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唐代鑄幣量考

發(fā)布時間:2018-05-11 03:28

  本文選題:唐代 + 鑄幣量 ; 參考:《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本文全面討論唐代鑄幣量的變化,推測了玄宗、代宗、德宗和憲宗時期的鑄幣情況。同時討論了宣宗時期鑄幣量的記載。唐代的鑄幣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天寶后江淮地區(qū)鑄幣量急劇下降,但是江淮地區(qū)鑄幣量占總鑄幣量的比例卻在不斷上升,江淮地區(qū)對于唐代鑄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coin quantity in Tang Dynasty, and infer the coins during the period of Xuanzong, Daizong, Dezong and Xianzo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cord of the amount of coins in the period of Xuan Zong. The amount of coins in Tang Dynasty was on the whole decreasing. After Tianbao, the amount of coins in Jianghuai area declined sharply, but the proportion of coins in Jianghuai area to the total amount of coins was ris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ins in the area of Jianghuai River and Huaihe River to the Tang Dynasty was increasing day by da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華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87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東升;;唐代鑄錢散論[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艷明;晉唐時期吐魯番的植棉和棉紡織業(yè)[J];敦煌研究;2005年01期

2 劉秋根,柴勇;宋代銷金禁令與銷金消費[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王元林;唐開元后的梅嶺道與中外商貿交流[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陸離;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釀酒業(yè)簡論[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劉玉峰;唐代礦業(yè)政策初論[J];齊魯學刊;2001年02期

6 劉長東;;論掠剩神信仰的起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魏明孔;隋唐手工業(yè)與居民飲食結構的改善[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6期

8 周尚兵;山南道在唐代政權安全體系中的戰(zhàn)略地位[J];史學月刊;2005年07期

9 徐東升;唐宋地方政府鑄錢管理職能的演變[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汲軍;;只此地 是生涯——辛棄疾由帶湖而瓢泉的經濟原因分析[A];紀念辛棄疾逝世8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久昌;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孫先英;論朱學見證人真德秀[D];四川大學;2005年

4 姜清波;入唐三韓人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5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王鐘杰;宋代縣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7 張安福;唐代農民家庭經濟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8 姜革文;商業(yè)·商人·唐詩[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瑩;唐宋詩詞名花與中國文人精神傳統(tǒng)的探索[D];暨南大學;2007年

10 吳樹國;唐宋之際田稅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軍風;唐代商人家庭狀況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慶濤;唐代畫家的社會身份與繪畫職業(yè)的地位[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申紅星;唐代社會的開放風氣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何莉;唐宋商人社會地位變化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5 彭瀾;宋代紙幣思想的倫理探析[D];河北大學;2006年

6 胡坤;宋代辟舉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7 單鵬;宋代土貢初探[D];河北大學;2006年

8 陳朝陽;北宋名臣文彥博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馬燕云;唐五代宋初敦煌社會消費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僧海霞;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區(qū)釀酒、用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含;山西省古代雕塑選介[J];美術;1980年01期

2 季壽榮;杜甫題畫詩選注[J];美術;1980年09期

3 汪銀輝;歙硯[J];美術;1980年09期

4 李紹明;唐代西山諸羌考略[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5 伍夫楹;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 青巖;中國音協(xié)為日本增上寺雅樂會訪華團舉行座談[J];人民音樂;1980年06期

7 周秉鈞;《盤庚》后胥a|鮮解[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0年01期

8 言;民族音樂學術交流會在南京召開[J];音樂研究;1980年03期

9 金建民;試論琵琶在唐詩中的反映[J];音樂研究;1980年04期

10 宋煥文;安陸縣發(fā)現(xiàn)唐代王妃墓[J];江漢考古;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志鵬;;從敦煌歌辭看唐代敦煌地區(qū)禪宗的流傳與發(fā)展[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郭亮;;唐代茶葉的經濟功能探析[A];第四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董智;;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城遺址保護及旅游景觀規(guī)劃設計[A];旅游學研究(第二輯)——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發(fā)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杜永毅;;唐代詩人賀知章故里考——故里在蕭山史家橋村[A];公共文化服務與圖書館實踐的創(chuàng)新——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錦繡;;唐開元二十五年《倉庫令》所載給糧標準考——兼論唐代的年齡劃分[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6 吳力群;;對唐代葡萄鏡中佛教文化特色的認識[A];全國第七屆民間收藏文化高層(湖北 荊州)論壇文集[C];2007年

7 姬永亮;;唐代誤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8 邵天杰;趙景波;;涇洛流域唐代洪澇災害初步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左漢林;;唐教坊樂工考[A];樂府與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樂府學(第三輯)[C];2007年

10 張勁松;;陳崇與東佳書堂關系的再認識——基于譜牒與地方志的分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二)[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峽;石島灣 唐代對外開放的窗口[N];中國海洋報;2000年

2 馬志軍 張?zhí)N;我國首次發(fā)掘唐代帝后合葬墓[N];中國文物報;2000年

3 陳作義;唐代甘肅傳奇小說家[N];甘肅日報;2000年

4 谷祥;唐刻《陀羅尼經》[N];解放日報;2000年

5 張雷;邢窯白釉穿帶壺[N];美術報;2000年

6 張雷;越窯及海棠式大碗[N];美術報;2000年

7 李衛(wèi);唐代馬球銅鏡與歷史上的馬球運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陳琪;鎮(zhèn)江發(fā)現(xiàn)甘露寺遺址[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浩野;關中的驢 唐代的客[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10 劉建國 秦蘇 石開西;鎮(zhèn)江北固山發(fā)現(xiàn)唐代甘露寺遺跡[N];新華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文凡;排律文獻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姜玉芳;我詩故我在——杜甫與唐代文化[D];山東大學;2005年

3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4 趙成林;唐賦分體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張菁;唐代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錦;唐代幽默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門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張勃;唐代節(jié)日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9 土屋太yP;北宋禪宗思想史及其淵源[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姬永亮;唐代計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新平;唐代詩體理論的文體學意義[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靜月;唐代書詩的書法史料價值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吳艷;兩晉南北朝與唐代比丘尼僧團比較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4 何海華;論唐代寒食清明詩[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艷平;唐代編年體史書考論[D];吉林大學;2005年

6 唐安志;唐代庶民地主家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7 白茹冰;論唐代牡丹的引種、推廣與興盛[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姬秀麗;唐代赦免制度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玉興;唐代縣主要僚佐考論[D];天津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明祿;唐代河東道經濟發(fā)展概論[D];山西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8722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722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b42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