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yè)有條件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
本文選題:新資本協(xié)議 切入點:建設銀行 出處:《中國金融》2010年1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07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再次以殘酷的方式告誡人們,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作為國內銀行業(yè)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的積極推動者,建設銀行始終將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作為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機遇和戰(zhàn)略重點。經過持續(xù)努力,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的一批重要成果已經在業(yè)務實踐中推廣應用,初步實現了大力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的預期目標,具備了申請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的基礎和條件。
[Abstract]:Is the financial crisis since 2007, again in a cruel way to warn people, especiall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crucial to the bank's risk management. As the domestic banking industry activel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apital accord, the Construction Bank will always implement the new capital accord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system,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jor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c focus after. Continuous efforts,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sul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apital Accord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business practice, preliminary implementation to enhance the fine management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of targets, good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apital Accord.
【作者單位】: 中國建設銀行;
【分類號】:F8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軍;;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對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問題的重新審視[J];中國金融;2009年08期
2 朱小黃;;銀行風險管理脫胎換骨的一次革命[J];中國金融;2008年13期
3 中國建設銀行沈陽審計分部課題組;;建設銀行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下的風險導向審計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1年05期
4 王建強;;以實施新協(xié)議為契機 全面提高風險管理能力[J];國際金融;2010年06期
5 陳四清;;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銀行業(yè)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的思考[J];中國金融;2009年13期
6 王兆星;;2008:中國銀行業(yè)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的攻堅之年[J];中國金融;2008年05期
7 黃志凌;;全面推進新資本協(xié)議實施[J];金融電子化;2010年01期
8 陳忠陽;;結合中國國情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J];中國金融;2008年02期
9 陳四清;;美國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分析及對中國銀行業(yè)的啟示——兼論金融危機與新資本協(xié)議的關系[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10 喬方亮;;從次貸危機看新資本協(xié)議的缺陷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物價;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秀貞;;青島國有企業(yè)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做法與啟示[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2 管曉華;;淺談海事機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zhàn)[A];第六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江蘇省航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岐山;;淺談金融危機對碳酸鎂市場的影響[A];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xié)會鈣鎂鹽分會鎂鹽生產與發(fā)展研討會專題報告匯編[C];2008年
4 謝石生;;金融危機下廣州海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A];2009中國海洋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張杰;;經濟高速增長下的流動性過剩與金融危機[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6 畢研勤;;我國制造業(yè)應對金融危機策略[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7 關景靈;;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yè)轉“危”為“機”的對策研究[A];廣西服務企業(yè)年問題研究[C];2009年
8 孫濤;;應對金融危機應進一步加快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建設[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9 田辰山;;金融危機與文化問題[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化解危機的文化之道——東方智慧”中文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10 劉明山;;金融危機的成因與對策[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D)[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牛娟娟;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實質”見深意[N];金融時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苗燕;中國銀行業(yè)2010年底起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N];上海證券報;2007年
3 陳忠陽 博士;中國是拒絕還是接受新資本協(xié)議[N];金融時報;2004年
4 艾芳 ;中國為什么選擇老協(xié)議[N];經濟日報;2003年
5 記者 石海平;借鑒新資本協(xié)議提升監(jiān)管水準[N];證券日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鄒靚;劉明康:新資本協(xié)議實施今年是關鍵[N];上海證券報;2008年
7 韓雪萌;銀監(jiān)會部署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N];金融時報;2007年
8 章彰;新資本協(xié)議將帶給銀行什么?[N];經濟日報;2002年
9 俞靚;新資本協(xié)議指導意見三年后實施[N];中國證券報;2007年
10 記者 牛娟娟;銀監(jiān)會發(fā)布實施新資本協(xié)議第一批監(jiān)管規(guī)章[N];金融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明東;資本充足率約束與銀行資產組合行為及其宏觀經濟效應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侯金亮;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視角下的農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3 羅懷家;金融全球化下銀行風險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張新福;我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趙立;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6 荊偉;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計量與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張淑彩;銀行會計信息市場與銀行監(jiān)管協(xié)同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8 陳怡君;金融自由化國際化與金融監(jiān)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孫穎;金融危機政府救助:理論與實踐[D];遼寧大學;2010年
10 楊公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應對策略及效果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健宇;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8年
2 齊姣姣;我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3 張繼寶;商業(yè)銀行內部評級體系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4 王媛媛;內部評級法在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年
5 丁劍;我國商業(yè)銀行內部評級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任書亮;我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江龍兵;金融危機下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的重新審視[D];安徽大學;2010年
8 葛彬;新巴塞爾協(xié)議框架下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遲鐵;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條件下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王彤;《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對銀行發(fā)放小企業(yè)貸款影響[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62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56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