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我國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渠道的體制轉(zhuǎn)換特征——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18-05-02 10:57

  本文選題:利率市場化改革 + 貨幣政策傳導; 參考:《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10年04期


【摘要】:本文考察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渠道效應的體制轉(zhuǎn)換特征。實證結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間我國貨幣政策傳導的管制利率渠道發(fā)生了兩次體制轉(zhuǎn)換,轉(zhuǎn)換之后貸款基準利率調(diào)整對產(chǎn)出和物價水平的效應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間我國貨幣政策傳導市場利率渠道發(fā)生了一次體制轉(zhuǎn)換,轉(zhuǎn)換之后同業(yè)拆借利率變動平抑產(chǎn)出和物價波動的效果都更強勁、更持續(xù)。這意味著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意味著我國利率調(diào)控由直接方式逐漸轉(zhuǎn)向主要依靠間接方式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interest rat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in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etwee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78 and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9, the regulatory interest rate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in China has undergone two institutional changes. After the conversion, the effect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loan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on both output and price level has been reduced. Between January 1996 and July 2009, there was a system change in the interest rate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arket in China. After the conversion, the effect of the change i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to calm output and price volatility is stronger and more sustainable. This means that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a stage achievement, and it also means that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feasible to change the interest rat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rom direct mode to mainly relying on indirect mod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yè)管理部;
【分類號】:F224;F82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先明,熊鵬;我國利率政策調(diào)控的時滯效應研究——基于交叉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8期

2 彭方平;王少平;;我國利率政策的微觀效應——基于動態(tài)面板數(shù)據(jù)模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3 丁志國;蘇治;杜曉宇;;溢出效應與門限特征:金融開放條件下國際證券市場風險對中國市場沖擊機理[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4 郭慶旺;賈俊雪;劉曉路;;財政政策與宏觀經(jīng)濟穩(wěn)定:情勢轉(zhuǎn)變視角[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5 盛寶蓮;馬艷梅;錢麗霞;;我國中央銀行票據(jù)發(fā)行對貨幣市場利率傳導的有效性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江春;劉春華;;貨幣政策的利率效應:來自中國過去20年的實證[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7 王召;對中國貨幣政策利率傳導機制的探討[J];經(jīng)濟科學;2001年05期

8 莫萬貴;王立元;;貨幣供應量和貸款仍是當前合適的貨幣政策調(diào)控目標[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8年02期

9 宋芳秀;;中國利率作用機制的有效性與利率調(diào)控的效果——兼論利率不宜作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調(diào)控目標[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8年02期

10 彭興韻;;加強利率機制在貨幣調(diào)控中的作用[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信貸渠道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秀榮;;農(nóng)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與發(fā)展[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06期

3 陶宇;;我國銀行業(yè)改革中的思考[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9期

4 胡瑩;仲偉周;;居民預期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實驗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章玉貴;中國經(jīng)濟增長與人民幣的國際化前景[J];商業(yè)研究;2005年03期

6 張玉梅;;后危機時代的金融風險預警[J];商業(yè)研究;2010年11期

7 王鋼;支持老汽車工業(yè)基地再鑄輝煌——振興十堰市地方汽車工業(yè)的思考[J];汽車工業(yè)研究;2001年09期

8 柳明花;李虹墨;;我國貨幣政策信貸傳導渠道實證分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9 張曉暉;于明霞;;利率政策有效性及阻滯因素的文獻綜述——兼論利率政策阻滯因素研究的必要性[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10 于明霞;柳明花;;貨幣政策信貸渠道與利率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分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瑛琨;劉艷武;趙振全;;貨幣渠道與信貸渠道傳導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兼論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2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長及結構對經(jīng)濟增長和收入分配的實證分析[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調(diào)研報告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3 何茂濤;;信貸配給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4 鄭建明;;匯率理論的最新發(fā)展及匯率變動的資產(chǎn)價格效應——兼論人民幣升值壓力下的宏觀調(diào)控思路[A];2004年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楊松;閆海;;中國人民銀行獨立性:條文分析與規(guī)范重構[A];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經(jīng)濟法:中國的視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6 于蔚;錢彥敏;;轉(zhuǎn)型經(jīng)濟中宏觀沖擊如何影響資本結構動態(tài)調(diào)整?——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胡凱;屠衛(wèi);;弗里德曼規(guī)則、托賓效應與經(jīng)濟增長[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趙偉;;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獻述評[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莊佳強;;中國貨幣政策對產(chǎn)出影響的實證分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劉莉亞;;不同經(jīng)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郁方;中國銀行業(yè)壟斷與規(guī)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馮菲;我國貨幣流通速度分析[D];南開大學;2010年

3 陳勇;宏觀經(jīng)濟、貨幣政策與債券市場[D];南開大學;2010年

4 王春麗;我國宏觀經(jīng)濟調(diào)控中的利率微調(diào)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田苗;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經(jīng)濟影響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6 張文;中國財務公司金融功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古e,

本文編號:18335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335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891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