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研究 ————以山東墨龍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4-17 00:41
現行《資產減值》準則于2006年頒布,至今已過去十四年。該準則意在減少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但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大量學者發(fā)現這種行為依然存在,越來越多使用資產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甚至是財務造假的企業(yè)也被學者一一揭露出來。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上市公司資產減值盈余管理行為的存在與否,以及其具體的動機、手段及后果,從而提出完善資產減值相關準則的建議。為了探討現行準則下,資產減值盈余管理行為是否依舊存在,本文首先以存貨跌價準備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為例,利用具體項目法對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資產減值計提與轉回轉銷行為進行考察,發(fā)現上市公司中確實存在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行為。因此,本文再利用具體項目法所剝離出來的單項操縱性應計與具體的盈余管理動機進行回歸檢驗,發(fā)現上市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行為中存在明顯的大清洗動機,其中,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行為還存在著扭虧動機和管理層變更動機。此外,上市公司傾向于在具有大清洗動機和管理層變更動機的年份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而在具有扭虧動機的年度少提資產減值準備。為了進一步分析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具體手段,本文再以山東墨龍...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
1.5 本文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第2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
2.1 盈余管理的相關研究
2.1.1 盈余管理的相關概念
2.1.2 單項應計與總應計項的測量方法及比較
2.2 資產減值的盈余管理研究
2.2.1 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動機
2.2.2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手段
2.2.3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后果
2.2.4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特征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經驗證據分析
3.1 研究假設
3.2 模型選擇
3.3 數據選擇及來源
3.4 研究結果與分析
3.4.1 存貨跌價準備的相關研究結果
3.4.2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研究結果
3.5 結論
第4章 案例背景概況
4.1 山東墨龍背景介紹
4.2 選取山東墨龍的理由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動機
5.1.1 大清洗動機:巨額計提資產減值為扭虧埋下伏筆
5.1.2 扭虧動機:少提及轉回資產減值以避免被特殊處理
5.2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手段
5.2.1 巨額計提流動資產減值并在未來轉回
5.2.2 提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并在未來不計提
5.3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后果
5.3.1 山東墨龍的財務狀況整體并無明顯改善
5.3.2 山東墨龍資產減值盈余管理行為將降低資本市場效率
5.3.3 山東墨龍巨額計提資產減值引起的外界關注不利于其發(fā)展
5.4 小結
第6章 研究結論、建議及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相關建議
6.3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2214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
1.5 本文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第2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
2.1 盈余管理的相關研究
2.1.1 盈余管理的相關概念
2.1.2 單項應計與總應計項的測量方法及比較
2.2 資產減值的盈余管理研究
2.2.1 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動機
2.2.2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手段
2.2.3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后果
2.2.4 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特征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經驗證據分析
3.1 研究假設
3.2 模型選擇
3.3 數據選擇及來源
3.4 研究結果與分析
3.4.1 存貨跌價準備的相關研究結果
3.4.2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研究結果
3.5 結論
第4章 案例背景概況
4.1 山東墨龍背景介紹
4.2 選取山東墨龍的理由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動機
5.1.1 大清洗動機:巨額計提資產減值為扭虧埋下伏筆
5.1.2 扭虧動機:少提及轉回資產減值以避免被特殊處理
5.2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手段
5.2.1 巨額計提流動資產減值并在未來轉回
5.2.2 提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并在未來不計提
5.3 山東墨龍利用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后果
5.3.1 山東墨龍的財務狀況整體并無明顯改善
5.3.2 山東墨龍資產減值盈余管理行為將降低資本市場效率
5.3.3 山東墨龍巨額計提資產減值引起的外界關注不利于其發(fā)展
5.4 小結
第6章 研究結論、建議及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相關建議
6.3 研究局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2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379221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