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管與國家的理性選擇
[Abstract]: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has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Several existing supervision theories can not explain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banking regulatory system-the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s control over bank equity, personnel, and so on.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 rational choic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is kind of characteristic reflects the national system strength, and having certain system strength is the rational choice for the country to guarante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but it also faces the inherent impact of marketization, and its future will depend on the rational and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national capacity.
【作者單位】: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F83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胡明;;歷史學派與德國特殊發(fā)展道路[J];德國研究;2008年03期
2 類承曜;;銀行監(jiān)管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3 董志強;;制度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論[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4 張杰;;市場化與金融控制的兩難困局:解讀新一輪國有銀行改革的績效[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紅先;試論西方經(jīng)濟學的分析方法對中國經(jīng)濟學的影響[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2 趙靖偉;司漢武;林秀梅;;適度規(guī)模經(jīng)營與農(nóng)民增收和農(nóng)村發(fā)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16期
3 阮維童;李裕鴻;;擴大內(nèi)需下我國對外貿(mào)易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02期
4 盧寶蕊;;龍頭企業(yè)的組織理念與新農(nóng)村建設[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朱富強;;法經(jīng)濟學在立法中的應用審視——主流的經(jīng)濟分析法學之批判[J];北方法學;2007年05期
6 宋冬林;徐懷禮;;災害經(jīng)濟學方法論初探——基于馬克思兩種關系再生產(chǎn)理論[J];北方論叢;2009年03期
7 徐佳;;重商主義的嵌入性分析——以歐洲民族國家建設時期為例[J];北方論叢;2009年06期
8 張?zhí)K;;責任與效益——美國高等教育新問責制的興起、發(fā)展與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9 朱松嶺;陳星;;“大陸臺商”的非植根性狀態(tài)與植根性趨勢——基于新經(jīng)濟社會學視角的審視[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10 張斌;淺論當代科學的發(fā)展特性[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付才輝;;經(jīng)濟增長的微觀制度基礎[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常婧;;轉(zhuǎn)型社會政治文化系統(tǒng)復雜性結構初探[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劉樹君;;經(jīng)濟學中是否存在波普爾遺產(chǎn)?[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劉阿榮;;全球經(jīng)濟倫理的重建:金融海嘯的省思[A];海峽兩岸道德發(fā)展論[C];2008年
5 李鵬程;;“資本”的文化哲學反思[A];上海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論壇2007論文集[C];2007年
6 岳天明;;試論我國教育人類學的學科定位與學科精神[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胡樂明;;工具理性主義及其批判——兼論經(jīng)濟理論的評價標準[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閆永琴;焦斌龍;;從現(xiàn)實走向空洞——現(xiàn)代主流經(jīng)濟學現(xiàn)狀以及對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9 楊忠孝;;強制信息披露制度下的中小股東利益保護[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10 李巍;;從IPE到GPE:一個交叉學科的成長史[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晨;盛宣懷近代化思想與官督商辦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汪毅霖;以自由作為發(fā)展的理論框架和經(jīng)驗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李飛;企業(yè)成長路徑與商業(yè)模式的動態(tài)演進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魏建;當代西方法經(jīng)濟學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5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盧永華;會計科研方法論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8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孔冬;管理生態(tài)學[D];蘇州大學;2003年
10 姚紹學;最優(yōu)財政收入規(guī)模理論與實證[D];天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濟鋒;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實證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崔巖;青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外來務工青年生存狀況調(diào)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朱U,
本文編號:2181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18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