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交叉融合下科研團隊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
本文選題:高?蒲袌F隊 + 學科交叉 ; 參考:《中國高校科技》2017年10期
【摘要】:學科專業(yè)交叉融合背景下,提高高?蒲袌F隊創(chuàng)新能力,對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的順利展開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加快科研團隊管理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科研團隊組織管理;第二,加快科研績效評估機制改革,建立科學的科研績效評估體系;第三,加快單一的科研激勵機制改革,實現(xiàn)激勵機制的創(chuàng)新;第四,加快傳統(tǒng)封閉的科研方式改革,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步伐,不斷提高高校科研團隊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與水平。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done well: first,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peed up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novate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second, speed up the reform of the mechanism of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stablish a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third,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a sing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centive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urth, speed up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lose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engthen the pace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overal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協(xié)和學院;
【分類號】:G6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晨光;論高校科研團隊[J];科學與管理;2003年04期
2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輝;高?蒲袌F隊的領導行為基礎、行為模式及有效領導原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3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輝;淺議高?蒲袌F隊的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4 李晨光,李子和,夏亮輝;試論高?蒲袌F隊的評估[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5 張志紅;淺議高?蒲袌F隊的人力資源管理[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4年06期
6 張海燕;陳士俊;王怡然;柳州;王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高?蒲袌F隊影響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7 萬群;劉衛(wèi)東;;高校科研團隊業(yè)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高?萍寂c產業(yè)化(學術版);2006年S2期
8 林萍;;高校科研團隊的現(xiàn)狀與構建措施探析[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姜清奎;王貫中;;地方高?蒲袌F隊建設的制約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科學與管理;2007年01期
10 邵燕波;;高校科研團隊激勵機制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姜穎南;伍玉林;;中國高?蒲袌F隊建設的現(xiàn)存困境及其對策研究——以“諾貝爾”現(xiàn)象為例[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趙中洲;時云;郭瑩;;論高?蒲袌F隊的建設[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3 魏海燕;郅艷;李晗;;基于軍民融合視角的國防高?蒲袌F隊績效評估體系建設[A];《科技進步與對策》學術年會(2011)“軍民融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惠峗;劉陽;;高?蒲袌F隊激勵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江增輝;;高校創(chuàng)新性科學研究的疑惑:協(xié)同作戰(zhàn)還是孤軍奮戰(zhàn)?[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6 周東升;趙亞萍;程艷旗;;基于知識共享的高校科研團隊知識管理系統(tǒng)[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魏溯華;劉曦;楊大方;姜迎;;淺議高?茀f(xié)工作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C)[C];2009年
8 郭惠廣;李丹丹;;參加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活動的實踐與思考[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吉首大學 申緒湘;高?蒲袌F隊 不宜“近親繁殖”[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馮海波;青年骨干挑起研究大梁[N];廣東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國元;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共享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輝琴;高?蒲袌F隊內部知識轉移績效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葛優(yōu);高校科研團隊心理契約的構建[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吳艷玲;高?蒲袌F隊內部的知識轉移模式與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馬瑩瑩;高?蒲袌F隊產學研合作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郭彥;高?蒲袌F隊內社會資本與成員間知識轉移關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姜雪;高校科研團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王濤;高?蒲袌F隊的激勵機制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8 叢智慧;高?蒲袌F隊知識共享激勵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9 賈紅鳳;高?蒲袌F隊知識共享水平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10 林琳;高?蒲袌F隊成長影響因素及水平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79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97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