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救援與最后貸款人制度的演進
本文關鍵詞:美國金融救援與最后貸款人制度的演進 出處:《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最后貸款人制度 救援方式 實施主體 救援對象 金融救援 中央銀行 美聯儲 金融機構 流動性短缺 公開市場業(yè)務
【摘要】:最后貸款人概念自18世紀末提出后,經過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現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為各國金融救援的指導原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后,美聯儲等部門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實施了大規(guī)模的金融救援,既體現出對最后貸款人理論的遵循,又在金融救援主體、金融救援對象和金融救援方式等方面突破了傳統(tǒng)理論的界定,豐富了最后貸款人制度的內容。分析美國金融救援并得到有益啟示,有助于推動最后貸款人理論的發(fā)展。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lender of last resort has been developed and enriched, and has become a relativ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has become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financial rescue in various countrie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other departments have implemented large-scale financial rescue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risis, which not only embodies the theory of lender of last resort, but also in the main financial rescue. Financial rescue object and financial rescue method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lender of last resort system. Hel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nder of last resort theory.
【作者單位】: 河北金融學院金融系;
【分類號】:F837.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最后貸款人制度是指在金融市場流動性需求非正常增長,而其他資金來源不能滿足這種流動性需求的情況下,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提供緊急流動性的機制和安排。最后貸款人概念是由巴林(Baring,1797)爵士首次提出的,他在談到英格蘭銀行具有“銀行的銀行”職能時認為,一切有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湯凌霄;胥若男;;現代最后貸款人操作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馬騰;;論金融危機救援中私人機構的最后貸款人功能[J];上海金融;2009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民;邊衛(wèi)紅;;A comment on government bailout measures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4期
2 劉麗巍;;金融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中央銀行職能變革[J];財經問題研究;2009年04期
3 劉輝煌;;內在貨幣競爭均衡與時間不一致問題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年01期
4 劉麗巍,李華;貨幣政策 最后貸款人與存款保險[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5 張宇燕;張靜春;;貨幣的性質與人民幣的未來選擇——兼論亞洲貨幣合作[J];當代亞太;2008年02期
6 劉娜;畢茜;;試論基礎貨幣與中央銀行的關系[J];改革與戰(zhàn)略;2006年11期
7 朱民;邊衛(wèi)紅;;危機挑戰(zhàn)政府——全球金融危機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8 范方志;;當代西方政治經濟周期理論述評——兼論中央銀行獨立性[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閆新華;;基于動態(tài)非一致性對經濟政策的博弈分析[J];價格月刊;2008年07期
10 程華;;網絡經濟學視角下的私人貨幣[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曾建武;國際油價波動:因素分析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8年
2 劉崇;貿易發(fā)展、金融發(fā)展與貨幣國際化[D];吉林大學;2007年
3 陳智文;油價沖擊:宏觀經濟影響與貨幣政策協調[D];廈門大學;2007年
4 李永輝;金融體系與內生經濟增長[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5 謝如良;我國個人信用及其治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東風;新興市場金融脆弱性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7 李遠富;中間組織理論與中國金融組織成長[D];西北大學;2006年
8 范方志;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9 李洪江;轉軌時期國有商業(yè)銀行風險控制的制度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玉琴;銀行信用制度模型及其在區(qū)域金融管理中的應用[D];廣西大學;2008年
2 仇月;中國貨幣政策在貨幣市場的傳導效應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羌杰;論中國畸高貨幣化問題[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4 席守華;中國銀行業(yè)市場結構及其合理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李培鵬;單位存款現鈔貨幣提取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陳娜;金融生態(tài)理論框架下的中國金融安全問題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7 羅曉翠;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的研究及建議[D];暨南大學;2007年
8 石林;哲學視界的貨幣擴張與人性發(fā)展[D];中共四川省委黨校;2007年
9 黃文靜;通貨膨脹目標制及在中國的可行性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10 馬艷鋒;貨幣政策傳導的博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厲;;西方最后貸款人理論的發(fā)展與評價[J];經濟評論;2006年03期
