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投資銀行聲譽與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對保薦制下投資聲譽有效性的實證檢驗

發(fā)布時間:2018-04-22 08:15

  本文選題:投資銀行聲譽 + 保薦制度。 參考:《生產力研究》2010年09期


【摘要】:文章以選擇保薦制實施后首次公開發(fā)行上市的股票為對象,對IPO公司上市后兩年內的違規(guī)行為與投資銀行聲譽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高聲譽的投資銀行相對于低聲譽的投資銀行所承銷的公司上市后出現(xiàn)違規(guī)行為的概率相對較低,同時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的披露對投資銀行聲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保薦制度對投資銀行的聲譽激勵效應,也充分體現(xiàn)了投資銀行在治理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規(guī)范證券市場秩序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of stock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rregularities and the reputation of investment banks within two years after the listing of IPO Compan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reputation investment banks have a relatively low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irregularities after listing compared with the underwriting companies of the low reputation investment bank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closure of illegal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putation of investment banks. This proves the reputation incentive effect of sponsor system on investment bank from one side, and it also fully reflect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investment bank plays in regulating the listed company's illegal behavior and standardizing the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作者單位】: 蘭州商學院金融學院;
【基金】: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甘社科規(guī)劃辦[2008]5號)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軍偉;;基于不完全非合作博弈的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分析[J];財貿研究;2006年06期

2 黃春鈴;;證券監(jiān)管效率和承銷商聲譽——基于南方證券“麥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楊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行為監(jiān)管博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春鈴;石桂峰;;證券監(jiān)管者聲譽和承銷商聲譽的關聯(lián)性研究[J];經濟經緯;2006年05期

2 尹蘅;基于博弈論的保薦人制度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5年12期

3 黃春鈴;陳崢嶸;;IPO市場承銷商聲譽機制的形成機理及實證檢驗[J];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申明浩;;國有企業(yè)民營化改制的監(jiān)管博弈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jiān)控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馬勝;企業(yè)破產制度重構[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3 尹蘅;中國投資銀行聲譽機制研究[D];中山大學;2006年

4 申明浩;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的隧道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翁世淳;我國新股發(fā)行制度變遷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6 蔡志岳;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動因、市場反應與預警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鵬;我國股票公開發(fā)行審核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路璐;證券發(fā)行上市保薦制度初論[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3 周自芳;我國證券發(fā)行上市保薦人制度的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吳江濤;論保薦人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徐小慧;保薦人責任權力均衡與保薦制度有效性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顧人肇;我國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D];蘇州大學;2006年

7 胡鵬;上市公司報表性資產重組之博弈分析[D];安徽大學;2006年

8 任一;證券法上保薦人民事責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9 師欣欣;保薦人民事責任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李智慧;證券信息披露中保薦人的民事責任[D];吉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彥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劉江會;我國承銷商聲譽與承銷服務費用關系的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4期

3 劉江會,尹伯成,易行健;我國證券承銷商聲譽與IPO企業(yè)質量關系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5年03期

4 周好文,陳璐;信息約束下的金融監(jiān)管與銀行聲譽[J];當代經濟科學;2004年02期

5 顏運秋;公司利益相關者派生訴訟的理論邏輯與制度構建[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6 劉江會,宋瑞波;我國證券承銷市場中券商違規(guī)失信的表現(xiàn)與原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7 黃春鈴;;證券監(jiān)管效率和承銷商聲譽——基于南方證券“麥科特事件”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8 陳海明,李東;我國投資銀行聲譽假說的實證研究[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靳明;對業(yè)績操縱行為實施監(jiān)管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學家;2000年04期

10 梁杰,王璇,李進中;現(xiàn)代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舞弊關系的實證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江會;證券承銷商聲譽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志軍;;投資銀行聲譽與上市公司IPO募資變更行為——基于保薦制下的實證分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劉志軍;;投資銀行聲譽形成中的制度因素分析[J];征信;2009年05期

3 劉志軍;;保薦制度的經濟效應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4 劉志軍;;投資銀行聲譽與上市公司違規(guī)行為——對保薦制下投資聲譽有效性的實證檢驗[J];生產力研究;2010年09期

5 余波;保薦制度對湖北企業(yè)上市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武漢金融;2004年11期

6 蔣健蓉;保薦制度為券商套上“緊箍咒”[J];銀行家;2003年11期

7 喻鑫,尹久;因應保薦制度帶來的挑戰(zhàn)、機遇和幾個細節(jié)問題[J];經濟論壇;2005年10期

8 孫晶晶;與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對比引發(fā)的對我國發(fā)行上市保薦制度的思考[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年01期

9 喻鑫,胡莉娜;保薦制度下持續(xù)督導監(jiān)管主體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4年14期

10 王之亮;保薦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發(fā)行制度的重要改革[J];財經科學;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寧文昕;;保薦代表人、證券監(jiān)管與保薦質量的提高[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莊少文 肖林秀;保薦機構要研究創(chuàng)業(yè)板終身保薦制度建設[N];證券日報;2010年

2 許婷邋許志峰;證監(jiān)會修訂原有保薦制度[N];人民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朱寶琛;左小蕾:制度上做合理調整是一種試驗[N];證券日報;2009年

4 張立棟;權責匹配才是保薦制度長久之道[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5 吳銘;應繼續(xù)完善保薦制度[N];中國證券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張勇 趙紅梅;重修保薦制度 券商投行業(yè)務或將洗牌[N];經濟觀察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李一米 本報實習記者 楊穎樺;先進萬聯(lián)再投平安 保薦代表人涉嫌履歷作假?[N];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

8 蔣飛邋匡志勇;準入門檻、發(fā)審制度、保薦制度均需創(chuàng)新[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于揚;架好發(fā)行人和投資人之間的橋梁[N];證券時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胡瀟瀅;深交所認定3保薦人不稱職保薦制度是否需要重新設計?[N];證券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志軍;保薦制下的投資銀行聲譽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寧文昕;保薦代表人、證券監(jiān)管與保薦質量的提高[D];山東大學;2012年

3 彭世平;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他律型注冊制發(fā)行上市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宋書彬;中國IPO市場承銷商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遠;我國保薦制度有效性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羅滕學;我國保薦制與通道制實施效果的比較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陳艷玲;我國證券發(fā)行市場保薦制度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徐春波;投資銀行聲譽與IPO抑價:中國股票市場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5 吳俊;投資銀行聲譽與IPO抑價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李春陽;保薦人制度下我國投資銀行信息認證中介功能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何煦彬;人力資本套牢視角下我國證券發(fā)行保薦制度效率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2年

8 王鋒;我國證券市場保薦機構民事責任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9 王維;我國證券發(fā)行保薦人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玲;論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的設立及其風險和防范[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7863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863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6f9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