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所面臨的困難及其解決途徑
本文選題:人民幣國際化 + 離岸國債。 參考:《山東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是將人民幣國際化中會碰到的三個主要的困難,即國際化清算網(wǎng)絡(luò)、貨幣海外留存和離岸國債市場,以簡單明了的方式進行量化分析,并及闡述三者之間的前后順序關(guān)系,提出個人存款保險制度保障金額、離岸市場發(fā)行地點和資金來源的安排方案,以及人民幣發(fā)行數(shù)量增幅的計算要扣除海外留存和進行順逆差調(diào)整。具體調(diào)整公式如下:ΔM2-美元海外流失系數(shù)=(1+△GDP)*(1+△CPI)也就是式子左邊等于美元的國內(nèi)實際ΔM2,式子右邊等于名義GDP。由上述式子可見,在計算人民幣是否超發(fā)的時候首先要減掉境外人民幣留存量。2013年中國流通中貨幣(Mo)年末余額5.86萬億元,全年凈投放現(xiàn)金3899億元。全年GDP增長7.7%,CPI增長2.6%。年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82萬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0969元人民幣。3899/(58558-10000)*100%=8.02%即人民幣的實際增發(fā)率為8.02%在實行金屬貨幣時之所以不會形成內(nèi)貶外升的貨幣現(xiàn)象是因為多于的金屬貨幣會自動進入貯藏階段。所以貨幣發(fā)行量還要進行貿(mào)易的順逆差調(diào)整:國內(nèi)貨物實際增加量=[(當期GDP-當期NX)-(前期GDP-前期NX)]/(前期GDP-前期NX)
[Abstract]: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namely, the international clearing network, the offshore currency retention and the offshore treasury bond market, and mak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a simple and clear way. It also expounds the ord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 of arranging the amount of personal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he place of issue and the source of funds in the offshore market. And the amount of renminbi issued to increase the calculation of overseas reten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deficit. The specific adjustment formula is as follows: 螖 M _ 2-US dollar overseas loss coefficient / (1 GDP / 1 CPI) is the actual domestic 螖 M _ 2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ormula equal to the US dollar, and the right side is equal to the nominal GDP. The formula shows that the first step in calculating whether the yuan is overissued i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renminbi retained outside the country. China's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in 2013 ended the year with a balance of 5.86 trillion yuan, with a net cash of 389.9 billion yuan for the year. GDP growth for the whole year was 7. 7% and CPI was 2. 6%.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balance of the State'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as US $3.82 trilli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of RMB 1 is RMB 6.0969 RMB. 3899 / 10000 RMB / RMB 8.02%, that is, the actual increase rate of RMB issuance is 8.02%. The reason why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al devaluation and extraneous appreciation does not occur when the metal currency is implemented is because more than one metal currency will automatically enter the storage stage. So currency circulation has to adjust the trade deficit: the real increase in domestic goods = [(current GDP- current NX- (Prophase GDP- Prophase NX)] / (Prophase GDP- Prophase NX)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杰;;前瞻人民幣國際化進程[J];中國貨幣市場;2002年03期
2 巴曙松;人民幣國際化從哪里切入[J];金融經(jīng)濟;2003年08期
3 巴曙松;;人民幣國際化的邊貿(mào)之路[J];浙江經(jīng)濟;2003年15期
4 彭少琴;人民幣國際化的路有多長[J];國際融資;2004年06期
5 徐洪水;論人民幣國際化——基于人民幣周邊流通的分析[J];上海金融;2004年05期
6 閔娟;;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分析[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5年11期
7 王芬 ,章新;人民幣國際化熱的冷思考[J];粵港澳價格;2005年01期
8 查貴勇;對人民幣國際化一些問題的思考[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畢穎娟;人民幣國際化的現(xiàn)狀與途徑選擇[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人民幣國際化研究課題組;;人民幣國際化的時機、途徑及其策略[J];中國金融;200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敏;;人民幣國際化[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yīng)對”經(jīng)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黃志龍;;建議對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進行調(diào)整[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3 戴相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黃志龍;王軍;;第九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六大對沖措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5 劉義圣;;人民幣國際化探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國內(nèi)外經(jīng)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2011年
6 李稻葵;徐欣;伏霖;;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研究[A];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jīng)濟研究中心研究報告(總第42期)[C];2011年
7 宗良;彭伊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周宇;;論人民幣國際化的兩難選擇[A];全球治理:新認識與新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12年
9 鐘利瓊;曾友中;;論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組合[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10 韓長征;;人民幣國際化與中資商業(yè)銀行國際化[A];“中國入世10周年——全面開放與走向國際的中國銀行業(y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馬尼拉記者 王傳軍;菲律賓: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金石[N];光明日報;2009年
2 林利民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院研究員;人民幣國際化選擇何種模式?[N];中國國防報;2010年
3 證券時報記者 孫玉;胡汝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最有利時間已經(jīng)不多[N];證券時報;2011年
4 記者 夏心愉;歐債危機或為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契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尹世昌;香港要做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場[N];人民日報;2012年
6 王信川;人民幣國際化助推經(jīng)濟轉(zhuǎn)型[N];經(jīng)濟日報;2012年
7 中信銀行總行副行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聯(lián)席所長 曹彤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曲雙石;人民幣國際化措施密集推進[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12年
8 孫興杰;人民幣國際化需增強續(xù)航能力[N];新金融觀察;2012年
9 滕飛 國務(wù)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所產(chǎn)業(yè)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人民幣國際化要深耕細作[N];證券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榮郁;人民幣國際化應(yīng)“穩(wěn)”字當先[N];國際商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曉芹;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2 胥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4 楊現(xiàn)領(lǐng);美元錨的退出與人民幣國際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張青龍;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6年
6 徐新華;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理論與實證[D];復(fù)旦大學;2006年
7 潘理權(quán);人民幣國際化發(fā)展路徑及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建國;人民幣國際化制約因素及推進措施[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陳平;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10 陳治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芯;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裴真;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與成本比較[D];河南大學;2010年
3 李朝永;人民幣國際化風險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孟思;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經(jīng)驗借鑒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5 宋凡;新形勢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陸洋;人民幣國際化的收益與成本分析[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7 李洋;人民幣國際化相關(guān)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智偉亮;人民幣國際化制約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峻梧;人民幣與日元直接交易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影響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10 朱麗;人民幣國際化成本收益分析[D];遼寧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87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98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