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人民幣匯率及其對日本美國進口價格的傳遞效應

發(fā)布時間:2018-02-13 23:32

  本文關鍵詞: 匯率傳遞效應 中國 日本 美國 出處:《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估計了人民幣匯率變化對美國和日本從中國進口商品價格的傳遞效應。實證結果表明,人民幣名義升值1%,將導致美國的進口價格短期上漲0.23%,長期上漲0.47%。日本從中國的進口價格對人民幣和日元雙邊匯率的變化更為敏感。如果人民幣兌日元名義匯率上升1%,日本的進口價格短期提高0.55%,長期則提高0.99%,具有完全的傳遞效應。這種高傳遞效應在食品、原材料、服裝、制造和機械等不同類別的進口商品中也存在。但是,進一步分析表明:日本的高傳遞效應主要歸因于中國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而美元是中國對日本出口貿易的主要計價貨幣。在控制了計價貨幣因素后,自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的累計升值并未傳遞到日本的總體進口價格或分類商品進口價格上。人民幣匯率的這種低傳遞效應表明,人民幣適度升值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影響甚微。
[Abstract]: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transfer effect of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he prices of imports from China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 nominal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will lead to a short-term rise of 0. 23 and a long-term rise of 0. 47%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 of Japanese imports from china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yuan and the yen. If the yuan is on nominal terms against the yen. Japan's import price rose 0.55% in the short term, and 0.99% in the long run. It has a complete transmission effect. This high transmission effect is in food, Raw materials, clothing, manufacturing and machinery also exist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imports. Howev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Japan's high transmission effect is mainly due to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y of pegging to the US dollar. The dollar is the main currency in China's export trade to Japan. After controlling the currency factor, The cumulative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since July 2005 has not been passed on to Japan's overall import price or to the price of imports of classified goods. The low transfer effect of the yuan's exchange rate suggests that a moderate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has little impact on China's trade surplus.
【作者單位】: 亞洲開發(fā)銀行研究院;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
【分類號】:F832.6;F752.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妍;;從經濟危機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內在聯(lián)系探索我國產業(yè)結構調整方向[J];特區(qū)經濟;2010年10期

2 陳永紅;淺析美國、日本、中國鈦工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J];鈦工業(yè)進展;2005年04期

3 金泉源,黃泰康;中國、美國、日本醫(yī)藥產業(yè)創(chuàng)新體系的對比研究[J];中國藥業(yè);2005年10期

4 邢予青;;人民幣匯率及其對日本美國進口價格的傳遞效應[J];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5 劉彥平;;亞太物流市場分析[J];亞太經濟;2006年03期

6 項光勤;;日本、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對我國企業(yè)管理的啟示[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6期

7 郭江;儲伶麗;朱玉春;;中國農產品出口日本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分析[J];生態(tài)經濟;2009年01期

8 馬濤;;論我國物流產業(yè)政策與法律制度的完善[J];物流技術;2009年09期

9 沈潔;;探索中國型的全民養(yǎng)老保險制度——借鑒日本的經驗[J];社會保障研究(北京);2006年01期

10 金仁淑;劉春芳;;中日外匯儲備成因實證分析[J];東北亞論壇;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薄丹青;李明杰;;2010年日本取向電工鋼在中國布局[A];2010第11屆中國電工鋼專業(y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彭光明;;美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聽證制度及我國的借鑒[A];2008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2)[C];2008年

3 胡長龍;;中日古典園林樣式發(fā)生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風景園林 人居環(huán)境 小康社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選集(上冊)[C];2008年

4 張金云;;有關中日兩國大學生自卑感的比較研究——以自卑感的內容比較和其影響為中心進行探討[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高孟春;;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較研究[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8年

6 李志英;;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比較分析[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翰卿;戴慎志;;國內外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比較研究及經驗借鑒[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彭松建;汪段泳;;英、美、日家族制企業(yè)歷史變遷的啟示[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陳冬;;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之比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C];2005年

10 曹維彬;;文化視角下的中國[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孔祥斌;農地保護與城市發(fā)展相得益彰[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2 金熙德;日本迫不及待要圓“大國夢”[N];北京日報;2005年

3 湯朝明;日本專家細數(shù)中日造船差距[N];中國船舶報;2004年

4 樓文;日本高齡住宅的特色[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5 平榮;面對性侵害日本女學生不再沉默[N];中國婦女報;2003年

6 鴻賓;海爾空調出口日本[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7 ;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客戶的信賴[N];中國化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劉騰;日本重啟中亞戰(zhàn)略 謀取政經利益[N];財經時報;2004年

9 李佳隨;日本稅收公示制兼顧保密[N];中國稅務報;2001年

10 郭寧;日本經紀十大賺錢高招[N];中國文化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寫實油畫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2 宿久高;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公龍;保守主義與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D];復旦大學;2005年

4 袁長蓉;中美護理專業(yè)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阮建平;二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D];武漢大學;2004年

6 孫琛;中國水產品市場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0年

7 蓋艷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周波;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演變[D];四川大學;2005年

9 金鐵洙;中韓兩國教師教育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心宇;中國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苗苗;美國新干涉主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皮菊云;中美兩國企業(yè)社會責任對比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聶蕊;中美環(huán)境標準制度比較[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4 閆侶樺;戰(zhàn)后日本的能源安全戰(zhàn)略和對中國的啟示[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5 高飛;美國購物中心與中國購物中心發(fā)展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6 曾星;從日本的聯(lián)合國外交看日美同盟的未來[D];吉林大學;2006年

7 劉樹船;中美兩國學校德育教育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8 鄭忠民;論中國和平崛起進程中的中美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白雪霜;中日與東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10 林春雷;美、日、法三國稅務會計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5093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5093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7e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