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視域下旅游地美食符號的建構:飲食景觀化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13:35
對旅游地而言,飲食景觀是美食資源永續(xù)存在的一種形態(tài);對旅游者來說,飲食景觀既是旅游地有形符號的展示,又是無形符號的體驗①。因此,飲食景觀是游客在旅游過程中通過符號的感知、符號的生產(chǎn)和消費、符號的傳播等過程主動構建的旅游地美食標識。本文在充分界定美食旅游、飲食旅游、飲食景觀等概念的基礎上,以符號學實踐理論為依托,從游客視角去解讀美食符號建構的主觀和客觀因素,為全面認識飲食景觀的構成要素和建構過程提供了研究思路。
【文章來源】:江蘇商論. 2019,(1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美食旅游與美食旅游目的地
(一)美食旅游
1. 核心產(chǎn)品說。
2. 消費體驗說。
3. 旅游文化說。
4. 旅游景觀說。
(二)美食旅游目的地
二、飲食景觀化:旅游地的美食符號
(一)飲食景觀的內(nèi)涵
(二)飲食景觀:顧客視角下的美食符號
1. 展示性景觀要素是飲食景觀被感知的基礎。
2. 參與性景觀要素是飲食景觀被建構的條件。
3. 傳播介質是飲食景觀被重塑的載體。
三、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旅游者符號實踐的概念框架及其動態(tài)分析[J]. 陳崗. 旅游學刊. 2018(11)
[2]基于游客感知的揚州飲食景觀IPA分析[J]. 滕云,王新馳,潘小雪. 美食研究. 2018(03)
[3]旅游者符號實踐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詩詞為例[J]. 陳崗. 人文地理. 2015(05)
[4]旅游吸引物符號的三種形態(tài)及其研究展望[J]. 陳崗. 旅游科學. 2013(03)
[5]國外美食與旅游研究述評——兼談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現(xiàn)象[J]. 管婧婧. 旅游學刊. 2012(10)
[6]文化視角下的食物景觀初探——以Gilroy鎮(zhèn)大蒜節(jié)為例[J]. 方百壽,孫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09)
[7]美食節(jié)感知質量及提升策略研究[J]. 張濤. 旅游學刊. 2010(12)
[8]基于游客需求的我國地方美食旅游發(fā)展探討[J]. 吳曉東,康珺. 江蘇商論. 2010(06)
[9]旅游者對廣州飲食文化景觀形象感知的實證研究[J]. 蔡曉梅,賴正均. 人文地理. 2007(01)
[10]旅游、旅游體驗和符號——對相關研究的一個評述[J]. 謝彥君,彭丹. 旅游科學. 2005(06)
本文編號:3135394
【文章來源】:江蘇商論. 2019,(11)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美食旅游與美食旅游目的地
(一)美食旅游
1. 核心產(chǎn)品說。
2. 消費體驗說。
3. 旅游文化說。
4. 旅游景觀說。
(二)美食旅游目的地
二、飲食景觀化:旅游地的美食符號
(一)飲食景觀的內(nèi)涵
(二)飲食景觀:顧客視角下的美食符號
1. 展示性景觀要素是飲食景觀被感知的基礎。
2. 參與性景觀要素是飲食景觀被建構的條件。
3. 傳播介質是飲食景觀被重塑的載體。
三、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旅游者符號實踐的概念框架及其動態(tài)分析[J]. 陳崗. 旅游學刊. 2018(11)
[2]基于游客感知的揚州飲食景觀IPA分析[J]. 滕云,王新馳,潘小雪. 美食研究. 2018(03)
[3]旅游者符號實踐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詩詞為例[J]. 陳崗. 人文地理. 2015(05)
[4]旅游吸引物符號的三種形態(tài)及其研究展望[J]. 陳崗. 旅游科學. 2013(03)
[5]國外美食與旅游研究述評——兼談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現(xiàn)象[J]. 管婧婧. 旅游學刊. 2012(10)
[6]文化視角下的食物景觀初探——以Gilroy鎮(zhèn)大蒜節(jié)為例[J]. 方百壽,孫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09)
[7]美食節(jié)感知質量及提升策略研究[J]. 張濤. 旅游學刊. 2010(12)
[8]基于游客需求的我國地方美食旅游發(fā)展探討[J]. 吳曉東,康珺. 江蘇商論. 2010(06)
[9]旅游者對廣州飲食文化景觀形象感知的實證研究[J]. 蔡曉梅,賴正均. 人文地理. 2007(01)
[10]旅游、旅游體驗和符號——對相關研究的一個評述[J]. 謝彥君,彭丹. 旅游科學. 2005(06)
本文編號:3135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31353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