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掏空與CEO薪酬契約
本文選題:大股東掏空 + CEO薪酬契約; 參考:《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本文通過構建一個擴展的委托代理模型,考察大股東掏空對CEO薪酬契約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使用2005年至2011年間我國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大股東掏空導致CEO薪酬以及CEO強制性變更兩者與公司業(yè)績之間的敏感性均下降,同時,CEO在職消費上升,表明大股東掏空不僅直接侵占中小股東利益,而且破壞公司治理并增加代理成本,因此,只有繼續(xù)優(yōu)化股權結構并加強監(jiān)管力度,才能強化大股東、管理層和中小股東的利益關系,切實改善公司治理。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n extended principal-agent mode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on CEO compensation contracts, and then use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5 to 2011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between CEO compensation and mandatory change of CEO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decreases due to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while the CEO's in-service consumption increases, which indicates that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not only directly encroaches on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but also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CEO's in-service consumption. Therefore, only if we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can we strengthen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jor shareholders, the management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廣東省高!爸榻瓕W者”崗位計劃、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1AJY0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173090)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S201101000425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暨南遠航計劃12JNYH001)的研究資助
【分類號】:F271;F832.51;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鳳委;孫錚;李增泉;;政府干預、行業(yè)競爭與薪酬契約——來自國有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2 朱紅軍;高級管理人員更換與經(jīng)營業(yè)績[J];經(jīng)濟科學;2004年04期
3 樹友林;;高管權力、貨幣報酬與在職消費關系實證研究[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11年05期
4 陳冬華,陳信元,萬華林;國有企業(yè)中的薪酬管制與在職消費[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2期
5 徐莉萍;辛宇;陳工孟;;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及其對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影響[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1期
6 方軍雄;;我國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嗎?[J];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3期
7 辛清泉;譚偉強;;市場化改革、企業(yè)業(yè)績與國有企業(yè)經(jīng)理薪酬[J];經(jīng)濟研究;2009年11期
8 林大龐;蘇冬蔚;;股權激勵與公司業(yè)績——基于盈余管理視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9 李增泉;激勵機制與企業(yè)績效——一項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0年01期
10 佟巖;王化成;;關聯(lián)交易、控制權收益與盈余質(zhì)量[J];會計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媛媛;王靜剛;;股權制衡上市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分析與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23期
2 岳香;洪敏;;國有上市公司經(jīng)營者報酬的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沈維成;;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曾祥飛;徐虹;;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盈余質(zhì)量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關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6 姜俊俊;;淺談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管理與經(jīng)濟效益的關系[J];北方經(jīng)濟;2009年24期
7 曹慧;徐樅巍;王曉莉;;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經(jīng)理激勵機制設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孟祥林;沈長月;;分層滾動績效考核:博弈機制、實施效果與對策分析[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9 張宏亮;;多元化的盈余質(zhì)量效應: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鞏震;金永生;王俊椺;;中國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實證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明華;蔡衛(wèi)星;曾誠;;股權結構與信息披露質(zhì)量:來自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特征的證據(jù)[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周方召;周正;尹龍;;國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勵與績效關系研究——來自上海證交所國有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孫凱;;利益共謀還是監(jiān)督激勵——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漲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時晉;吳錦宇;;試議中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控制——一種法經(jīng)濟的分析(初稿)[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嚴太華;李佩玻;;我國上市公司薪酬激勵長期有效性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鄭筱婷;王s,
本文編號:1808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80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