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中俄金融合作:歷史、現(xiàn)狀與后危機時代的前景

發(fā)布時間:2018-01-15 21:32

  本文關鍵詞:中俄金融合作:歷史、現(xiàn)狀與后危機時代的前景 出處:《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國際金融合作 中俄 后危機時代


【摘要】:俄羅斯是中國的重要戰(zhàn)略伙伴,在后危機時代研究如何拓展兩國金融合作的空間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本文以回顧中俄金融合作的平臺機制、領域及瓶頸問題為基礎,以中俄在國際金融秩序改革的訴求為主線,探尋后危機時代中俄兩國在共建合資銀行、開發(fā)能源金融、實施貨幣政策協(xié)調及主權基金運行等領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Abstract]:Russia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artner in China . In the post - crisis era ,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how to expand the space of the two countries ' financial cooperation . In this paper , we review the platform mechanism , the field and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Sino - Russian financial cooperation .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重大研究課題‘上海合作組織研究’(項目批準號為:05JJDGJW039)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度重大研究項目“轉型經濟國家銀行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項目批準號:07JJD7901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1.5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及其治理進一步凸顯了國際金融合作的重要意義,而國家之間的關系由相互孤立向復合性的相互依賴狀態(tài)轉變的趨勢也將會在后危機時代的全球化世界中得到進一步加強。這種相互依賴會產生深化國際合作的客觀要求,而在眾多的國際經濟合作中,金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東泰;;美元地位衰退與新的國際貨幣體系[J];管理觀察;2008年11期

2 陳建勇;;從德國馬克的成功國際化看人民幣國際化之路[J];黑龍江史志;2008年24期

3 陳雨露,王芳,楊明;作為國家競爭戰(zhàn)略的貨幣國際化:美元的經驗證據——兼論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J];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國瞬;;人民幣國際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08年24期

2 薛平智;盧佩琳;;后金融危機時期人民幣國際化現(xiàn)實路徑構想——基于人民幣東亞區(qū)域化合作的實證[J];今傳媒;2011年01期

3 劉玲;;貨幣替代的鑄幣稅問題及其政策含義研究——以美、中及東盟等周邊國家(地區(qū))為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趙長峰;相對獲益與國際合作[J];長白學刊;2004年03期

5 陳先才;;現(xiàn)實主義理論范式述評[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唐雙寧;;美元(■)、人民幣(■)和世界貨幣(■)——基于國際貨幣體系三十年周期演變的思考[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04期

7 李杰;;人民幣國際化問題[J];當代經理人;2006年01期

8 曹云華,徐善寶;睦鄰外交政策與中國—東盟關系[J];當代亞太;2004年02期

9 張宇燕;張靜春;;貨幣的性質與人民幣的未來選擇——兼論亞洲貨幣合作[J];當代亞太;2008年02期

10 孫兆斌;;人民幣國際化熱中的冷思考[J];當代經濟管理;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黃福寧;賈瑩瑩;;上海人民幣產品中心建設:阻礙因素及破除對策[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2 肖興利;;國家安全觀與國際法:發(fā)展、挑戰(zhàn)與回應[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3 殷翔;;國際機制研究與美歐反恐合作[A];評價國際關系理論:各界與進步——2007年博士論壇[C];2007年

4 張建清;熊靈;;中美關系的政治經濟博弈分析[A];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向陽;當代華人社團跨境活動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鄧峰;美國對日經濟復興政策與日本加入關貿總協(xié)定(1948年—1955年)[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孫相東;地緣政治學的性質:一種多維視角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4 尹枚;區(qū)域主義理論與東亞區(qū)域主義實踐——兼論中國的政策選擇[D];暨南大學;2003年

5 李艷輝;政治經濟的互動與中美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6 蘇曉宏;變動世界中的國際司法[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劉志云;國際經濟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8 張云燕;社會建構主義與東亞區(qū)域經濟合作[D];復旦大學;2004年

9 何霄;阿根廷危機的國際關系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10 韋宗友;制衡、追隨與不介入:霸權陰影下的三種國家政策反應[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yN單;國際金融監(jiān)管體系中的非正式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湯希;中國對東南亞地區(qū)軟實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業(yè)源;地緣政治視角下東北亞合作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邱禮海;人民幣國際化:前景與挑戰(zhàn)[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曹亞斌;非傳統(tǒng)安全合腳的國秒力因素[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路寶春;朝鮮半島局勢的前景預測及中國的對策[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7 胡學雷;溫特的建構主義思想評析[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3年

