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最大值探測及其在配對交易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8-10-17 09:16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基于嚴格理論的數學模型在實際配對交易中的應用。通過對配對交易策略的分析,本文將配對交易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從數學角度給出了定量的刻畫。同時,本文對配對交易中的兩個關鍵點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即交易對的選擇和建倉時間的選取問題。對于交易對的選擇,本文采用了統(tǒng)計學中的協(xié)整方法,嘗試在協(xié)整的意義下尋找價值存在緊密內在聯(lián)系的證券進行配對交易,力求發(fā)掘更多更好的交易機會。對于建倉時間的選取,本文給出了最大值探測模型與配對交易建倉時間選取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即從理論上講,使用該類模型可以選取建倉時間使得配對交易的收益最大化。 為了將最大值探測模型融入到實際配對交易中,并實現(xiàn)相應的程序化交易方法,從而實現(xiàn)本文的研究目標,本文首先對現(xiàn)有的最大值探測模型在最大值目標選取、模型求解方法上的異同之處進行了比較分析。接著對一類特殊的最大值探測問題一均值回復過程的局部極限最大值的探測問題進行了展開討論。并深入探討了將該理論模型用于實際配對交易中間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包括金融價格時間序列的協(xié)整檢驗方法、均值回復過程的參數估計、以及均值回復過程最大值探測理論模型的數值實現(xiàn)方法,為理論模型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可能。 在此基礎上,本文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配對交易程序化測試框架,并用MATLAB軟件進行實現(xiàn),其中包括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證券價格序列的協(xié)整判斷與投資組合參數估計,最大值探測模型的參數估計,交易策略的實現(xiàn)與最優(yōu)建倉時間的計算,以及最后的算法表現(xiàn)的評估。同時,基于該套框架,利用期貨市場歷史數據,本文對該套程序化配對交易算法的表現(xiàn)進行了測試,并與當前常用的配對交易建倉時間選擇的策略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該交易算法的表現(xiàn)較為理想,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的表現(xiàn)要優(yōu)于當前常用的配對交易建倉時間選擇的策略。 本文首次將最大值探測技術這個純理論的模型方法應用到配對交易中,發(fā)現(xiàn)了最大值探測這類理論方法在實際配對交易中的用武之地,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配對交易程序化框架,是一次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嘗試。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strict theory in actual pairing transac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iring trading strategy, some key concepts in pairing transaction are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thematic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two key points in the matching transaction, that is, the choice of the transaction pair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time of establishing the position. For the choice of transaction pairs, this paper uses the cointegration method in statistic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value of closely related securities in the sense of matching transactions,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and better trad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selection of building time, this paper gives the important relation between the maximum detection model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time of build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iring transaction, that is, theoretically speaking, using this kind of model can select the time of building the position to maximize the profit of the paired transaction.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maximum detection model into the actual pairing transaction, and realize the corresponding program transaction method, so as to realize the research goal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firstly selects the existing maximum detection model in the maximum value targe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model solving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n, the detection of the local limit maximum of a special maximum detection problem, the mean recovery process, is discussed.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ecessary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pairing transactions, including the cointegration test method of financial price time series and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mean recovery process. The numerical realization method of the maximum detection model of the mean recovery process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mplete program testing framework for pairing transactions, which is implemented by MATLAB software, including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ointegration judgment of securities price series and portfolio parameter estimatio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detection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ing strategy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optimal position time,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algorithm.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and us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futures market, this paper tes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grammed pairing algorithm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current strategy of choosing the time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pairing trans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s satisfactory and in most cases th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urrent common strategy of choosing the time to build a position in a pair of transa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maximum detection technique, a pure theoretical model method, is first applied to the pairing transaction, and the opportunity of applying the maximum detection theory to the actual pairing transaction is found. On this basis, a set of complete pairing transaction procedural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n innovative attempt.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24;F83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竹薇;潘文雨;;關于我國認股權證市場的一些相關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7年10期

