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套利”模型與短期國際資本流動
本文選題:短期國際資本 + 利率平價 ; 參考:《財經(jīng)科學》2010年08期
【摘要】:本文從人民幣升值預期、資產(chǎn)溢價、中美利差和中美稅差等方面探討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因素,并構建了基于"套匯"、"套價"、"套利"和"套稅"的"四重套利"模型,利用中美之間2002—2009年的月度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研究。研究表明:"套匯"和"套價"是短期國際資本持續(xù)流入的主要動機,而"套利"和"套稅"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其流入。因此,弱化人民幣升值預期、遏制資產(chǎn)價格膨脹和利用稅收手段將有助于解決"套利"資本過剩問題。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hort-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from the aspects of RMB appreciation expectation, asset premium, Sino-US interest margin and Sino-US tax difference, and constructs a four-fold arbitrage model based on "arbitrage", "set price", "arbitrage" and "set tax". Using the monthly data of 2002-2009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carry out an empirical study. The study shows that "arbitrage" and "set price" are the main motives for the sustained inflow of short-term international capital, while "arbitrage" and "set tax" speed up the inflow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weakening the expectation of RMB appreciation, curbing asset price inflation and using tax measures will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rbitrage capital surplus.
【作者單位】: 上海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F83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誼浩;裴平;方先明;;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及其動機——基于利率、匯率和價格三重套利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2 王琦;;關于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素計量模型的構建和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誼浩;裴平;方先明;;中國的短期國際資本流入及其動機——基于利率、匯率和價格三重套利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成軍;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國際資本流動性的度量與檢驗[D];吉林大學;2007年
2 紀蓓蓓;國際資本流入對我國房地產(chǎn)價格的影響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汪洋;1994年以來中國的資本流動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2 王琦;;關于我國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因素計量模型的構建和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3 鐘偉,覃東海;國際資本的流入結構和政府間FDI的激勵競爭[J];管理世界;2003年10期
4 汪洋;中國的資本流動:1982~2002[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5 趙晉平;中國的國際資本流入分析與展望[J];管理世界;1997年03期
6 楊勝剛,劉宗華;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貨幣供給的影響及政策分析[J];世界經(jīng)濟;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隨啟;國際資本流動的沖擊與利率平價方程的解釋[J];國際金融研究;2000年03期
2 胡援成,田滿文;歐元匯率平價探析[J];武漢金融;2004年03期
3 熊鵬,陳輝;開放經(jīng)濟下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一個新的理論框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5年03期
4 鄭直;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分析[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3年01期
5 熊鵬,陳輝;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一個新的理論分析框架[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6 白曉燕;王培杰;;資本管制有效性與中國匯率制度改革[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9期
7 江春;;購買力平價論與利率平價論的綜合及應用[J];國際金融研究;1989年11期
8 顏偉;羅楊依子;;利率平價的實證分析:基于中美兩國數(shù)據(jù)[J];統(tǒng)計與決策;2010年16期
9 李劍;;人民幣匯率平價探析[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10 孫黎娟,羅學優(yōu);再論升值預期下的人民幣匯率制度[J];山東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曾建華;李博;;不同時間長度下的利率平價實證檢驗與匯率變動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吳明華;周愛民;;我國外匯儲備對人民幣幣值的影響——影子匯率[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信達證券邋徐佳蓉;國際資本流動在我國的雙向性研究[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海通證券研究所 于建國;購買力和利率平價助推人民幣貶值[N];上海證券報;2008年
3 魯證期貨研發(fā)部 王偉娟 李賢;美元指數(shù)中期難改疲弱態(tài)勢[N];期貨日報;2009年
4 國海證券研究所熱錢專題研究小組;國際熱錢加速流入中國[N];證券時報;2008年
5 特約評論員 劉曉忠;熱錢是一種“心魔”[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6 北京首放;牛市將在高成長中繼續(xù)[N];中國證券報;2007年
7 ;最大壓力來自于外圍市場波動對心理的影響[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孫雷;實施對跨境資本征收“托賓稅”等一攬子財政政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9 尹中立;防止基金成為泡沫破滅的殉葬品[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8年
10 易鋼(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局長) 范敏(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研究所);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因素及走勢分析[N];財經(jīng)時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馬亞男;人民幣實際匯率的長短期結構、影響因素和變動趨勢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2 嚴敏;境內(nèi)外人民幣即遠期市場間聯(lián)動與定價權歸屬[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陳雪;我國人民幣匯率政策調(diào)整的時機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蘇多永;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鄒香清;貨幣危機傳染與控制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旭城;利率平價、遠期外匯市場和遠期匯率[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2 郭毅青;澳門匯率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前瞻[D];暨南大學;2002年
3 薛宏立;利率平價理論對中國的適用性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李豫生;論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人民幣匯率的走勢[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5 王飛;基于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模型的匯率聯(lián)動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偉華;基于TGARCH-M模型量化風險溢價及投資者應對金融市場正、負沖擊的非對稱反應[D];山東大學;2011年
7 丁偉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中利率與匯率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8 孔儀方;人民幣境內(nèi)外遠期市場信息優(yōu)勢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周密;匯率遠期溢價的期限結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10 李小航;人民幣利率與匯率聯(lián)動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74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07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