角下的領導模式探討[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2 張進蒙;;領導魅力新探[A];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錫炎;;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中的科學領導與領導科學[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辛鋒;;公信力是怎樣一個范疇[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畢廷延;韓金玲;;學習型社會中的學習型領導[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章勇;;西方領導理論視閾下的女性領導力形塑初探[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趙福生;;雙重背景下進一步發(fā)展中國領導科學的思考[A];“領導科學發(fā)展30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那仁敖其爾;;馬克思主義人格化是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的根本保證——三談領導文化[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文中 河南省孟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權與威的辯證法[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9年
2 河南省林州市文化局 楊玉東;上級如何把握與下級相處的藝術[N];中國人事報;2009年
3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姚勁松;領導下屬的藝術[N];組織人事報;2000年
4 寧華文;感悟領導力[N];寧波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徐磊;“領導是一份世俗而平凡的工作”[N];蘇州日報;2010年
6 廖海敏;切實加快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的根本舉措[N];開封日報;2011年
7 永平縣人民法院副院長 余文星;要善于運用科學思想方法指導工作[N];大理日報(漢);2010年
8 市安監(jiān)局副局長 謝石中;副職領導應當 具備“六種能力”[N];衡陽日報;2010年
9 記者 李鳳霞;劉峰教授來周開講管理創(chuàng)新與領導藝術[N];周口日報;2010年
10 于虹;淺議如何當好副職[N];伊春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毓航;領導藝術的審美解讀[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柴世欽;領導干部價值觀的結(jié)構(gòu)、功能與生成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林;隱性領導的基本方式及實現(xiàn)途徑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馬箭;領導者公共形象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李哲;我國行政領導方式變革問題探要[D];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2008年
4 黃業(yè)雷;網(wǎng)絡社會視閾下虛擬領導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柳青;老子領導思想探析[D];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2010年
6 謝勝藍;朱昒基的領導魅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梁爽;學習型領導的實現(xiàn)方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崔驊;領導活動中的追隨者研究[D];延安大學;2010年
9 王水浩;論領導者非權力影響力及其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2年
10 李麗麗;行政領導者公共形象塑造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825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indaojc/258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