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發(fā)行上市、企業(yè)績效與潛在影響因素
本文選題:國有企業(yè) 切入點:發(fā)行上市 出處:《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國國有企業(yè)發(fā)行上市前后的績效分布和變化特征,并重點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分析了績效變化的影響因素。我們發(fā)現(xiàn),國有企業(yè)發(fā)行上市后的盈利能力整體上是下降的,而產(chǎn)出水平和運營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進一步研究表明,經(jīng)濟增長率、市場競爭度、資本市場成熟度、機構投資者、股權再融資和選擇"四大"審計能夠促進發(fā)行上市后績效水平的改善,大股東控制度、中央控制、股權制衡度、集權式管理和關聯(lián)交易對發(fā)行后的績效具有顯著負相關影響,而行業(yè)管制、投資者保護度、地區(qū)市場化和對外擔保對發(fā)行上市后績效的影響效應不明顯。
[Abstract]:In this paper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ssu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before and after listing, and mainly from the macro level and micro level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change. We found tha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issue after the listing of the overall profitability is declining, while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effluent is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market competition, capital market maturit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quity refinancing and choose the "big fou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audit issued after the listing, the central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of major shareholders, equity balance degree,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related transac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lated issu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y regulation, investor protection, regional market and external guarantee of performance of the issuing and listing effect is not obvious.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財經(jīng)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7070203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批準號:07JC630012) 上海財經(jīng)大學“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批準號:2010330035)
【分類號】:F276.1;F272;F832.51;F224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陳冬華;地方政府、公司治理與補貼收入——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研究;2003年09期
2 蔡寶剛;私有產(chǎn)權保護的意義追問——以“李約瑟難題”的法律解答為例[J];法學評論;2005年03期
3 張建君;張志學;;中國民營企業(yè)家的政治戰(zhàn)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4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fā)展與中小企業(yè)融資[J];經(jīng)濟研究;2001年01期
5 孫錚,劉鳳委,李增泉;市場化程度、政府干預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5期
6 夏立軍;陳信元;;市場化進程、國企改革策略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內(nèi)生決定[J];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7期
7 周立,王子明;中國各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經(jīng)濟增長實證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大楷;;滬深市場認股權證和正股關系的實證研究[A];紀念會計改革與開放30年暨上海市會計學會成立30周年專輯[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肖善子;中國地產(chǎn)股的帝企鵝式生存[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5年
2 王曉欣;感受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脈動[N];金融時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蘇絲;正佳廣場上市懸疑[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4 亦吾;看好一線城市地產(chǎn)市場[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5 史秋實;深圳中小企業(yè)板亟待擴容增質[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6 黃琪 袁蘇豫;工商營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是關鍵[N];中國工商報;2009年
7 李麗;遇事與鏟事 新奧“賄賂門”細節(jié)[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8 關鍵;物流企業(yè)如何準備IPO法律事務[N];現(xiàn)代物流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朱寶琛;新股頻破發(fā)為打新者敲響警鐘[N];證券日報;2010年
10 王曉偉;G華發(fā)破題可轉債 資金饑渴盼非公開發(fā)行[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梁化軍;中國證券發(fā)行監(jiān)管的制度變遷:理論模型與績效檢視[D];吉林大學;2006年
2 王書林;國有企業(yè)民營化、控制權轉移與私人收益[D];遼寧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奇鴦;我國中小企業(yè)板IPO抑價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薛明R,
本文編號:1647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64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