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認同與非任務績效關系的元分析
本文關鍵詞:組織認同與非任務績效關系的元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組織認同 非任務績效 元分析 調節(jié)效應
【摘要】:以元分析技術為手段,探討組織認同與非任務績效間的關系問題,分析相關邊界條件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樣本來源于97項國內外研究的108個獨立樣本(n=35344),且符合元分析標準。結果發(fā)現(xiàn),整體上組織認同與非任務績效呈中等程度相關關系(r=0.68);基于員工個人特質因素,兩者關系強度在性別、任職年限及學歷上會呈現(xiàn)細微差別;而在行業(yè)、文化背景條件下,差異較大,服務行業(yè)員工、中國情境下關系較強。此結果提供了量化的組織認同與非任務績效的關系估計,研究為今后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方向,在提升組織競爭軟實力方面具有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商學院;安徽大學管理學院;
【關鍵詞】: 組織認同 非任務績效 元分析 調節(jié)效應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組織身份認同的差異性對員工雙元績效影響路徑研究”(7120206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差錯管理氛圍對創(chuàng)新行為的跨層次影響:基于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及其研發(fā)人員的實證研究”(71372183) 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項目“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2012SJJD006)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人才項目之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yǎng)資助計劃項目(05201350)
【分類號】:F272.92
【正文快照】: 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背景要求優(yōu)化經濟增長結構,發(fā)展創(chuàng)新驅動要素,聚焦組織領域,新常態(tài)帶來的是企業(yè)間競爭領域的擴張,弱化了業(yè)績指標評價作用的同時更加強調人力資本的競爭優(yōu)勢。因此在幫助員工完成本職工作之余重視員工自主性的發(fā)揮,積極引導其職務外行為與組織目標一致,強化其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翼;廖建橋;;任務績效和非任務績效結構理論研究述評[J];管理評論;2006年10期
2 韋慧民;龍立榮;;領導信任影響下屬任務績效的雙路徑模型研究[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8年09期
3 王澤瀚;;辱虐管理與員工滿意度及任務績效:心理挫敗感的中介作用[J];生產力研究;2013年01期
4 謝冰;;員工績效考評中的非任務績效因素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7年05期
5 劉云;目標設置與任務績效的關系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5年02期
6 姚若松;陳懷錦;苗群鷹;;基于任務績效的人格模型統(tǒng)計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3年17期
7 唐春勇,陳維政;任務績效、關聯(lián)績效與結構體系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05年17期
8 韓翼;廖建橋;;績效分離性對任務績效和關系績效影響研究[J];工業(yè)工程;2006年04期
9 付景濤;;工資結構對知識型員工非任務績效的影響[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10 李貴卿;井潤田;宋照禮;;工作-家庭融合的效應及其分類管理策略[J];當代財經;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石磊;曹蓉;;具體目標一定優(yōu)于模糊目標嗎?——以任務復雜性的視角進行驗證[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汪潔;團隊任務沖突對團隊任務績效的影響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香兒;辱虐管理對員工任務績效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2 郭騰飛;精神型領導有效性的追蹤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3 王永;網絡代表者角色對其自身任務績效和建言行為的影響[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王騰飛;企業(yè)直線主管領導力對員工任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年
5 李軍梅;國企員工心理所有權與任務績效、關聯(lián)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6 王兢巖;基于調節(jié)焦點理論的反饋效果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向倩雯;國有企業(yè)員工組織公正感與任務績效、關聯(lián)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8 唐錚;精神型領導有效性的追蹤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9 張淑熙;河南省處級黨政領導者自律品質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10 蔡勝軍;“認知適合”理論與“接近—兼容”原則的整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839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08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