8 王紅軍;防御性現(xiàn)實主義的安全觀及其對中國安全戰(zhàn)略的啟示[D];河南大學;2004年

9 張曉溪;國際機制與中國的參與戰(zhàn)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吳世韶;鄧小平國家利益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胡智,文啟湘;人民幣國際化模式探討[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2 黃達;人民幣的風云際會:挑戰(zhàn)與機遇[J];經濟研究;2004年07期

3 喻曉平;翟中偉;;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06期

4 謝羅奇;黃明華;;亞洲貨幣單位及給我國帶來的機遇思考[J];濟南金融;2006年03期

5 吳東泰;;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案初探[J];時代金融;2007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春艷;;淺談后危機時代農民增收的路徑選擇[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2 馬新力;;后危機時代我國中小企業(yè)的出路[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張佰英;王麗娜;;后危機時代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應對之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1年07期

4 張峰;;淺談后危機時代公允價值會計的革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年18期

5 翟濤;陳慧玲;;后危機時代中國網上銀行的特征分析[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1年09期

6 陳美璇;;后危機時代商業(yè)銀行發(fā)展中間業(yè)務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1年35期

7 杜慧玲;;后危機時代我國金融監(jiān)管探析[J];河北金融;2011年06期

8 陳偉國;;后危機時代下財政支出結構優(yōu)化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霍曉萍;;后危機時代核心競爭力驅動的海外并購戰(zhàn)略模型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1年16期

10 黎四奇;;對后危機時代最后貸款人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的思考[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柳若梅;;中俄初識——談中俄兩國早期的相互認識[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付翠蓮;;后危機時代電子政務建設與中國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宏巍;;中俄水資源管理的法律比較研究[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4 周鳳翠;;經濟全球化對中國金融業(yè)的影響[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袁新華;;中俄石油合作的動因、機制和基礎探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6 陳建平;;論后危機時代治道變革的行政文化戰(zhàn)略選擇——對“綠色新政”文化訴求的一種審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吳駿;解晨晨;;低碳經濟時代全球產業(yè)發(fā)展新趨勢及對中國的啟示[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8 陳松林;;后危機時代的煤炭市場走勢[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10輯)——第十一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10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文茹;;大國的復興:中俄共建“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孫秀峰;;中俄經貿合作發(fā)展新思路[A];國際經貿研究論文集(2003年)[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宮秀川;充實中俄兩國關系的重要里程碑[N];學習時報;2005年

2 記者 朱達;中俄兩國海軍首次聯(lián)合護航圓滿結束[N];解放軍報;2009年

3 本報評論員;開辟中俄兩國能源合作的通道[N];石油管道報;2009年

4 鄭啟航;成思危:各國需存大同留小異 加強國際金融合作[N];經理日報;2009年

5 記者 劉洋;國際金融合作高峰論壇在沈開幕[N];沈陽日報;2009年

6 記者 羅蘭;中俄兩國海關擴大通關合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7 ;中俄兩國元首互致新年賀電[N];人民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曲京佳;對中俄兩國合作充滿信心[N];中國化工報;2011年

9 記者 王穎;“旅游促進周”添美麗異域風情[N];黑龍江經濟報;2009年

10 ;俄駐華大使拉佐夫:2010年中俄兩國關系發(fā)展成果顯著[N];遠東經貿導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錦元;金融全球化與國際金融合作[D];暨南大學;2005年

2 趙長峰;國際金融合作中的權力與利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范亞東;中俄土地資源保護立法比較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朱涇濤;新時期中俄經貿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慧穎;全球化條件下轉軌與傳媒互動機理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6 崔憲濤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祝小兵;東亞金融合作和中國的戰(zhàn)略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6年

8 王新;后冷戰(zhàn)時代中美俄三邊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9 王果;銀行跨國并購:動因、績效與政策協(xié)調[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10 趙定東;市場滲透中的利益關系協(xié)調[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清木;中俄貿易爭端解決法律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2 湯瓊;中俄失業(yè)人員犯罪之比較研究[D];新疆大學;2009年

3 李夢丹;中俄邊境口岸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艷娟;中俄社會中雞的文化意義[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5 荷里多娃·娜達麗婭;中俄兩國政體制度的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6 費曉巍;中俄兩國社會轉型模式比較及其經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7 盧瑞莉;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俄經貿關系[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8 史麗麗;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中俄利益異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金洪偉;中俄兩國外資法若干問題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李偉;中俄非軍事單位國防教育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301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4301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ba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