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民間資本創(chuàng)辦民資主體中小銀行芻議——以泰隆銀行為個案
本文選題:民間資本 + 中小銀行; 參考:《現(xiàn)代經(jīng)濟探討》2010年12期
【摘要】:2010年5月7日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亦稱新三十六條)指出:"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在加強有效監(jiān)管、促進規(guī)范經(jīng)營、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yè)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nóng)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勵民間資本發(fā)起或參與設立村鎮(zhèn)銀行、貸款公司、農(nóng)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放寬村鎮(zhèn)銀行或社區(qū)銀行中法人銀行最低出資比例的限制。"該文針對這一指導意見,總結已有的以民間資本為主體的中小銀行的科學發(fā)展經(jīng)驗,并結合自身的實踐,提出7條措施建議,為有關決策者提供參考。
[Abstract]:The State Council's opinions on encouraging and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Investment (also known as New 36) published on May 7, 2010, point out: "Private capital is allowed to set up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the premise of strengthen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promoting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nd preventing financial risks,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share ratio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relaxed. To support the private capit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 and share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urban credit cooperatives. Private capital is encouraged to initiate or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village banks, loan companies, rural mutual aid unions, and so on, and to relax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minimum proportion of capital contributed by legal person banks in village and town banks or community banks. " In view of this guida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with private capital as the main body, and combines with their own practice, puts forward seven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cision makers.
【作者單位】: 浙江泰隆商業(yè)銀行;
【基金】:第45批中國博士后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銷售研究》(項目編號:2009045068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F832.2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郭戰(zhàn)琴,周宗放;基于VaR約束的商業(yè)銀行貸款組合多目標決策[J];系統(tǒng)工程理論方法應用;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向陽;;加快地方中小銀行轉型發(fā)展[J];中國金融家;2011年06期
2 曾向陽;;地方中小銀行的轉型路徑[J];中國金融;2011年14期
3 呂靜秋;董竹;趙曉波;;從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yè)依存關系看中小銀企共贏[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4 游春;胡才龍;;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銀行影響的問題研究[J];農(nóng)村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5 周鵬峰;;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放大視野 做大事業(y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0年03期
6 李卓;;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探析[J];青海金融;2011年06期
7 周德文;;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科技成果轉化領域[J];中國科技投資;2011年08期
8 陳游;;透視美國中小銀行倒閉風潮[J];投資研究;2010年05期
9 陳冠宇;;中小銀行在中小企業(yè)融資中的作用探析[J];黑龍江金融;2011年07期
10 辛古龍;;全民信貸[J];新經(jīng)濟雜志;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翔;;民間資本不能充分啟動的原因及其對策思考[A];黑龍江省生產(chǎn)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顧達華;;國內民間資本投資問題的研究[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4)[C];2004年
3 姚遠;;民間資本進入養(yǎng)老服務業(yè)的趨勢、問題及應對之策[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上)[C];2011年
4 方顯倉;;我國結構性信用脹縮:分工視角的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5 方軍雄;;銀行業(yè)規(guī)模結構、中小企業(yè)銀行信貸與經(jīng)濟增長[A];中國經(jīng)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6 劉合偉;;民營銀行:新農(nóng)村建設的路徑選擇——對新野縣民間融資狀況的調查與分析[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7 過文俊;;場外交易市場改革:臺灣之鑒與大陸所向[A];第五屆國有經(jīng)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邱兆祥;;對在我國發(fā)展民營銀行問題的若干思考[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祝健;;準入民營銀行是民營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實選擇[A];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10 吳建中;孫積安;宋小剛;何耀軍;孔建新;;西部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與金融運行的關聯(lián)性研究[A];中國投資學會獲獎科研課題評獎會論文集(2003—2004年度)[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瑤瑤;劉忠元:引導民間資本設立中小銀行[N];中國會計報;2011年
2 記者 李巧寧;引進民間資本和外資增強中小銀行實力[N];證券時報;2002年
3 李巧寧;應以民間資本和外資增強中小銀行實力[N];中國信息報;2002年
4 記者 趙曉強 實習生 王子微;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yè)渠道不斷拓寬[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5 本報實習記者 栗溶;組建縣域級或市級銀行 實現(xiàn)民間資本資本化運作[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0年
6 鞏嶠;發(fā)展中小銀行破解“融資難”[N];青島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韓如冰;中小銀行基金代銷異軍突起[N];證券時報;2005年
8 韓婷婷;中小銀行渴望“陽光”普照[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9 方南;山西力促民間資本省內投放[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10 見習記者 王春棠;開閘引水 放活民間資本[N];友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惠霞;中小銀行生存與發(fā)展研究[D];清華大學;2003年
2 朱閏龍;我國中小銀行市場可競爭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3 盧陽春;轉型期中國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yè)的制度變遷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4 宋志青;中小銀行的信貸優(yōu)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麗婭;關于民間資本投資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6 陳寧;中國中小銀行重組與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7 韓鎮(zhèn);中小銀行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齊美東;中國銀行產(chǎn)業(yè)組織市場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康立;非對稱信息條件下中小企業(yè)銀行信貸融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趙革;中國社區(qū)型銀行的制度分析[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彥睿;中小銀行風險處置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2 夏曉楠;中小銀行戰(zhàn)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3 張小麗;中小銀行支持甘肅經(jīng)濟發(fā)展問題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1年
4 林顯強;中國中小銀行開展中小企業(yè)信貸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冉皓;中國加入WTO中小銀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6 馬蓓蓓;區(qū)域性中小銀行區(qū)位分布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崔俊波;我國中小銀行信用風險內部評級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賴小萍;我國中小銀行發(fā)展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9 王霞;中小銀行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10 王麗娜;流程銀行在我國中小銀行的適應性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71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7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