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價格粘性下的貨幣政策和福利效應
本文選題:最優(yōu)貨幣政策 + 生產(chǎn)者貨幣定價 ; 參考:《世界經(jīng)濟》2010年05期
【摘要】:本文發(fā)展了開放經(jīng)濟中的貨幣政策模型,重點分析了基于不對稱價格粘性下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問題。在假定本國實行LCP而外國實行PCP的情況下,我們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外的生產(chǎn)力沖擊對本國最優(yōu)貨幣政策的影響更加復雜,其影響程度與貨幣需求彈性的大小密切相關。在納什均衡時,外國貨幣當局擁有實施貨幣政策的占優(yōu)策略,而本國最優(yōu)貨幣政策則取決于外國貨幣當局的決策。此外,定價機制的不對稱性導致了兩國福利效應的差異,納什均衡時本國居民遭受經(jīng)濟扭曲的福利損失要低于外國居民;而合作均衡則能有效地提高納什均衡時兩國總體的福利水平。
[Abstract]:This paper develops a monetary policy model in an open economy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price stickines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China implements LCP and foreign countries implement PCP, we find that the impact of productivity shocks at home and abroad on China's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is more complex, and its influence degre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lasticity of monetary demand. In Nash equilibrium, the foreign monetary authorities have the dominant strategy to implement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foreign monetary authority's decision. In addition, the asymmetry of pricing mechanism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of welfar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Nash equilibrium, the welfare loss of native reside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foreign residents. The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welfare level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Nash equilibrium.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武漢大學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不完全匯率傳遞問題研究”(70803037)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互利共贏對外經(jīng)濟開放戰(zhàn)略研究”(07AJL01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08JA790097)的資助
【分類號】:F224;F8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畢玉江;朱鐘棣;;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商品出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世界經(jīng)濟;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浚;我國出口周期性波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2 游學其;論人民幣升值趨勢及其對我國出口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范從來,曹麗;人民幣匯率走勢的實證分析——基于1994-2001年數(shù)據(jù)的判斷[J];經(jīng)濟科學;2004年01期
2 畢玉江;朱鐘棣;;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商品出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世界經(jīng)濟;2007年05期
3 孫立堅,吳剛,李安心;國際貿(mào)易中價格傳遞效應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jīng)濟文匯;2003年04期
4 鞠榮華;李小云;;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價格匯率傳遞研究[J];中國農(nóng)村觀察;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劍成;荊懿;;論新凱恩斯主義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規(guī)則理論[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2 馬紅霞;張朋;;匯率傳遞理論研究的新進展[J];國外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3 劉振林;;市場定價模式對匯率制度選擇影響研究述評[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9年02期
4 張屹山;張代強;;貨幣政策規(guī)則的穩(wěn)健性[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02期
5 許冰;葉婭芬;;基于理性預期模型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的選擇及應用[J];統(tǒng)計研究;2009年05期
6 劉愛文;艾亞瑋;;市場定價與匯率制度選擇研究述評[J];統(tǒng)計與決策;2009年09期
7 曹俊勇;;當前經(jīng)濟形勢下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年13期
8 張婧;;貨幣政策設計理論及其中國意義[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7期
9 許先普;;通貨膨脹目標制宜于現(xiàn)階段我國貨幣政策嗎?——基于彈性目標規(guī)則分析框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周彬;胡凱;;開放經(jīng)濟下不同目標制的最優(yōu)貨幣政策分析[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虹;新凱恩斯主義最優(yōu)貨幣政策綜述[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2 向維國;通貨膨脹目標制及在中國的適用性[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38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3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