2 孫天琦;劉社芳;;最后貸款人理論發(fā)展綜述及對我國的啟示[J];上海金融;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國雄;最后貸款人制度及中央銀行救助原則的選擇[J];財經科學;2002年S2期
2 周厲;;完善我國最后貸款人制度的法律思考[J];中國金融;2006年16期
3 林平;完善我國中央銀行最后貸款人制度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4 周厲;;基于委托代理視角的央行最后貸款人問題[J];上海金融;2006年11期
5 周述康;實施主體經濟戰(zhàn)略加快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J];農村經濟;1997年02期
6 李宏;杜熠飛;;關于建立我國存款保險法律制度及利弊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年09期
7 辛艷偉;藺銀鼎;;山西省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實施主體調查與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6年12期
8 鄭振龍,江孔亮;我國建立最后貸款人制度初探[J];城市金融論壇;2000年07期
9 周厲;;西方最后貸款人理論的發(fā)展與評價[J];經濟評論;2006年03期
10 黃良謀;黃革;向志容;;我國中央銀行最后貸款人救助機制的探討[J];海南金融;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煥軍;陸紅生;;房地產開發(fā)與城市規(guī)劃的關系及問題[A];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中國土地學會土地利用分會成立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2 陳英超;;我國農機行業(yè)專利狀況透視[A];農業(yè)機械化與新農村建設——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吳秀敏;林堅;劉萬利;;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農戶行為的經濟分析——基于成都市天回鎮(zhèn)、洛帶鎮(zhèn)和鄧雙鎮(zhèn)270戶農戶轉移意愿的調查[A];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國農業(yè)經濟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付永杰;;水利系統(tǒng)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綜述[A];2005中國水利發(fā)展報告[C];2005年
5 施存周;裘越;;計量技術機構的改革探索[A];中國計量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姜新;;重建我國電力市場需求側管理體系的構想[A];現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賀愛忠;;商業(yè)名牌戰(zhàn)略與商業(yè)結構調整有機結合探討[A];2002“商業(yè)結構調整”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李紅霞;;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周君雅;;培育課程能力 凸現學校課程的地方特色[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李錚;;中美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制度之比較[A];適應市場機制的環(huán)境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2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寧立紅 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建立我國金融危機處理機制的若干建議[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2 杜錫寶;誰是案件行政處罰的實施主體[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3 盧建寧 費昌明;廣西將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費項目依據和實施主體[N];中國改革報;2006年
4 記者 盧建寧 通訊員 費昌明;我區(qū)將全面清理行政性收費項目、依據和實施主體[N];廣西日報;2006年
5 張乃劍;以加強利益調控應對挑戰(zhàn)[N];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
6 邱大軍;努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N];海南日報;2004年
7 孫祖文;誠信與社會保障[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4年
8 實習記者 夏平容;讓項目實施主體與受益人真情互動[N];雅安日報;2007年
9 記者 盧建寧 通訊員 費昌明;廣西全面清理行政處罰項目依據及其實施主體工作結束[N];廣西日報;2006年
10 記者 伍江川;我省謀劃三大境外投資基地[N];四川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武忠遠;中國農業(yè)科技人才分類開發(f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2 張瑞林;現代信息技術在煤與瓦斯突出區(qū)域預測中的應用[D];重慶大學;2004年
3 曲蕾;居住整合:北京舊城歷史居住區(qū)保護與復興的引導途徑[D];清華大學;2004年
4 張式軍;環(huán)境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江華;完善我國央行最后貸款人制度的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譚槊;最后貸款人制度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3 吳紀濱;論旅游企業(yè)信用制度建設[D];華僑大學;2005年
4 劉華;秦漢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韓冰;中俄行政處罰制度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6 沈翔;證券監(jiān)管行為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7 黃清輝;電力市場環(huán)境下實施需求側管理的激勵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8 吳育先;海事行政許可若干問題分析[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9 張玉代;學生主體參與的生物學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楊興惠;論政府信息公開[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67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367910.html