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對外直接投資緩解貿易失衡的實證研究——以20世紀80年代日美貿易失衡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1-05 21:30

  本文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緩解貿易失衡的實證研究——以20世紀80年代日美貿易失衡為例 出處:《統(tǒng)計研究》2010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貿易摩擦 對外直接投資 貿易失衡 貿易順差 實證研究 投資國 東道國 貿易差額 金融危機 貿易保護措施


【摘要】:當前中國正面臨金融危機導致的新一輪貿易摩擦,其產(chǎn)生根源是中國對主要出口國不斷加劇的貿易失衡。而傳統(tǒng)財政貨幣和匯率政策對緩解貿易失衡均有一定局限性。許多國際經(jīng)濟學經(jīng)典模型都指出對外直接投資可能具有減小投資國貿易順差的作用,同時,一個基于協(xié)整技術的貿易差額決定模型證明,日本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的對外直接投資對減小日美貿易順差具有顯著作用。我國可以利用當前人民幣升值、外匯儲備大量累積和世界范圍內的相對寬松貨幣政策等機遇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在促進企業(yè)國際化的同時適當緩解貿易失衡以應對貿易摩擦。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facing a new round of trade fric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Its origin is the increasing trade im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major exporters, while the traditional fiscal, monetar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have some limitations in alleviating the trade imbalance. Many classical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oint out that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s very important. Capital may hav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trade surplus of investment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a trade balance decision model based on cointegration technology is proved. Japan'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fter the middle of 1980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Japan-US trade surplus. China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current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The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he relativ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world speed up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ile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to alleviate the trade imbalance properly to deal with trade fric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經(jīng)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分類號】:F837.12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出口能力迅速增長,中國成為世界上遭遇貿易保護最多的國家之一。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以美國為代表的各發(fā)達國家甚至少數(shù)發(fā)展中國家紛紛加強了貿易保護。2009年9月的“輸美輪胎貿易特保案”以及之后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無縫鋼管、油井管、銅版紙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宇;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現(xiàn)狀與根源[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2 唐宇;中國面臨貿易摩擦之根源探析[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05期

3 王偉軍;日本第三次對外直接投資高潮及趨向[J];世界經(jīng)濟;1992年01期

4 肖新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再思考[J];經(jīng)濟師;2004年09期

5 喬虹;對我國發(fā)展對外直接投資若干問題的研究[J];北方經(jīng)貿;1999年02期

6 喬紅;我國發(fā)展對外直接投資若干問題的研究[J];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1期

7 尤宏兵;形成“三位一體”應對貿易摩擦[J];國際經(jīng)濟合作;2004年11期

8 李冬冬,徐敏秋;由“西班牙燒鞋事件”談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寫在中國加入WTO三周年之際[J];煤炭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1期

9 李建萍;中國與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出口效應比較[J];經(jīng)濟導刊;2005年10期

10 秦紅玉;試論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新亮;;對外直接投資的產(chǎn)業(yè)政策選擇[A];陜西省經(jīng)濟學學會會員代表會議暨第22次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李穎俊;高敏雪;;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階段的統(tǒng)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C];2003年

3 胡平;夏保雄;;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及戰(zhàn)略選擇[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姚杰;張勤生;李好好;;合作與競爭:跨國公司與東道國政府之間的博弈[A];面向復雜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與信息系統(tǒng)技術學術會議專輯[C];2000年

5 姚杰;李好好;;對外直接投資與競爭優(yōu)勢:一種博弈論解釋[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肖琳;;論多邊投資協(xié)議的建立[A];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經(jīng)濟法:中國的視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7 許名勇;李玲;;我國農(nóng)產(chǎn)品出口貿易中的綠色貿易壁壘問題研究[A];第二屆中國綠色商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鐘根元;駱建文;周斌;;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下繞過反傾銷的對外直接投資[A];中國優(yōu)選法統(tǒng)籌法與經(jīng)濟數(shù)學研究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任淮秀;;對當前我國對外投資快速發(fā)展的一些認識[A];投資經(jīng)濟專業(yè)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孫立文;;簡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作為控制中國對外貿易摩擦的工具[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姚之重;貿易摩擦 為什么多了[N];中國財經(jīng)報;2005年

2 記者 張家洲;貿易摩擦難阻產(chǎn)業(yè)前進步伐[N];中國紡織報;2005年

3 世之維集團總裁 樊敏;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N];中國紡織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劉袁娜;解決貿易摩擦要中外雙方共同努力[N];中國汽車報;2005年

5 財貿所 裴長洪;我們應如何看待和應對貿易摩擦[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張 毅;貿易摩擦呈現(xiàn)五大新特點[N];中國質量報;2005年

7 早報記者 俞佳;中美應協(xié)商解決貿易摩擦[N];東方早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姚瑾 鄭光生;合力應對國際貿易摩擦[N];福建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張玉玲;貿易摩擦是一種正,F(xiàn)象[N];光明日報;2005年

10 馮 康;我國遭遇貿易摩擦呈現(xiàn)四特點[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光順;對外直接投資與企業(yè)競爭力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英奎;中國企業(yè)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優(yōu)樹;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利益論[D];四川大學;2004年

4 劉才明;經(jīng)濟利益視角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D];復旦大學;2003年

5 王恕立;對外直接投資動因、條件及效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6 譚介輝;論中國對外直接投資[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蔣群英;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朱閔銘;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萬麗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績效分析與發(fā)展對策[D];西南大學;2005年

10 徐濤;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美國跨國公司戰(zhàn)略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智;沈陽市對外直接投資戰(zhàn)略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2年

2 杜娟;中印對外直接投資比較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3 何清;比較優(yōu)勢與對外直接投資[D];湘潭大學;2003年

4 李秀娟;中外貿易摩擦與中國對外經(jīng)貿戰(zhàn)略調整[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5 范小波;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6 薛志翔;試析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D];安徽大學;2004年

7 張愛群;論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chǎn)業(yè)、區(qū)位和方式選擇[D];廈門大學;2001年

8 陳華;對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2年

9 趙春麗;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體戰(zhàn)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10 譚禮群;中國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3849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3849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f2d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