2 丘冠英;胡日東;;在連續(xù)時間條件下消費和投資最優(yōu)準則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3 章后甜;張紅;;基于馬爾可夫模型的礦區(qū)土地利用動態(tài)變化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周冬亮;;基于Wiener過程的動產質押補貨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0年06期

5 秦川;李向玲;;淺議產品質量的優(yōu)化管理[J];魅力中國;2010年12期

6 張曉梅;;概率統(tǒng)計在電源網格分析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1年16期

7 劉新立;隨機過程與隨機模擬在水災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經濟科學;2003年01期

8 齊楠楠;王笑坤;;供應鏈可靠性的隨機模型[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6年19期

9 王艷;王軍;李彩云;;中國市場期權定價與風險控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年21期

10 程希駿,武義青;利率隨機過程下的債券價值變動預測[J];預測;199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力;湯光華;李世楷;;關于集值隨機過程和Fuzzy集值隨機過程的若干性質[A];模糊集理論與應用——98年中國模糊數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選集[C];1998年

2 洪昆輝;;論心理活動的隨機過程原理及數學表達[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3 陳繼祥;張臻鳴;;經濟系統(tǒng)中的馬氏隨機過程[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3卷)[C];1995年

4 劉烴;鄭慶華;管曉宏;屈宇;陳欣琦;;基于隨機實驗的蠕蟲傳播預測研究[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何蘊龍;陸述遠;;混凝土重力壩隨機地震動力響應分析[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1996年

6 姚繼濤;趙國藩;浦聿修;;結構抗力的獨立增量過程概率模型[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0年

7 戴樹和;;人因失誤分析——當代設備安全管理日益受到重視的新領域[A];第六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壓力容器先進技術精選集[C];2005年

8 尚玫;;約束力學系統(tǒng)的隨機問題研究進展[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呂志坤;;基于正交基下線性逼近的圖象處理方法[A];199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9年

10 徐德光;;隨機過程在混勻配料實踐中的應用[A];2003年11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 林全;概率、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第4版)[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2 ;21世紀統(tǒng)計學系列教材《應用隨機過程》[N];中國信息報;2004年

3 國泰君安 莫言鈞邋翟鵬;中期調整和權益資本收益率策略[N];證券時報;2007年

4 廣發(fā)期貨發(fā)展研究中心 許江山 編譯;投資沖擊與經濟周期[N];期貨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鄭晉鳴;江蘇高校為提高研究生質量“探路”[N];光明日報;2006年

6 藍;北郵社應用型本科教材開發(fā)初具成效[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7 記者 涂桂林;北郵社計劃三年內開發(fā)百種獨立學院教材[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陳昌成;IBM診脈中國地產業(yè)開出管理方[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9 平安期貨 羅俊江;利用GARCH模型預測期指套保比例[N];證券時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操秀英;概率論科學的默默探索者[N];科技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云鳳;基于隨機過程的磨損可靠性預測及若干問題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2 王志華;大型工程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和試驗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3 代樹武;粗糙界面散射和粗糙板中的彈性波[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聲學研究所);2000年

4 劉章軍;工程隨機動力作用的正交展開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5 高海音;隨機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理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趙建印;基于性能退化數據的可靠性建模與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7 張小強;幾類高效入侵檢測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8 劉超;火力控制中的隨機穿越模型與射擊效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9 任淑紅;民航發(fā)動機性能可靠性評估與在翼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10 郭同德;GIS中空間數據位置不確定性的模型與試驗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超斌;神舟飛船熱控系統(tǒng)循環(huán)泵可靠性評估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2 王永菲;響應面法的數值方法研究及其在懸掛參數優(yōu)化中的應用[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劉穎;網絡流量尺度行為的分析與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4 梁孟寧;永久過程與一般隨機過程的關系[D];湘潭大學;2013年

5 馬曉麗;利率期限結構模型及其在融資決策問題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立;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研究及實證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7 王曉燕;涉及投資的保險公司破產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肖鵬;終端區(qū)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與控制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崔小兵;C[0,,1]空間上一類極端事件概率的估計[D];廈門大學;2007年

10 劉力豐;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雙隨機基金評測模型及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762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2762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fc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